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羣眾

由 合永順 發佈於 綜合

新華社照片,勉縣(陝西),2020年6月9日

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羣眾

6月9日,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村村民在肉牛養殖基地給肉牛添加飼料。

秦巴深山的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生態肉牛養殖基地,是2018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的扶貧基地,以“合作社+基地+貧困户”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起養牛大棚,通過認養、領養(牛犢和母牛)、牧草及飼料“種植+包收”、土地流轉、提供務工崗位5種模式帶動貧困羣眾持續增收,形成“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羣眾”的局面。2019年,通過肉牛養殖產業化與扶貧扶志相結合,唐家壩實現整村脱貧。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新華社照片,勉縣(陝西),2020年6月9日

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羣眾

6月9日,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村村民張五英在為基地的肉牛割草,如今她月收入1800元。

秦巴深山的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生態肉牛養殖基地,是2018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的扶貧基地,以“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户”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起養牛大棚,通過認養、領養(牛犢和母牛)、牧草及飼料“種植 包收”、土地流轉、提供務工崗位5種模式帶動貧困羣眾持續增收,形成“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羣眾”的局面。2019年,通過肉牛養殖產業化與扶貧扶志相結合,唐家壩實現整村脱貧。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新華社照片,勉縣(陝西),2020年6月9日

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羣眾

6月9日,駐唐家壩村第一書記、來自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機務段的秦海斌(右)與防疫人員在為肉牛防疫。

秦巴深山的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生態肉牛養殖基地,是2018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的扶貧基地,以“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户”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起養牛大棚,通過認養、領養(牛犢和母牛)、牧草及飼料“種植 包收”、土地流轉、提供務工崗位5種模式帶動貧困羣眾持續增收,形成“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羣眾”的局面。2019年,通過肉牛養殖產業化與扶貧扶志相結合,唐家壩實現整村脱貧。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新華社照片,勉縣(陝西),2020年6月9日

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羣眾

6月9日,在本村精準扶貧就業車間臘肉加工廠務工的唐家壩村村民下班後走出工廠。

秦巴深山的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生態肉牛養殖基地,是2018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的扶貧基地,以“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户”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起養牛大棚,通過認養、領養(牛犢和母牛)、牧草及飼料“種植 包收”、土地流轉、提供務工崗位5種模式帶動貧困羣眾持續增收,形成“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羣眾”的局面。2019年,通過肉牛養殖產業化與扶貧扶志相結合,唐家壩實現整村脱貧。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

新華社照片,勉縣(陝西),2020年6月9日

興一個產業 富一方羣眾

6月9日,漆樹壩鎮唐家壩村村民楊桂芳在山野牧牛。2019年,她領養一頭牛犢後,年收入達4000多元。

秦巴深山的陝西省漢中市勉縣漆樹壩鎮唐家壩生態肉牛養殖基地,是2018年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在當地的扶貧基地,以“合作社 基地 貧困户”的產業化經營模式建起養牛大棚,通過認養、領養(牛犢和母牛)、牧草及飼料“種植 包收”、土地流轉、提供務工崗位5種模式帶動貧困羣眾持續增收,形成“興一個產業,活一片經濟,富一方羣眾”的局面。2019年,通過肉牛養殖產業化與扶貧扶志相結合,唐家壩實現整村脱貧。

新華社記者陶明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