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的一個建議,三十年後砸了日本人飯碗
作者| 貓哥
來源| 大貓財經
“500萬以內最好的家用旗艦SUV”
説這話的,是理想汽車的創始人李想。就在上個月初,他在為自家新車做宣傳的時候,自豪地介紹了發佈計劃和產能情況,並給出了一句震驚行業的誇張評價。
這話聽起來有點扯,畢竟五十萬的好車難找、五百萬的好車太多。無論是拼性能還是比配置,能打的一抓一大把,這款新車想當第一還是有點困難。
不過近幾年國產車的口碑確實是在一點點逆襲。
今年3月份的時候,威廉王子夫婦代表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訪問巴哈馬。猜猜當地政府提供的禮賓車是啥?答案是比亞迪唐EV,和比亞迪漢EV。
等到了今年6月份,世界首富、電動車大拿馬斯克訪問巴西。就在大家以為當地政府會湊個特斯拉車隊的時候,結果人家直接開來一輛奇瑞的瑞虎8,整得各路媒體一臉懵逼。
口碑的逆轉,同樣體現在了出口數據中。整個2021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突破200萬輛,從出口金額來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竟然是主要的出口目的地。
這樣的場景,在過去是無法想象的。
本世紀初,海關總署統計的整車出口量不過2萬。一堆號稱要“出海”打下一片天的國產車,不光質量一言難盡、口碑也很一般,只能跑到第三世界國家搞“傾銷”。
當時中國汽車的出口,完全就是“稱重賣鐵皮”。説得難聽一點,當時的國產車品牌完全靠着廉價的成本和政策支持混日子,只能撿點發達國家不屑一顧的湯湯水水。
過去是“賣廢鐵”、現在是賺口碑,國產車是怎麼在十幾年內脱胎換骨的呢?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跟錢學森老爺子的一個建議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1992年,錢學森給當時的副總理鄒家華寫了封信,建議國家繞開發達國家獨佔鰲頭的燃油車體系,直接殺進新能源賽道。
理由有三個——
其一,我國汽車產量逐年攀升,保護環境的需求也日益凸顯;其二,國外研究剛剛起步,容易彎道超車;其三,我國研究人員有能力研發更先進的蓄電池,沒有技術壁壘。
以現在的視角來看,這建議絕對是高瞻遠矚。
上世紀七十年代,羅馬尼亞的齊奧塞庫斯來華訪問,載着他的紅旗車竟然在下坡時突然剎車失靈,哐當一下撞到了路邊的樹上。要不是當時車速不快,這絕對會釀成一次嚴重的外交事故。
等到了1981年初,一輛執行重要任務紅旗車又在半路開始冒黑煙,惹得乘車的領導直言“紅旗生產這麼久了,質量還是上不去,這樣的車還生產它幹什麼?”
上上下下傾注了無數心血的紅旗尚且如此,其他牌子能好到哪去?
用紅旗設計師孟少農的話來説,咱們乾紅旗是小學生做大學生作業。就算是用“市場換技術”,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這些關鍵部位的技術壁壘短期內根本無法突破。
與其繼續在燃油車賽道上事倍功半,還不如掀桌子另起爐灶。
正是出於這個原因,錢學森才寫下了那張著名的建言信。不過由於財力、政策等種種原因的限制,這個新興產業可能太超前了,只能暫時擱置。
但從這個時候開始,風向就開始變了。
2000年,曾在奧迪工作多年的萬鋼給領導上書,建議發展新能源汽車。
鑑於國內已經在電子製造領域積累了一定優勢,針對電動車核心技術的研究和項目火速上馬;2009年之後,財政部和科技部還陸續下發了一系列補貼政策,正式吹響了超車的號角。
這當然是城門立木,但也催生了不少亂象。最誇張的時候,有人乾脆造些成本低廉、質量堪憂的殘次品充數,反正造出來也不用跑,登記完編號、找個荒郊野嶺一停,直接拿補貼就行。
比如2017年5月,北京蟹島度假村停車場起了一場電動巴士火災,共燒燬89輛閒置的新能源汽車;像這樣的閒車,2018年在臨沂的一個停車場上也停了將近400輛,幸運的是這批車沒着火。
等到補貼逐漸退坡後,“慧眼如炬”的業內人士又開始燒起了投資,為了跟傳統車企作區分,媒體還給他們起了個寓意不錯的名字:“造車新勢力”。
有人專門統計過,截止2019年3月份,中國造車新勢力的融資規模已經超過1700億元;其中,蔚來、威馬、小鵬、拜騰、FF途等10家較為知名的造車新勢力,總額已經超過1000億。
拿到錢之後,有的公司租鳥巢開發佈會,還有的公司花幾千萬給辦公室買零食,反正就是不拿去建工廠、擴產能,最終垮的垮、死的死,留下了一地雞毛。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還是有一些公司在幹實事。
造車要買電池吧?於是寧德時代等公司逐漸做大。做新能源可以融資吧?於是傳統車企也跟着紛紛轉型,長城、吉利、比亞迪等公司不斷下場,國產電池、電機、電控技術不斷精進。
得益於國內巨大的市場體量,能脱穎而出的國產品牌都是萬中挑一的“卷王”。
家電是這樣,消費電子也這樣,如今的汽車和飛機也是這樣;至於基建、特高壓、高鐵等等,都是這麼卷出來的,被全球最大單體市場全面印證過性價比的,便能在全球市場脱穎而出。
每一次劇烈的能源變革,都會深刻地影響全球產業格局。
上一次把握機會的是日本。
藉着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危機的機會,主打低油耗的日系車脱穎而出、蠶食了被歐美霸佔了近百年的汽車市場。等到1980年的時候,日本甚至超過美國成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產國。
這不僅改善了日本的出口結構,也深刻地影響了日本國內的產業變革。在諸多高附加值產業的帶動下,“失去了二十年”的日本仍然維持住了發達國家的體面。
但過去的優勢,恰恰又成了如今的掣肘。
鑑於自己在燃油車領域內保持的恐怖優勢,日系車企一直對新能源變革不太感冒。總之在造車集團的壓力下,日本在新世紀的岔路口選擇了混動和氫能源,最終跟純電路線失之交臂。
路線錯了,專利越多越反動。
恰恰就在這個時候,遍佈全球的環保浪潮又來了。想環保、就得少燒油,政治正確的大刀砍來砍去,終於砍到了燃油車的頭上,於是來自中國的新能源就開始冒頭。
等到了2022年,國產汽車依舊延續了2021年的兇猛勢頭。儘管國內產能尚未恢復巔峯、長三角又連遭疫情,但前五個月的出口量就已經突破百萬,超過了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
逼得沒辦法了,曾經高調宣佈停售燃油車時間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反悔。
比如在去年年底,豐田章男就用激烈的言辭批評了日本禁售燃油車的政策計劃:“這樣下去的話,我們在日本就無法制造汽車了”。可現在才有所動作,是不是有點晚了?
當然了,目前國內汽車產業面臨的問題仍然不少。
放眼世界500強榜單,國內零部件巨頭的數量和體量,就跟整車企業差上許多;相比之下,日韓車企與零部件企業之間的相輔相成和抱團出海,就很值得我們學習。
除此之外,更大的威脅是有限的產能。雖然現在訂單像雪片一樣飛來,但在整車交付之前、還存在相當多的變數,不擴產不行、擴產又有風險,就看車企如何抉擇了。
但不管怎麼説,中國汽車正在輸出更高附加值的東西,日拱一卒,終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