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三大馬拉松賽事升級 全馬時代 唯跑者馬首是瞻

  國內三大金標馬拉松賽事各推新政 升級比拼愈演愈烈

  全馬時代 唯跑者馬首是瞻

國內三大馬拉松賽事升級 全馬時代 唯跑者馬首是瞻

  資料圖:廈門國際馬拉松參賽選手起跑出發。中新社發 張斌 攝

  昨天,國內著名的廈門馬拉松2018年賽事開始報名。跑友們發現,繼去年取消了半程馬拉松項目後,廈馬今年新增了分區發槍、參賽資格可以延後一年等政策。此前,上海馬拉松也取消了半馬,北京馬拉松則推出了九星跑者級別評定等新政。這幾大國際田聯金標馬拉松賽事紛紛出招,背後是跑者素質不斷提升,跑者與組委會溝通渠道通暢的現實。中國馬拉松業態已從拼參賽人數向拼服務、吸攬高素質跑者的新高度邁進。

  跑者成長助賽事升級

  2016年,廈門馬拉松步北馬後塵,宣佈取消半馬比賽。2017年,上海馬拉松也宣佈加入取消半馬項目的陣營。這樣,中國的國際田聯金標馬拉松賽事中,北馬、廈馬和上馬都成為全馬賽事。這也顯示出中國馬拉松跑者能力的提升。

  直到2012年,上海國際馬拉松賽還以參賽項目種類眾多自豪。那一年上馬增設了10公里,加上全程、半程和健身跑,覆蓋了長、中長、短各距離,滿足了各程度跑者的需求。但隨着路跑賽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跑者從玩票愛好者,逐漸向嚴肅跑者轉變,大而全的賽事突然不吃香了。

  北馬是在2015年率先邁出取消半馬這一步的。據時任國家體育總局田徑運動管理中心副主任的王大衞介紹,當前國內馬拉松賽事達到百場以上,跑步人口基數不斷擴大,選手水平普遍提高,北馬作為領軍賽事,實際上是中國馬拉松運動整體向前邁進的一個縮影,代表了中國馬拉松運動由量及質的轉變。

  北馬敢於率先進入“全馬時代”,背後有堅實的數據支撐。自從2013年北馬參賽指標變得一票難求,北馬賽事全馬項目的報名者和完賽率在此後兩年逐年大幅提升。組委會據此判斷,擁有全馬完賽能力的跑者數量,已足夠支撐一場全馬賽事。

  同樣,上馬分析近兩年預報名數據發現,全馬跑者人數持續增長,分別達到38.17%、41.83%,均高於半馬跑者佔比。全馬完賽人次增長率為66%,同樣超過半馬完賽人次增長率。這樣看來,跑者升級是幾大馬拉松賽事升級的底氣所在。

  分區發槍採納跑友建議

  在北馬取消半馬後,來自跑友的反饋好壞參半。而在廈門馬拉松宣佈分區發槍措施後,則引發一片好評。北京青年報記者瞭解到,這一舉措正是跑友向廈馬組委會提出的建議。從跑友方面產生建議,再自下而上推動賽事升級,成了中國馬拉松的一個新現象。

  此前,北馬宣佈取消半馬,部分願景是將全程和半程跑者分流,分別為不同跑者打造純正的賽事,讓不同能力的跑者,在各自的賽事中不受干擾地暢跑。而隨着參賽者越來越多,即使出發地是天安門廣場,北馬跑者也難避免發槍後一窩蜂向前擠的情況。畢竟早一刻出發,意味着有更加寬鬆的路面情況和沿途更豐富的補給資源。

  2015年,廈門馬拉松還在嚴格執行所有項目一槍起跑的策略。因為路面上跑者密度太高,曾引發大量吐槽。去年,並非金標賽事的長沙馬拉松執行了分區發槍的策略,成績更好的跑者在頭區先出發,幾分鐘後,速度稍慢的跑者再出發。這幾分鐘間隔,讓賽道上的擁擠程度大為緩解。一些參賽的廈門跑友,將這一體驗反饋給了廈馬組委會。今年,廈馬確定將出發區按照選手成績,分為A、B、C三個區域,三區選手聽三槍起跑,中間有所間隔。

  升級大比拼跑者享福利

  如今的馬拉松賽事,已成為體育賽事中的香餑餑。大量跑者和旺盛的參賽慾望,讓名聲在外的國內路跑賽事不愁報名人數。而幾大國際金標賽事已從追求跑者的數量,向追求提升參賽者的品質轉變。

  比如,北馬組委會今年推出了對跑者的星級評定,外界普遍對為北馬選手推出的這一成績排名很感興趣。評星標準為:2013年及以後,以北馬全程完賽選手的淨計時最好成績為標準,結合年齡段和性別進行星級評定,最高星級為9星。

  有跑友發現,北馬的星級評定,大有向世界著名的波士頓馬拉松參賽成績標準看齊的動向。據北馬相關人士介紹,這個星級評定有望作為北馬抽籤的參考標準,待收集的數據相對全面和準確後,將擇機推出。可以預計,2018年北馬很可能按照星級排名,按不同比例進行抽籤來決定參賽資格。

  除了榮譽,還有獎金。比如今年的廈馬,就專為國內跑者設了獎金。組委會介紹,為了吸引更多國內高水平選手參賽,鼓勵創造好成績,今年將原業餘組獎改為中國籍運動員特別獎,並提高了獎金金額,最高額由4000元大幅提高到5萬元。隨着高級別馬拉松賽事進入升級比拼,跑者的福利越來越高必將成為一種趨勢。

  文/本報記者 褚鵬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836 字。

轉載請註明: 國內三大馬拉松賽事升級 全馬時代 唯跑者馬首是瞻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