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從1855年緬甸淪為英國的“保護國”開始(1885年後成為殖民地),仰光便成為該國的都城和經濟、文化中心。等到緬甸在1948年獨立建國後,仰光依舊保持着自己重要的地位,並在150年的發展歷程中,最終成為一個擁有761萬人口、商業興旺、文化昌盛的大都市,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的知名度相當高。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然而在2005年11月4日,在事前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軍政府(國家和平與發展委員會)副外長吳貌敏向國際社會宣佈:緬甸政府決定從即日起將首都從仰光遷移至彬馬那,並分三階段完成這個目標。次年,彬馬那正式改名為內比都(緬甸古語,意為“京都、都城”)。那麼問題來了,緬甸為何要捨棄富庶繁華的都城仰光,而遷往名不見經傳的內比都?

緬甸遷都內比都,看似是“心血來潮”,其實有着複雜而深刻的原因,其首要原因,無疑是出於軍事防禦的考量。原來,自從丹瑞軍政府在1988年上台以來,因為公然推翻大選結果並軟禁昂山素季,由此遭到美國和歐盟的強烈批評和經濟制裁。2005年初,美國將緬甸定性為“暴政前哨”,並斥責其為影響地區安全與穩定的“毒瘤”,如此充滿敵意的指責,讓緬甸擔心自己會步阿富汗、伊拉克的後塵,成為下一個被消滅的對象。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正因如此,軍政府出於軍事防禦方面的考量,認為仰光靠近大海、地勢平坦,沒有任何戰略防衞縱深,極易成為海上和空中打擊目標,已不適合再做首都。反觀內比都,坐落在勃固山脈與本弄山脈之間錫塘河谷的狹長地帶,控遏上、下緬甸間的交通要道,極具戰略意義。並且,內比都背靠大後方,四周山巒疊嶂,擁有300多公里的戰略縱深,處在可攻可守的絕佳位置上,對於抵禦外敵入侵,實在是“不二之選”。

緬甸遷都的第二個重要原因,便是打擊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及毒梟組織。自從獨立建國以來,包括撣族、欽族、克倫族、卡雅族等在內的少數民族,為了爭取自治地位、改善生存條件,紛紛組建軍事力量,依託緬北山高林密的有利條件,長期與緬甸中央政府對抗,成為影響國家穩定與經濟發展的大難題。除此之外,盤踞在緬甸、老撾、泰國交界處“金三角”地區的毒梟組織,也是令軍政府極為頭疼的因素。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若想完成消滅抵抗武裝及毒梟組織的目標,必須要建立一個能坐鎮中央、控制全國的大本營。然而仰光地處南部沿海地區,距離緬北地區過遠,不能有效地對當地進行有效的控制。反觀內比都,位置靠近緬甸中央位置,遷都至此後,完全能夠將軍事力量迅速地投送到國內各個位置,尤其是讓政府視為心腹大患的緬北,對於控制和打擊緬北少數民族武裝,剷除毒梟組織,實在是再好不過的選擇。

緬甸遷都的第三點考量,在於仰光乃是英國殖民當局確立的都城,並不代表緬甸人民的意志(在此之前,緬甸的都城是曼德勒),可謂“名不正言不順”。反觀內比都,則是民族英雄昂山將軍發動獨立戰爭的重要基地,選擇在此地建都,可以呼喚起百姓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凝聚全社會的共識,以便共同保護、建設國家。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除此之外,仰光位於伊洛瓦底江入海口附近,雖然土地肥沃、交通便利,但處在地震帶上,屢遭地震和海嘯的破壞(1930年的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海嘯,近乎摧毀整個仰光),“風水”很不好。正因如此,頗為迷信的軍政府(緬甸是佛教國家),便通過占卜的方式,最終選定內比都這塊“風水寶地”。雖然這個原因看似荒誕,但考慮到緬甸歷代王朝都有依據占卜結果來定都、遷都的傳統,軍政府的做法也無可厚非。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除以上四點外,緬甸遷都內比都還有其他次要原因,在此不做詳細展開。總之,仰光在成為緬甸的首都整整150年後被“拋棄”,由內比都取而代之。如今,內比都的建設已經持續15個年頭,但由於工程量浩大,再加上緬甸財政吃緊,直到今天依然處於很初級的階段,有關教育、醫療、商業、交通以及生活娛樂等相關社會服務設施很少,遠未形成適合人類居住的社會功能,這或許就是匆忙遷都所帶來的“副作用”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4 字。

轉載請註明: 緬甸定都仰光已經150年時間,後來為何要遷往閉塞荒涼的內比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