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蒸汽彈射器的誕生比航母還早,最初用來彈火車,二戰用來彈導彈

由 都超英 發佈於 綜合

自從“福特”號航母搭配電磁彈射橫空出世後,蒸汽彈射的時代就進入了倒計時。其實蒸汽彈射能從內燃彈射、液壓彈射等諸多方式中脱穎而出,有自己本身的絕對優勢。

如果細説蒸汽彈射的話,它的誕生時間恐怕比航母還要早,二戰時又在德國人手中發揚光大,最終獨霸航母幾十年。

一、最早的雛形

説出來大家肯定都不信,蒸汽彈射最早不是彈飛機的,而是彈火車的。早在1799年,英國的工程師梅德赫斯特設想:可以在鑄鐵管道中利用空氣壓力為交通工具提供動力。

這個想法理論上是行得通的,其實它與汽車內燃發動機的工作原理一樣,只不過它不是通過內部燃燒推動活塞運動。而是將內部抽成真空,內外形成的壓力差可以推動活塞。等於汽車發動機是從內向外運動,而梅德赫斯特的想法是從外向內。

1938年,英國的發明家平庫斯利用梅德赫斯特的設想申請了空氣推進的鐵路專利。

這個專利就是在兩條鐵軌之間鋪設一條鐵鑄的氣缸,火車頭與氣缸上的滑動活塞相連。每隔3英里就設置一座擁有80匹馬力蒸汽機的泵站,泵站負責為氣缸提供氣壓。

就像航母彈射飛機一樣,以3英里為單位,每個泵站負責將火車從自己管轄區內“彈走”。通過測試,平庫斯鐵路上的火車平均時速達到了每小時65公里,最高速度為每小時110公里。

在那個本茨還沒有發明汽車的時代,這速度與現代飛機給我們的直觀感受沒什麼區別。

可結果大家都懂得,如果這項技術很優秀很實用想必世界範圍內的鐵路都會採用平庫斯的專利。最終平庫斯連設想好的12英里鐵路都沒建成。

原因很簡單,那個時候的工業技術解決不了汽缸的密封問題,而且鐵路運營需要極高的氣壓值,這是當時蒸汽機都無法勝任的。

二、德國人的花樣

若干年後,德國人也選擇了類似的技術,不過他們不是彈火車,而是彈火箭。

那種可以點火發射一下子飛到英國的導彈叫V2導彈。V1導彈是有翅膀的飛航式導彈,需要有助推動力才能發射。它可以從運載機上發射,也可以在地上被彈射起飛。

彈射V1導彈的滑軌原理與平庫斯鐵路一樣,但外形近似於現代的航母蒸汽彈射器。德國人不僅完美解決了汽缸密封問題,而且沒有使用蒸汽機作為蒸汽來源。他們通過過氧化氫(T液)和高錳酸鉀(Z液)混合反應產生的高壓蒸汽作為動力來源。

所謂的“T液”和“Z液”是當時德國軍方對以上兩種物質的代稱,有些文章的作者直接將德軍的代稱粘貼複製過來,讓一些讀者不明所以。

很多文獻都記載航母的蒸汽彈射裝置是米切爾發明的,但二戰後期英、美、蘇、法等國大肆搶奪納粹科學家,並且直接套用、發展他們的研究成果。從一些對比來看,筆者更傾向於V1導彈的彈射裝置一定對米切爾產生過啓發。因為他們的運作原理是一模一樣的。

整套彈射器由斜坡滑軌,與提供彈射動力的發射動力車組成。斜坡滑軌長約45米,導彈放置在可以沿着軌道滑行的台車上。軌道下方就是存儲着蒸汽壓力的活塞汽缸,軌道頂端有個鈎子以便勾住台車。

航母上蒸汽彈射器的軌道是平放的,“台車”是固定飛機的彈射梭,軌道盡頭也有類似的鈎子用於勾住滑過來的彈射梭。

V1的導彈蒸汽彈射器在1944年正式投入使用,被部署在法國東北部固定的陣地上,專門用於對英國發射V1導彈。

三、曾嘗試將導彈搬上軍艦

諾曼底登陸後,V1導彈陣地被盟軍攻佔。當時在海軍工程部門任職的米切爾被派駐到法國,專門研究過該發射陣地。所以與其説航母上的蒸汽彈射器是英國人發明的,不如説是德國人啓發的。

二戰末期德國工程師也曾設想將導彈搬到軍艦上,這樣可以在海上實施打擊。可是過氧化氫與高錳酸鉀的反應太劇烈,在軍艦相對狹窄、封閉的空間內太過危險,容易把軍艦送到海底餵魚。

德國人也曾嘗試過使用蒸汽鍋爐製造蒸汽。不過那個時候的軍艦大多數都是使用燃煤蒸汽鍋爐作為動力,如果提供額外的彈射動力的話,需要加大煤炭和淡水的消耗,對於軍艦後勤補給來説非常不划算。

再説,德國海軍在二戰末期討論軍艦在外海作戰的可能性,壓根就是個笑話。所以笑話最終沒有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