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季節,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東側、南側,成片的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蕎麥等農作物隨風擺動,灰鶴、大鴇、鐵爪鵐、蒙古百靈等越冬候鳥成羣結隊在此覓食、棲息。
這是本市首次在鳥類棲息地人工試種的糧田,總種植面積達310畝,是專為越冬鳥類開設的“食堂”。近日,記者來此探訪瞭解到,自今秋糧田成熟以來,已觀測到大鴇、灰鶴等近十種、成百上千只重點保護動物在其中取食。
在野鴨湖中心湖區東側,100畝糧田被樹林環抱,讓鳥兒在惡劣天氣也能自由取食。
【現場】
營造“近自然”的生態環境
作為國際鳥類遷移路線東亞—澳大利西亞路線的中轉驛站,每年9月底起,野鴨湖保護區都會迎來成千上萬只候鳥在此中轉、棲息,補充體力。今年4月,市園林綠化局首次創新性地在野鴨湖保護區嘗試種植糧田,即分別在中心湖區1公里範圍內的東側、南側兩塊荒地,選擇性種植玉米、高粱、黍子、大豆、蕎麥等候鳥喜愛的農作物,為它們開設“食堂”。
湖面南側的這塊糧田是兩塊裏較大的一塊,面積達210畝,極目遠眺,儼然一幅詩意的田園圖景。乍一看,這片給鳥兒吃的糧田和普通的莊稼地並沒有太大區別,但實際“暗藏玄機”:既沒摘果實、也沒收割秸稈,玉米、高粱、黍子等一些“個子高”的農作物紛紛倒伏在地裏,而大豆、蕎麥等一些“個子矮”的則原樣栽在地裏。順着地壟往裏走,大部分玉米皮被扒開,裸露着深紅色的玉米芯,大豆不翼而飛,豆莢空落落地掛在枝頭……風一吹嘩嘩作響,頗有些荒野的味道。
原來,這些“殘羹剩炙”都是鳥兒飽餐後的“傑作”。“能吸引鳥兒來此覓食,主要是因為這片糧田營造了‘近自然’的生態環境’。”市園林綠化局碳匯辦副主任朱建剛介紹,農作物原樣栽在地裏,最大程度減少人工干預,就能最大程度保留農田的自然狀態,對鳥類來説就更親近友好。但不是一點兒干預都沒有,為了便於大型鳥類起飛降落、停歇覓食,割倒了部分高一些的農作物。
除了這片位於野鴨湖南側的糧田,在野鴨湖東側的樹林旁,還有一片100畝的糧田。不同於無遮無擋、一望無際的南側糧田,這片糧田被樹林環抱,稍顯“隱蔽”,讓鳥兒在大風天、大雪天等惡劣天氣也能取食。
在野鴨湖中心湖區南側,210畝糧田一路蔓延,與湖面相接。
【效果】
近十種重點保護動物從中取食
在鳥類棲息地人工種植糧田,是本市園林部門的首次創新嘗試。相關部門在這兩片糧田的固定位置安裝了紅外相機,對鳥類種類、數量進行監測,目前已觀察到灰鶴、大鴇、鐵爪鵐、豆雁、銀雀、角百靈、鳳頭百靈、蒙古百靈等近十種國家級或重點保護動物從中取食。
小傢伙們來到野鴨湖,有吃有喝有地兒住,生物多樣性逐漸豐富,良性生態循環逐步建立。
12月14日,一隻40多釐米長的成年白尾鷂躍入野鴨湖科研監測科科長方春的鏡頭,照片裏,它的兩翅舉成V型、低空盤旋,在糧田裏尋覓着“目標”。“它這是在找小鳥吃呢。”方春説,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在糧田上空拍到猛禽了,出現白尾鷂説明這片林地的生物多樣性達到了一定程度,已形成了一個小型的食物鏈。
這並不難理解。白尾鷂屬於中型猛禽,以小型鳥類為食,在大自然中處於食物鏈的頂端,它時常來農田覓食,説明這裏的小鳥多;小鳥多了,説明這裏必有豐富的食源植物和動物,而這進一步證明濕地裏開糧田,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延伸】
讓小動物吃好喝好 本市一直在探索
為了幫候鳥順利越冬,野鴨湖保護區一直在不斷探索。
野鴨湖濕地自然保護區管理處副主任白華説,往年,保護區都會在現在種植糧田的荒地裏撒上玉米等糧食,供越冬鳥類補給。雖然有一定效果,但畢竟是人工播撒,一些機警的鳥類譬如灰鶴,經過首次覓食後再來,發現有人工播撒的痕跡,它就果斷飛走了,再也不來了。
數百隻灰鶴在野鴨湖冰面棲息
今年,首次人工種植310畝糧田,就很好地避免了這種情況,灰鶴頻頻光臨。白華表示,當然,也有人提到“有了糧田,鳥兒吃的太飽了,會不會賴着不走了?”保護區也在考慮這個問題,目前正在研究,在實踐中做好平衡,既讓鳥兒有食吃,又不能把它喂懶。
不光郊野有鳥兒專門的“食堂”,北京城裏的鳥兒同樣有口福。
在2018年北京市啓動第二輪百萬畝綠化造林時,曾明確將“食源”作為植物選擇的總體五大原則之一。所謂“食源”,就是能給小動物提供花蜜、果實、種子等“口糧”的植物。
在今年建成開放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的萬畝綠心裏,特意種植了油松、側柏、杜梨、柿樹、板栗樹、紫葉李等十多種“口糧”植物,讓鳥兒們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
不論是試種糧田、還是種植食源植物,都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提供有益思路:營造“近自然”的生存環境,讓更多動物自由棲息、取食。良好的生態系統要有生物多樣性做支撐,生態系統穩定性不斷增加,才能帶來更多生態紅利。
【來源:北京日報客户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