前不久,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簡稱“乘聯會”)發佈了3月國內車市銷售情況,數據顯示,零售、批發口徑下,中國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均突破48%,同時第一季度的零售份額也達到了48%,創下歷史最佳水平。
面對捲土重來的疫情,疊加芯片等零部件短缺的行業挑戰,能在3月拿出優秀銷售業績的,很大程度上既看實力,也靠運氣。在汽車K線統計的主要汽車公司銷量排行榜上,本期雖然看上去變化不大,名次變動僅涉及頭部和尾部少數幾家,但其精彩程度讓人印象深刻。
長安汽車“刷火箭”,比亞迪對純燃油整車説“拜拜”
3月,之前長期位居第四的長安汽車連升兩個名次,以超23萬輛的單月銷量,一舉超越廣汽集團、東風集團股份,位居榜單第二。
不過,由於開年前兩月銷量波動較大,所以哪怕3月環比增幅達到70.91%,長安汽車一季度的累計銷量同比增幅也僅為1.63%,雖然單月表現在榜單中怒刷火箭,但這一增幅水平放在榜單TOP 5當中,僅是墊底水平。
令人感到鼓舞的是,長安汽車自主板塊,卻在3月份因疫情原因,力壓南北大眾,首次登頂中國乘用車單一企業銷量第一寶座。
相應的,廣汽集團和東風集團股份名次紛紛下滑,只不過眼看着廣汽集團動輒超30%的單月同比增幅,東風集團股份又偏偏在3月出現了18.55%的同比下滑,導致二者排名互換。
東風集團股份不僅將榜單第二的位置拱手讓給了長安汽車,甚至還被廣汽集團超越,暫時屈居第四。值得一提的是,東風集團3月環比增幅僅為8.51%,而這其實也是總榜當中,僅好於海馬汽車的表現。
在由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等組成的第二梯隊,各家汽車公司排名保持不變,但是比亞迪上演了一場“壯士斷腕”,在發佈3月產銷快報的同時,宣佈將停止燃油車整車的生產和銷售。
值得關注的是,在官宣“棄油從電”的首月,比亞迪仍然以微弱的優勢,竟然在N年後,單月銷量超過了吉利汽車和長城汽車。
相比之下,同樣作為三大民營車企之一的吉利汽車,在3月依然保持穩紮穩打的節奏,單月同比微增1.14%,一季度微降2.26%。長城汽車似乎有些吃力,雖然單月仍然突破了10萬輛水平線,但同比卻出現8.86%的下滑,一季度累計也下降了16.32%。綜合來看,這幾乎是TOP 10當中最糟糕的表現。
200%成“腰部”成功密碼,北汽藍谷表現亮眼
放眼榜單“腰部”的新勢力品牌們,多高的同比增速才能穩固其江湖地位?
從3月的市場表現來看,這個增速至少要達到200%。
得益於超過200%的同比增速,小鵬汽車不僅3月單月銷量超過了1.5萬輛,同時也成為了除特斯拉外,新勢力陣營中的冠軍。哪吒汽車也踩準了這一節奏,緊隨其後。
此外,零跑汽車成為本月新勢力陣營當中的一匹黑馬,以超900%的增速超越蔚來汽車,單月銷量突破萬輛大關,順帶一提,零跑的一季度累計增速達到了587.45%,同樣是榜單最高。
相對的,理想汽車、蔚來汽車3月增速乏力,特別是蔚來汽車,不僅單月銷量止步於9985輛,沒能躋身萬輛俱樂部,單月和一季度的同比增速也僅為兩位數,這幾乎是當前傳統汽車公司的節奏,完全沒能展現出昔日新勢力一哥該有的樣子。
最後讓我們把目光落到榜單尾部。2月銷量榜位於墊底的北汽藍谷單月銷量破5000輛,同比猛增438.5%,一季度累計逼近萬輛,增速也達到了189.62%,成為榜單“地球組”的領軍者。
位居其後的威馬汽車和海馬汽車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忙着在互聯網上“整活”的威馬汽車,仍然沒有公佈官方口徑的銷量,從乘聯會公佈的數據來看,威馬汽車雖然無論單月和一季度都繼續保持增長(分別為48.58%、34.73%),但其單月銷量已經收縮到了不及4000輛的水平,不及小鵬的零頭,趕不上蔚來汽車的一半。
海馬汽車成為了本期榜單最大的遺憾,不僅排名墊底,而且也是榜單中唯一一家單月同環比、一季度累計全面下跌的上市公司。少了強大的合作伙伴,海馬汽車難道真的懸了?至少按照這樣的銷量表現,很快就要和榜單説再見了。
不論是滴滴,還是之前傳聞的保時捷,還能拉海馬一把嗎?
4月復工,位次恢復?
時間來到4月,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北京車展又一次不得不延期舉行,但最近關注汽車圈的朋友們也不難發現,那些本該在春季亮相的新車並沒有遲到,只是,這場原本應該屬於全球汽車品牌的盛宴,卻在動盪的環境下,成為了僅限於歐美豪華汽車品牌的狂歡。
必須承認,在全球疫情反彈、國際局勢不安的情況下,仍然能保持原有的新車發佈節奏,靠的是自身實力。
與此同時,也有人認為自主品牌市場份額創下新高,多少都存在着運氣的成分。有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每生產的10輛車當中,就有1輛來自上海,每11輛當中就有1輛來自吉林。從當下的時間點,不難預計接下來的4月榜單還將出現更大規模的全面洗牌。
前不久,中國國家統計局發佈的經濟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8%,甚至環比去年四季度也實現了1.3%的增長。在複雜的國際形勢和嚴峻的疫情下,這樣的“開門穩”來之不易。同時有消息稱,目前吉林、上海正在快速組織復產復工。
4月,自主品牌還能否穩住優勢地位?誰將在亂局當中脱穎而出?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字為【汽車K線】原創,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本號文章,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必究。同時,文章內容不構成對任何人的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投資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