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員工感慨:千萬別等到35歲被人家以打狗的方式趕出家門

導讀:

對於絕大多數的中年人來説,35歲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到了這個年齡,算得上是一次人生低谷或危機了。這幾年“35歲現象”日益突出,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都偏好35歲以下的候選人。而多數職場人自己也在潛意識裏認為,到了35歲還沒有一個穩定的發展,必定會遭到職場的嫌棄與淘汰,於是…

在互聯網職場論壇,一位職場人發帖吐槽到。以過來人的身份和大家説句忠告話,30歲以上的職場人真的不值錢,而且30歲以上的人職場壓力也是比年輕人大的,職場得抑鬱症的基本上都是中高層,所以30歲其實是創業最好的年紀。等到了35歲被人家以打狗的方式趕出家門的時候,你其實已經錯過了創業的最佳時期,身體你都可能扛不住。這樣的感慨也是瞬間引起了網友的圍觀與議論,老規矩,我們先來看看網友們都是怎麼説。

有網友就認為。什麼創業比較靠譜?創業一定靠身體嗎?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創業,沒收入沒資源沒盈利創業很困難,還是得多照顧好自己。創業的苦,遠比996苦多了。有點偏激,或者説低估了創業的苦,多説無益,誰不想創業,可是怎麼創業呢?親自參與過或親眼見過的創業公司,目前還沒有一個做成的。過來人的體會就是,大多數創業就是瞎折騰,找個大廠國企事業單位,就算996也是真香!或者進體制和國企是王道,創業死亡率最高,別販賣焦慮了,30歲能力好一年有40萬以上的收入,都算是可以過活,怎麼就不能上班了。

也有網友説到。有些説的對,35以上互聯網人就是走下坡路,極難幹到退休。創業的不確定比職場複雜多了,也許苦逼五年最終又回到起點。 職場也好創業也罷,還是要積累自己未來可用的資源和本錢。在每個年齡階段就應該做每個年齡適合做的事情。就算一輩子打工擰螺絲釘,為啥非要從25歲到65歲,一直原地打轉比如寫代碼?為了生活,賺錢從來就不是容易的。45歲開快車出租車、50歲當個小區保安,難道不香嗎?

也有網友反駁到。體制和國企那麼好進?而且我發現總説進體制的一般都是程序員,到各行各業不是隻有程序員一種職業,運營能進體制嗎?產品經理能進體制嗎?ui設計能進體制嗎?那麼多的商務BD和銷售能進體制嗎?這麼多人35歲失業了怎麼辦?沒有公司願意接受這麼多的“職場難民”的。創業非得開公司嗎?街頭烤冷麪開始一點一點做大就不叫創業?別好高騖遠就不行嗎?如果現在你就是沒有工作了,沒有一家公司讓你去面試,徹底的失業了,此時你才35歲,就準備什麼都不做,天天在家啃老本,坐吃山空是嗎?哪怕錢花光了,也不會出去做點小買賣賺錢對嗎?原因就一個,怕賠錢。但找不到工作的,失業了,你靠什麼維持收入?天上掉錢嗎?這個時候不是適不適合創業的問題,是你沒錢吃飯了,逼着自己哪怕出去撿破爛也要掙口饅頭錢熬過今天的生存問題。

看了網友這麼多爭論,筆者最後也補充幾句。

在如今的職場,30-35歲可能是互聯網人最焦慮的年齡段。如果這個年齡段還在找工作,基本就意味着落魄,折騰。這個年齡就像一道藩籬,將35歲以上的中年人隔絕在外。筆者也可以確定的告訴你,職場“35歲現象”真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時期。所以有一些危機意識這也是正常的。

大多數企業根本不會公開招聘35歲以下。即使一線企業,30以上的員工都不會續簽任何合同的。再加上國內大多數的工作根本毫無技術可言,十年經驗又如何?幾個月就可以被取代。老油條、工資高、不皮實,背後的生活擔子太重,影響工作狀態。你怎麼跟跟那些初入社會,很容易就被企業洗腦的職場新人拼呢?拼加班?拼熬夜?你是老闆你會怎麼選擇?等你到了35歲或者更早一些時候,你就會發現了,真的沒法再打工了,就算你還想打工也沒人要了。國內的職場已經變味到只是壓榨跟貪便宜了。

所以,建議各位還是要清醒一點。該職場人的危機意識還是很有道理的。

當然,人到中年,路也有千萬條,也不必灰心。雖然精力,工作能力或許不如年輕人那麼強。但這個年齡段的人,誰還去靠能力和技術吃飯了,這個階段拼的就是人脈與人品,擴展其他能力去了。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11 字。

轉載請註明: 阿里員工感慨:千萬別等到35歲被人家以打狗的方式趕出家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