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就像是一個緩緩展開的“賭桌”,而我們都是兩方下注的“賭客”。每一次底牌的揭曉,或喜或悲,都是一種難以訴説的“打擊”。
説實話,其實很多人對於“賭”這個詞很無感,為何?因為它就是一個專用於“冒險”的詞。既不能給人帶來安全感,也不能給人帶來滿足感,只會讓人陷入永無休止的煩惱之中。
可這個世界永遠是“矛盾”的世界,人也是“矛盾”的人。不喜歡“賭”的人,也僅僅是表面,他們的內心,多是希望能“一舉翻盤”。
就像在每一段關係中,有些人把自己的一顆真心寄託在別人的身上,希望別人良心發現後能“珍惜”自己;有些人把自己的心窩子都掏出來給人看,希望別人能感受到自己的“情誼”,然後能用真情對待自己。
所以,這個社會的許多人與人的關係,概括起來其實就是一個“賭”字。對於婚姻,痴情的人想“賭”;對於人心,長情的人想“賭”;對於未來,盲目自信的人想“賭”。
可是,這個局面把控者永遠不是自己,而是生活。有些事,能不冒險,就不冒險;有些人,能不期待,就不期待。要知道,這些無意義的冒險,贏了只能回到原地,而輸了,卻會萬劫不復。
婚姻關係,不能賭
婚姻的雙方,其實就像在掰手腕,唯有男女雙方都使盡全力,才能讓這種關係一直持續下去。如果有一方心存僥倖把力氣放鬆了下來,賭對方不會用力,那麼對方只會趁勢使勁,絲毫不會給你“喘息幻想”的機會。
曾見過一個女孩,賢良淑德,大方得體,雖然不是很好看,卻很耐看。可是,就是這樣的女孩,偏偏喜歡上了一個不喜歡她的男人。而那個男人,早就想擺脱她了,可她卻在苦苦糾纏着,不願意放手。
後來,男人沒有辦法了,也就對她不理不問。而女孩看到男孩的態度,以為他重新喜歡上了自己,便一直痴迷下去。直到有一次,男人在酒會上喝醉了,迷迷糊糊和她發生了關係,女孩也就懷孕了。
男人沒辦法,只能為自己的行為買單,便向女方父母提婚,娶了女孩過門。可婚後的生活女孩一直過得不幸福。男人不喜歡她,就一直和她分房睡,只會在孩子方面和她商量,其餘的話也從不多説。
後來,女孩主動提出離婚,只要求男人能每個月給孩子一定的生活費便夠了,其它也不做太多要求。男人不僅答應了,還主動讓出了自己的房子給了女孩,自己搬出去住。
《詩經》有言:“士之耽兮,猶可説也;女之耽兮,不可説也。”
一個女人,最大的優點就是“長情”,而最大的缺點也是“長情”。因為過分把情感寄託在別人身上,所以不願放手;因為總是把真心託付給了別人,所以心存期望。
婚姻關係上,最忌諱的就是“賭”感情。很多事,並非男人不好,也不是女人不好,只是雙方的心不在一條線上。那麼,這段感情也終究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最後走向破裂,害了自己,也害了對方。
人心真偽,不能賭
東野圭吾曾説:“這個世上有兩樣東西不能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太陽的光過於猛烈,足以讓人暫時失明,所以不能去直視。而人的心則過於“難測難料”,足以把人玩弄於股掌之間,所以不能去相信與直視。
在社交場上,有些人走過來跟你拍拍肩膀稱兄道弟,難道他們真的就把你當成“自己人”嗎?未曾有過利益的交往,就絕對不會有什麼好的關係。這些人,倘若你盲目把真心交給他們,只不過是在賭一個必輸的“牌面”罷了。
很多時候,人心是很難分辨真偽的,也是不能去“賭”的。很多人認為,某某是我的同窗師兄弟,有幾十年交情了,可以信任,所以這個社會才會有許多“情感騙子”。這種騙子不僅喜歡在愛情上出現,還喜歡在“老朋友”這種親密的關係上現身。
親戚家有個侄兒,今年已經快30歲了。他不僅找到了女朋友,還準備在年內結婚。可就是在這個時候,他的一個“老同學”出現了。
老同學找到他的時候,哭喪着臉,説自己的家人生了病,急需要錢。可就是因為侄子和他的關係特別好,大學也是同寢室的兄弟,所以把自己結婚的部分錢借了給他。而他的老同學也承諾會盡快還清。
可是,當這筆錢剛借給了老同學後,他便消失了蹤影,就連侄子的手機、微信等等的通訊方式,他也全部拉黑了。侄子這才知道自己遇人不淑,付錯了“真心”。
人心是什麼?便是一種無論你怎麼猜都猜不贏的事物,也是一張你無論“賭”多少都會輸得清光的“爛牌”。你把真心託付給別人,別人也許不會感激,更會捂着嘴巴在笑。所以,人心真偽,既然難辨,那便儘量少點“期待”。
年邁養老,不能賭
婚姻不能賭,是因為感情這種事強求不來;人心不能賭,因為真假難辨,輸多贏少;可年邁養老之事,更不能賭,因為在“養老”問題上,大多隻能靠自己。
很多人會感到疑惑,我們不是提倡“養兒防老”嗎?話雖如此,可人身處在社會之中,外界的事物會變,人心也會變,也就除了自己能真實一點。
並非説自己的孩子不會孝順自己,而是現階段生活壓力太大,大多數年輕人依舊需要父母的支持和打點,他們又怎能在短時間內有能力照顧家人呢?
要知道,年輕人多要組建自己的家庭,多要面對車貸房貸的壓力,又怎能輕輕鬆鬆地給出一筆錢讓我們自己養老呢?
有句話説得好:“人這一輩子只能靠自己,從小時候喝奶時的自我允吸,到年老後的自給自足,沒有人能永遠幫助自己,只能自己渡自己,自己幫自己。”
為何現階段總會出現“父母狀告孩子”這樣的奇怪的事兒?有些是因為孩子沒有擔負起養老責任的能力,有的是孩子沒有這份心。
可無論哪一種情況,都告訴我們一個結果,那就是盲目把養老問題“賭”在孩子身上,那就是一種莫大的失誤和過錯。
我認為在這方面有個詞特別好,那就是“自給自足”。自己有錢,去哪裏玩都不會討人嫌;自己有能力,去哪裏吃喝都不用看別人臉色;自己有底氣,去哪裏購物都不用害怕被人罵。
生活很殘酷,人更殘酷。所以,人這輩子不要“賭”太多,而是要真真實實做好自己。與其讓自己多被人期待,也不要自作多情去盲求。要知道,你的“賭”和你的“求”,都不過是一種“卑微”。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