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今年9月10日,德國各地迎來兩德統一後首個“警報日”。德國各地上萬個警報器統一試鳴警報20分鐘。同時,廣播電台、電視台、社交媒體、手機預警App等也都向用户發佈預警信息,德國希望藉此測試對極端天氣、化學事故、瘟疫,甚至恐怖襲擊等危急情況的預警能力。這是30年來德國首次舉行全國範圍的預警測試。以後每年9月的第二個星期四德國都將舉行預警演習。
不少警報器失靈了
今年德國選在9月10日進行預警測試,一個主要原因是當時學校都恢復上課了,可以讓更多人蔘與。“這種警報可以針對很多方面的危急情況,包括危險天氣等自然災害、暴力武裝襲擊、化工廠事故、交通障礙、大停電、病原體、核事故、火災等。”德國專門負責民事安全、參與民眾保護和重大災害救援的指揮中樞——聯邦內政部下屬的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BBK)負責人恩格爾對記者表示,當有重大災害和事件發生時,警報系統能夠讓人們及時得知危險情況,採取自我保護措施,甚至能夠挽救生命。研究也表明,處於危機中的人們更依賴他們熟悉的和所學到的東西。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蔘與這一活動,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還定製了一款叫“NINA”的手機軟件。通過衞星信號,它可以傳播該局和當地相關部門的警報信息,比如氣象局發出的洪水預警等。
至於究竟要啓動哪種預警方式,由各地自己決定。家住漢諾威的大學生尼娜對記者表示,當天她聽到警報聲齊鳴,警報每隔幾分鐘拉響一次,持續了20分鐘。廣播電台節目也暫時中斷,被鳴叫的警報聲所代替,手機預警程序也被觸發,發出嗶嗶聲,城市所有户外數字廣告牌也出現警報信息。不同的災害預警使用的警報聲也不同,比如洪水預警是低沉的警報聲,火災預警則是音調較高的警報聲。
不過,“警報日”當天漢堡等多個城市並沒有響起警報聲,甚至有的用户連手機預警消息都沒有收到。德國的社交網絡也炸了鍋,民眾紛紛表達不滿情緒,並稱:“我們的預警系統失靈了,更使人擔心。”
“主要是技術問題。”恩格爾表示,大量預警被同時觸發,導致信息延遲發送,首次“警報日”預警測試不成功,這更説明德國有設立警報日的必要性。相關部門正全力完善預警系統。
警報在冷戰時盛行
“警報的歷史幾乎與人類的歷史一樣長。”德國柏林社會文化學者伍斯特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遠古時代,人們用各種物品或口哨等發出預警聲。後來,鑼聲、教堂鐘聲等被當作“警笛”。1819年,法國物理學家圖爾開發了一種裝置,該裝置可通過機械方式產生高頻音調,這也是現代意義上的警報器。
警報聲在戰爭中發揮的作用尤其大。在納粹時代,希特勒只允許警報器用於空襲預警,嚴禁用於其他用途,例如用於火災報警。從1942年起,在德國越來越頻繁地使用警笛發出預警,以防盟軍轟炸機的襲擊。
冷戰時期,東德建立了民防系統,其中就包括完善的警報網絡。警報聲多種多樣:包括自然災害警報、火災警報和西方的核襲擊警報。每個星期三下午1點,警笛聲在東德的所有城鎮中響起。西德也構建了由8萬多個警報器組成的綜合警報網絡。警報器被安置在市政廳、學校和公共場所的建築物上。每年,西德舉行兩次“警報日”活動。
“統一後,由於成本原因,德國於1992年至1995年,拆除了4萬多個警報器,後來又有數萬個被拆除。”社會文化學者伍斯特説,其餘的警報器則由德國聯邦政府及市政當局接管,不得不支付維護預警系統的高額費用。許多市政部門認為,這是多餘的,認為現代技術發展,已不再需要這些老古董了。大多數城市也取消了“警報日”。
提升民眾災難意識
“設立全國‘警報日’已成為歐洲國家的新趨勢。”伍斯特對記者説,荷蘭每個月的第一個星期一對3800個警報器進行測試;瑞士每年2月的第一個週三,7200個警報器會同時拉響;捷克等歐洲國家也有類似“警報日”活動。美國、以色列、墨西哥等國家則有針對洪水、火災或地震等災害的警報。
實際上,“警報日”只是德國預防災害系統的一部分。德國還保證“全民有掩體可用”。德國的公寓樓、獨立房屋、辦公樓等建築物都有地下室,有的甚至還有特製的防炮彈襲擊的厚牆。德國各地大城小鎮都擁有核掩體。此外,德國從1960年代開始,一直進行糧食救濟儲備,共在150個秘密地點儲藏了80萬噸糧食。
“災難是生活的一部分。”聯邦民眾保護與災害救助局發給民眾的應急手冊中寫道:“每個人應當未雨綢繆,做好自救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