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每一次尋找,都是在告慰先烈。記者從舒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獲悉,日前,又一位烈士“雷警衞”找到了家人。
舒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長朱儁華告訴記者,2014年舒城縣烈士陵園建成後,1000多名烈士遷至其中,其中有名的烈士僅50多人。自從舒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成立以來,始終沒有忘記為無名烈士們尋親。
而這位被稱為“雷警衞”的烈士,其事蹟也一直通過網絡進行傳播。據村民回憶,“雷警衞”是在舒城縣萬佛湖鎮友誼村天龍庵剿匪中不幸犧牲的,生前是新四軍四支隊高敬亭司令員的警衞員之一,因知其姓“雷”而不知其名,故當地羣眾稱呼其“雷警衞”。
前段時間,關於“雷警衞”真實名字、生平經歷以及親人,通過網絡宣傳,終於傳來好消息。10月12日,舒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長朱儁華陪同革命烈士“雷警衞”侄子雷學鵬、侄女婿張正耀等一行四人來到了舒城縣烈士陵園,親人們手捧鮮花,踏着沉重的步伐,來到“雷警衞”烈士墓前,侄子雷學鵬哽咽地説:“叔叔!我們終於見到您了!……”
當天,烈士侄子雷學鵬詳細講解剿匪經過,當地羣眾稱“雷警衞”,真名叫雷偉明。1938年7月,土匪羅大綱聚集300多匪眾住在友誼村(原寺三里)天龍庵,時任縣長陶若存請求新四軍四支隊派兵幫忙剿匪,新四軍四支隊手槍團排長雷偉明(正連級)擔負剿匪任務。
雷學鵬説,叔父雷偉明不是高敬亭警衞員,而是下屬,這次剿匪中他的父親雷偉和也參加了戰鬥。“天還沒有亮時,我叔父帶部隊到天龍庵士匪窩時,指揮戰鬥,不幸中槍,因條件惡劣,失血過多犧牲,犧牲時年僅23歲(1915年生)。”雷學鵬説,父親和戰友們幫其簡單安葬,叔父遺物(2塊大洋)交於父親,戰鬥結束後,父親用2塊大洋買了許多冪紙,面向天龍庵方向燒去。
當天,舒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請來當地知情的老人們,一同瞻仰回憶。友誼村村民徐志和簡述1938年新四軍四支隊在天龍庵剿匪和“雷警衞”犧牲過程。烈士的親人們和舒城縣退役軍人事務局長朱儁華,萬佛湖鎮黨委委員、人武部長方娟等也一同在烈士陵園裏敬拜。
朱儁華説,如今已經知道了烈士的真實名字和生平經歷,是金寨人,他們也將盡快重修墓碑,希望烈士親屬對他們的工作提出寶貴意見,供後人們瞻仰祭拜。每年清明節和烈士紀念日,都有很多人來到這裏,緬懷先烈,學習歷史,讓紅色基因永不變色、世代相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來源:安徽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