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吾爾族小男孩的大志向:我想成為一名數學家

  烏魯木齊9月19日電 題:維吾爾族小男孩的大志向:我想成為一名數學家

  記者 馬學玲

  “學習漢語,能讓我走出新疆,走向世界。”13歲的穆赫塔巴爾•穆赫塔爾這樣對記者説。

維吾爾族小男孩的大志向:我想成為一名數學家

  圖為穆赫塔巴爾•穆赫塔爾(左一)與同學在課堂上一起研究題目。記者 馬學玲 攝

  穆赫塔巴爾是一名維吾爾族男孩,來自中國新疆西南部的喀什地區,目前就讀於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六中學“內初班”。

  “內初班”這一概念最早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2004年提出,是一項面對偏遠、貧困、農牧地區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優惠政策,旨在讓全疆的所有孩子都能獲得上學的機會。其中,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六中學是自治區疆內初中班首辦學校。

  該校校長屈明才解釋稱,由於新疆地域比較遼闊,區域發展不夠平衡,特別是教育均衡性差距較大,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自治區黨委在烏魯木齊等發達地區舉辦了內初班,把南疆農牧區等地孩子接到烏魯木齊等發達城市,在學習和生活上統一安排,使他們能夠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從喀什到烏魯木齊,隔着千餘公里的山山水水。包括穆赫塔巴爾在內,這些年齡尚小的孩子,遠離故土,能否適應得了內初班這樣的集體生活呢?

  “剛開始覺得不想來,主要是害怕跟父母分離。”穆赫塔巴爾向記者道出了自己當時的擔憂。不過他表示,來到學校之後,很快也就適應了,因為老師很關心學生,同學之間也互相關心。

  圖為努爾加瑪麗•珀拉提接受記者採訪。記者 馬學玲 攝

  “感覺學校老師就像爸爸媽媽一樣,他們很關心我。同學也都鼓勵、幫助自己我,跟兄弟姐妹一樣。”該校初中二年級的努爾加瑪麗•珀拉提做了這樣一個比喻。她舉例説,有次得了闌尾炎,就是同學送她去醫院,並墊付醫藥費,這讓她很感動。

  努爾加瑪麗今年14歲,來自塔吉克族,她有兩個姐姐,其中一個上大學、一個上高中,自從來到免費的內初班上學以後,家庭的經濟負擔也減輕了不少。

  談及來到內初班的變化,她不假思索地説,“我的普通話變好了!現在跟各民族同學交流,也比較輕鬆了。”

  穆赫塔巴爾則認為自己的最大變化則是,自理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有較大提高,“我以前都不會洗衣服”。穆赫塔巴爾告訴記者,自己的夢想是上北大或清華,留學哈佛,“我想當一名數學家。”

  “他可以做到,可以做到!”聽聞穆赫塔巴爾的這一志向,旁邊站着的三名漢族同班同學何弋戈、劉夕顏、王婷連連説到,並稱贊他理科思維特別好。

維吾爾族小男孩的大志向:我想成為一名數學家

  圖為烏魯木齊市第六十六中學的學生在上課。記者 馬學玲 攝

  “我們應該相互幫助,相互學習。”來自喀什的王婷説,譬如,我覺得維語特別好聽,所以平時在宿舍經常向維吾爾族同學學習。

  “同學們能有這些感受和認識,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民族團結教育的常態化。我們真正把‘一家親’建設融入師生的校園生活。”校長屈明才説。

  採訪末尾,屈明才向記者介紹了該校堅持並不斷髮展的民族團結進步的創建途徑:歌舞同台,就寢同舍,進餐同桌,娛樂同享,語言同學,學習同步,節日同慶,校園同護,困難同度。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地新疆學生工作辦公室8月份發佈的消息顯示,2017年全區共有1.2萬名各族學生升入新疆區內初中班就讀,在校生規模達到3.31萬人,創歷史新高。

  “其實,民族之間不一定非要有明顯的界限,我覺得我們中間沒有任何隔閡。”來自莎車縣的劉夕顏同學説。(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52 字。

轉載請註明: 維吾爾族小男孩的大志向:我想成為一名數學家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