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人導語:
沒生孩子前,兩個人逛街、吃飯、打遊戲,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有了孩子以後,不能打遊戲、不能化濃妝、不能蹦迪通宵。什麼事都要以孩子為中心,照顧孩子的感受。
看到這兒,是不是很多人都已經中招了呢?今天小編就向我們的們做了三份調查,生孩子以後,我們的寶爸有哪些變化?
@女一號
“變化很大。我們的兩個生活是按摩,喝酒和打牌。但生完孩子後,他很少出去打牌。即使他和別人有約會,他也得先陪我女兒吃完飯,直到女兒睡覺關了燈,他才會出門。早上,他必須在女兒醒來之前回家。
自己不管多辛苦,也要看女兒一眼。特別是星期天的時候,是不會出去的,就是陪我們兩個,雷打不動的陪我倆去公園或者一些親子活動場所。絕對的親間,幾乎都不玩手機的樣子”。
@女二號
“變化挺大的,我老公自從我懷孕後就特別有家庭責任感,努力上班,拼命賺錢,下班就陪我。
帶我逛街散步,每次出門總帶一堆水果回來,而且產檢一次不落地陪着我。
有孩子以後,他的廚藝好像也提高了很多,他之前和我説,給寶寶做飯,感覺特別幸福。心裏第一位永遠想的是我們。”
@女三號
“有一點點變化吧,不過還是一如既往地酒局照樣去,出去玩照樣玩自己的,該通宵的還是通宵。可能我特別忙的時候會帶孩子,而且帶孩子還是一門心思地陪孩子玩,也不注意地上髒不髒啊,特別像是在散養的孩子。
我一般不會讓他帶孩子,就是因為這一點,而且對我的態度,也是有一點兒不耐煩的樣子,最近有和他在溝通,希望我們可以共同承擔這個家的責任!”
沒錯,生孩子就是夫妻兩個人的事情,養育孩子同樣也是。
但是很難避免在一部分家庭中,“爸爸”這個角色單純存在孩子的稱呼當中,從對孩子生活的參與度上來講,和透明人沒什麼兩樣。
這個現象,是需要夫妻兩個人共同反思的,為什麼自己老公做的不如別人呢?是不是自己做事方法不對?應該怎麼去引導老公對家庭付出更多的精力和責任呢?
其實有時候我們作為媽媽,不一定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攬下來,我們一個人可以做一家人的事,那寶爸什麼都不需要做的情況下,他自然沒必要來改變自己的生活啊。
所以,我們要適當給寶爸們一定的機會來嘗試,讓他主動體驗帶孩子的過程!
看了以上三位女性對寶爸的描述,每家的情況也都是不一樣的。這也是和每個家庭的處事方法有一定關係的,爸爸媽媽怎麼做事,這個家庭就怎麼發展!
夫人情感寄語:
兩個人只要在一起,就要對彼此付出時間和精力。特別是結婚以後,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一些事。
我們需要站在對方的角度來考慮一些問題。比如,我這樣做,會不會影響老婆孩子的想法?
我這樣做,符合我這個爸爸的身份嗎?
今日話題:
你覺得有了孩子後,寶爸有哪些變化?
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