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閣網絡熱點欄目第一時間為您提供網絡新聞,讓您瞭解一手娛樂、社會、民生、國家等熱點綜合資訊。
本報訊(記者崔虹通訊員馮洋)昨天,一場降雨的到來,讓省會是直奔秋天的“寒涼”,當日最高氣温未能突破20℃,僅為17.8℃。氣象預報顯示,這場雨過後,本週省會天氣以多雲到晴為主,29日或許還有小雨相伴,氣温將保持在30℃以下。
昨天白天,全市出現小雨天氣,北部中雨。截至17時,全市平均降水量5.3毫米,行唐的宅營和新樂的承安鋪最大為16.8毫米。石市主城區2.3至6.8毫米,烈士陵園最大。
監測顯示,昨日白天省會氣温始終在20℃以下徘徊,最高僅為17.8℃,這一温度相比26日的最高氣温26.7℃,下降了近10℃。“真是一場秋雨一場涼呀!”對此,不少市民感嘆説,前幾天還要開空調睡覺,這下雨後就要蓋被子睡覺了。
據氣象預報顯示,今日降雨將會結束,這場雨過後,本週省會天氣以多雲到晴為主,29日或許還有小雨相伴,氣温將保持在30℃以下。
冀中南多地降大到暴雨
本報訊(記者馬冬勝)每年七夕前後雨水都會如約而至,今年也不例外。從26日起,河北除邯鄲、邢台中南部、衡水南部之外的其他大部地區均出現降雨天氣。據26日16時至昨日16時統計,25毫米(大雨)以上降雨主要出現在保定中南部、石家莊中北部等地,有6個雨量站降雨量達到或超過了50毫米(暴雨),平山西大地村降雨量最大為60.1毫米;石家莊市主城區最大降雨量為24.8毫米,出現在烈士陵園。昨晚記者發稿時降雨仍在持續。
受降雨影響,我省各地氣温明顯下降,昨日14時氣温,全省多在23℃以下。此外,石家莊市(平山縣、靈壽縣、行唐縣)、保定市(阜平縣、曲陽縣)等地局地發生山洪災害的可能性較高,提醒上述地區注意做好實時監測、防汛預警和轉移避險等防範工作。
預計今天白天,滄州、衡水、邢台、邯鄲陰有小雨或零星小雨轉多雲,其他地區多雲轉晴。今天夜間到29日,保定南部、石家莊、滄州、衡水、邢台西部、邯鄲西部多雲轉陰有小雨,局地中雨,其他地區多雲。29日夜間到30日,南部地區陰有小雨轉多雲,其他地區多雲轉晴。今明兩天,中南部最高氣温都在22℃左右,建議人們調整衣物,避免着涼。天晴後,氣温將回升至26℃左右。
前兩天,Angelababy曬了小海綿的正面照,大家紛紛被圈粉,這位呆萌可愛的小傢伙以後肯定是個小帥哥,小海綿長得確實非常漂亮,感覺像黃曉明,又有點像baby。
小海綿的正面照應該能還baby和黃曉明整容風波的清白了吧,其實除了baby夫妻,還有很多明星夫妻兒女都是澄清父母沒整容、自然美的證據。
李小璐和賈乃亮夫妻也一直被質疑整容,很多網友還翻出了老照片與現在的照片進行對比,但小甜馨出生後,一切謠言都將不攻自破,眾所周知,小甜馨是李小璐和賈乃亮的女兒,不僅長得可愛,而且古靈精怪,如今已漸漸出落成了一枚小美女。
楊冪和劉愷威夫妻也一直被網友們懷疑整容,可是美麗的小糯米出生後,大家的質疑聲開始有所減弱,據知情人士稱,小糯米長得很像劉愷威,以後肯定也是一名大美女。
(2017-03-13)
今天我們做一款蛋糕叫做維多利亞三明治蛋糕又叫維多利亞海綿蛋糕,海綿蛋糕是世界上第一款不用酵母發酵的蛋糕,最早出現於16世紀的詩歌裏面,然而真正記載在食譜之中則是18世紀晚期。
相傳維多利亞女王因丈夫過世而沉浸在喪夫之痛中,進而過着隱居的生活,一年多後為了迎接女王恢復辦公,其夫的前秘書特別在舉辦的茶會上精心準備了這個蛋糕,因此而得名。雖然這款蛋糕聽上去很高大上,但這款蛋糕做法卻還是很簡單的,大家好好學習一下吧。
維多利亞三明治蛋糕
材料:
低筋麪粉90g、無鹽黃油150g、糖粉90g、雞蛋3個、淡奶油100g、香草粉5g、泡打粉5g、覆盆子果醬150g
做法:
準備原料。
把蛋黃糊和蛋白糊混合,加入泡打粉,最後加入低筋麪粉,黃油充分混合倒入模具;100g淡奶油加10g糖粉打發至6成,待用。
烤蛋糕體:烤箱170度上下火30分鐘,取出放涼。
切成均勻的兩片。
依次抹上奶油和覆盆子醬。
蓋上另一片蛋糕片~撒上糖粉。
很簡單吧,做好的蛋糕配上一杯英式紅茶或者來一杯細膩絲滑的咖啡,在品味着蛋糕帶來的甜蜜,感受着春日和煦的陽光,真的很愜意吧。
(2017-03-20)
廣州日報 圖
昨日,《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正式公佈,其中提出廣州要新建、改造51個海綿公園,提升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新建25處人工濕地和128處植被緩衝帶,集中淨化建成區的黑臭河涌水體……規劃中還特別提出,公共綠地中至少應有50%作為用於滯留雨水的下沉式綠地,綠地應低於周圍地面50毫米。
目標:2030年建成區八成面積要成海綿城市
《廣州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2016-2030)》中提出的總體建設目標是:打造高密度建設地區海綿城市建設典範,建設山水共生的嶺南生態城市和宜居都市。通過海綿城市建設,綜合採用“淨、蓄、滯、滲、用、排”等措施,將70%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的面積達到目標要求。此外,規劃近期廣州市水域面積率應達10.15%,遠期要達11%以上;森林覆蓋率近期應達到42.5%,遠期達44.15%以上。
規劃中提出,以市政設施為基礎,以生態廊道及生態基礎設施為載體,綜合運用“滲、滯、蓄、淨、用、排”理念,構建源頭、過程、末端全過程管控的分散型海綿系統。新城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以目標為導向,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保護河湖水系等自然生態本底,高標準建設低影響開發雨水設施,提高對徑流雨水的控制率。老城區以問題為導向,結合城市更新改造,重點解決城市內澇、黑臭水體治理、雨水收集利用等,改善修復水生態環境。
近期全市各區海綿城市的建設重點區域為:從化中心區和温泉部分區域;南沙蕉門河中心區;增城中心區;天河車陂湧流域;海珠琶洲和廣紙地區;番禺大學城、南站商務區部分區域和國際創新城;白雲新城及周邊地區;花都中心區;荔灣大坦沙、芳村地區;越秀流花湖片區、二沙島地區;黃埔臨港經濟區。
佈局:“兩區、三軸、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網”
規劃根據水生態基礎設施識別及生態廊道體系分析,構建了廣州市海綿城市自然生態空間格局:“兩區、三軸、四片、十八廊、多核、多網”的佈局結構。
兩區:北部從化、花都、增城山區生態林地所形成的山林生態涵養區;南部南沙濱海濕地形成的濱海濕地保育區。
三軸:即西航道-前航道-珠江、流溪河、增江-東江北幹流三條核心水系廊道。
四片:即四大陂塘-水田基質,包括潖二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質、新街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質、派潭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質和西福河流域陂塘水田基質。
十八廊:指新街河、西福河、派潭河、潖二河、龍潭河、小海河、沙溪河、石井河、沙河涌、車陂湧、烏湧、南崗河、官湖水、雅瑤河、派潭河、後航道、沙灣水道、上下橫瀝水道等十八條貫通上下游的主要河涌及其濱河綠帶所形成的聯繫各生態板塊和小型水系的廊道體系,構成城市地表蓄排水系統和海綿網絡系統。
多核:指眾多自然山體與森林公園。
多網:指道路防護綠帶等生態廊道交織組成的生態綠網,是連通各個小型生態綠地斑塊與小型水系的綠地廊道,構成城市地表雨水傳輸系統和海綿網絡系統。
焦點一:城市中建設自然“蓄水”系統
規劃中特別提出,城市建成區要建設自然“蓄水”系統。首先,要新建海綿公園與濕地公園73個,結合現有的水庫、人工湖等,減輕相關排水分區的排水防澇壓力,提升排水防澇標準,彈性適應洪潮與海平面上升。其中海綿公園51個,包括了現有公園的海綿化改造和新建公園。例如,海珠區就要建設廣州大道海綿綠地,白雲區要建設高埔工業區綠地,而荔灣區的文化公園和越秀區的流花湖公園等都要進行海綿化改造等。
還將新增植被緩衝帶128處,通過植被攔截及土壤下滲作用,減緩地表徑流流速、去除徑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削減徑流污染。新建人工濕地25處,可集中淨化白雲區、番禺區、海珠區、黃埔區、荔灣區、天河區和越秀區等建成區內黑臭河涌水體。其中包括荔灣湖淨化濕地、流溪河淨化濕地、白雲湖淨化濕地、石井河淨化濕地、珠江公園淨化濕地、流花湖淨化濕地等。
此外,擬生態整治和修復97條綜合效益較高的河涌,以重建河涌水生態系統,恢復河流水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為目標,模擬河流的自然形態與自然生態系統結構,利用鄉土植被構建生態駁岸、植被緩衝帶等修復河岸生態系統,通過原位生態修復技術、人工濕地等措施修復河涌生態系統。
焦點二:市民憂下沉式綠地惹蚊蟲
對於新建工程,規劃也提出眾多徑流量控制的要求。其中,新建建設工程硬化面積達到1萬平方米以上的項目,除城鎮公共道路外,每萬平方米硬化面積應配建不小於500平方米的雨水調蓄設施,可以和生態景觀塘、循環水池等合併設置、綜合利用;新建項目硬化地面中,除城鎮公共道路外,建築物的室外可滲透地面率不低於40%;人行道、室外停車場、步行街、自行車道和建設工程的外部庭院應當分別設置滲透性鋪裝設施,其比例不低於70%。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規劃中明確提出:凡涉及綠地率指標要求的建設工程,除公園之外的綠地中至少應有50%作為用於滯留雨水的下沉式綠地,綠地應低於周圍地面50毫米,設於綠地內的雨水口頂面標高應當高於綠地20毫米以上;並可以設置能在24小時內排幹積水的設施。
如果小區裏的綠地大面積變成下沉式的,是否會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不便呢?家住芳村的王阿姨就表示:“廣州雨水多,綠地都凹下去會不會變成積水池?滋生蚊蟲就不好了。”此外,也有園林專家指出,大面積推廣下沉式綠地會造成大片地被植物和一些灌木毀壞,大片土壤表層被破壞,樹根裸露出來一截,會大量死掉,特別是老樹和古樹名木;一旦暴雨,許多植被會被淹死。若一律改種耐水植物,將損害生物多樣性和景觀多樣性;而且大雨後,很多公共綠地難以迅速恢復為市民服務的活動場所,勢必要進行清淤、清洗等,給管理帶來很大難度。
不過,規劃專家則表示:“下沉式綠地到底好不好,關鍵還是看管理。如果每個小區的綠地都建成下沉式的,整個城市無形中多了很多‘儲水池’,下大雨時‘水浸街’的幾率大大降低。”該人士解釋説,下沉式綠地裏儲存的水並不是説長期滯留,變成蚊蟲滋生的臭水池;而是在暴雨時,臨時將下水管道無法快速排走的雨水暫存,“可能是半個小時,或者一兩個小時,最終還是要排走的,但卻給市政排水管網贏得了時間。”而且各種形式的下沉式綠地也不盡相同,有的下沉式綠地通過滲透的方式排走雨水,還有的綠地下面建有排水管,當然投資也不盡相同。
(原標題《廣州海綿城市規劃公佈:要新建改造51個海綿公園》)
以下為網友評論:
網友“左”:好的,瞭解。
網友“teresa”:海綿城市的作用很大,應該要支持,因為至少可以改善現在一下大雨就水浸的的情況。現在的大城市很多都是隻有現代建築,等於石森林一樣,應該要增加綠化面積,才符合宜業宜居的概念。
網友“@DNAplayer”:廣州是亞熱帶,之前登革熱什麼就是在下雨過後的污水坑裏繁殖的
網友“大愛有姜”:廣州科學家不是已經研究出給蚊子絕育的技術了嗎?
網友“百色陸文宣騙錢跑路”:以前山坡上松樹林,山坡下泉水常流,樹被砍後,泉水沒有了
網友“南街有雨”: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海綿城市將在未來一二十年迅速發展
網友“Electric-power王勃”:你就是建成黃金城市,市民也會覺得黃金太少,純度太低
網友“左”:原來廣州也搞這套呀。
網友“左”:原來廣州也搞這套呀。
網友“南街有雨”:這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海綿城市將在未來一二十年迅速發展
網友“Electric-power王勃”:你就是建成黃金城市,市民也會覺得黃金太少,純度太低
網友“左”:原來廣州也搞這套呀。
(1970-01-01)
海綿城市,人水和諧,寧波慈城率先打造2.84平方公里“海綿”示範區
2017-08-22
浙江新聞
“緣水而居,不耕不稼”。2000多年前,《列子·湯問》道出了中華民族先民們對人水關係的深刻理解——水是萬物之源、生命之母。然而,身處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進程之中,我們卻發現越來越多的城市一下暴雨就“看海”、一到伏季就“喊渴”。寧波擁江攬湖、山海相望、雨量充沛,但颱風一來就內澇頻頻,汛期一過又面臨生態性缺水,人均水資源佔有量只有全省人均的60%、全國人均的55%。如何破解這一尷尬?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要建設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這為破解人水關係複雜的“現代城市病”指明瞭方向。
寧波建設海綿城市的步伐驟然提速。寧波提出,到2030年,城市建成區80%以上面積達到海綿城市目標要求,累計建成地下綜合管廊里程數不少於150公里,徹底解決“看海”、“喊渴”、抬頭“蜘蛛網”、低頭“拉鍊路”等一系列現代大城市痼疾。其中,寧波江北區慈城鎮先行一步,引進國外先進理念並融合傳統城市範式,率先建成2.84平方公里的海綿城市示範區。
創意設計
一個可持續發展新思路
慈城新城位於慈江南邊,慈江北邊是古縣城,新城和古縣城交相呼應。在慈城古縣城不遠處再造一座新城,一方面是為了紓解老城人口壓力,另一方面,新城建設所獲效益將用於老城保護。
平地起新城,彷彿在一張白紙上擘畫新藍圖。慈城古縣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總經理嚴再天可以説是新城開發最早的操盤手,他回憶:“新城的規劃初衷就是高標準,建設一個別具一格、可以立足長遠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型新城。”
不過一個嚴峻現實擺在眼前:2006年之前,新城所在位置是一片稻田平原,河道蜿蜒密佈,自然標高只有1.5米至1.7米。內澇風險評估顯示,10年一遇降雨情況下,淹沒時間超過28小時區域佔到30%;20年一遇降雨情況下,淹沒時間超過46小時區域佔到44%。
解除水患勢在必行。按照常規方式,新城區域整體抬高1.4米,並增加泵站和管網。根據測算,這項建設需要資金5500萬元。方案很快被否定。“地塊整體抬高,新城蓄洪量直接轉移到周邊區域,增加姚江流域防洪壓力。”慈城古縣城開發建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段聞生説,這樣“簡單粗暴”的填埋,會造成洪澇隱患,農田本身可以吸納的洪水被強行排放到周圍水系,一旦遇到強暴雨,勢必會加重洪澇災害。
建設路徑從何而來?回過頭探究慈城老城的設計思路和建設格局,讓規劃設計者驚喜:答案就在身邊。古縣城就是一座典型的海綿城市,城內有唐朝開鑿的河道,遇到雨天,這些河道就像海綿一樣吸收路面積水。
另一邊,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教授彼特帶來的一套“雨水管理系統”方案同樣吸引了設計團隊的注意。這個方案的根本思路就是,在城市規劃與設計中,把供水、污水處理、雨水收集等設施結合起來,使城市規劃和城市水循環管理有機結合並達到最優化。
中西合璧,設計者為慈城新城量身定做了一個能對雨水徑流進行污染生態淨化,水資源自動回收、利用的系統,減少城市化對自然水文循環的影響。
對症下藥
“裏子”和“面子”祛除病灶
2006年,海綿化建設和新城開發同步破題。從圖紙到現實,建設者接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走在新城的道路上,記者發現路邊綠化帶低於路面,這是海綿城市基礎生態滯留帶,路面與生態滯留帶有約20釐米的高差。
從生態滯留帶剖面可以看到,最上層是植物,往下依次是濾料層、過渡層和排水層,最下面鋪了一層不透水的土工布。“最上層的植物很關鍵,除了美觀,還要耐旱又耐澇,同時根鬚系比較發達而不是主根發達。”段聞生解釋,“植物的主根比較發達的話,容易穿透下面的三層物料結構,會造成滯留帶的滲透破壞;鬚根發達則會讓表層土體保持鬆軟,從而避免土壤板結降低滲水能力。”
而應用澳大利亞理念,困難也隨之而來,國內找不到相應的材料。新城開發者只能自己探索。段聞生介紹,物料方面他們收集了30種材料進行逐個試驗,植物方面則選擇15種植物進行生長試驗。這個試驗反覆做了3年。
經過生態滯留帶的雨水匯入中心湖。中心湖是新城開發大手筆之作,開挖一個人工湖讓雨水在新城裏就可以存蓄。“中心湖面積約403畝,規劃的東湖約300畝,再加上滯留帶等附加的生態景觀,總面積超過1000畝,土地價值幾十億元。”在段聞生看來,這筆投入十分值得,中心湖已經成為新城的“綠肺”,也是一個龐大的“蓄澇池”,堪稱城市裏的“雨洪公園”。每當強降雨來臨時,中心湖接收域內水路的水,雨水徑流通過小區地塊周圍的路邊生態濾水帶或鄰近水邊生態帶排入中心湖。同時,地表水經人工濕地循環得到進一步處理和淨化,處理過的水將作為慈城新區的水資源,重新分配到小區地塊內作為灌溉用水和其他用水,從而起到蓄洪和水處理淨化再利用的作用。
解除水患
管好“天落水”實現人水和諧
海綿城市建設的初心是為治癒“城市病”。在慈城新城的海綿化實驗,換來了極端天氣中的平安。“菲特”颱風期間,寧波出現有氣象記錄以來過程雨量最大、強度最強的颱風暴雨,全市過程平均面雨量357毫米,姚江最高水位3.40米,超過歷史最高水位0.47米。
在寧波這場史無前例的洪水中,周驥所在的小區安然無恙,慈城新城安全度汛。段聞生揭開其中奧秘:中心湖能容納約20萬立方米降雨,設計常水位為1.1米,最大水深2.6米,平均水深1.4米。為滿足周圍區域的防洪要求,防洪泵站在持續降雨、池內水位高於1.2米時啓動,將水由湖中抽出,直到回落至常水位。
十幾年建設,慈城新城形成2.84平方公里海綿城市,規模全國罕見。慈開公司的建設者們十分自信,“設計思路超前,打破常規,可以説新城已經成為全國海綿城市的一個樣板”。新城建設第一步,就是讓相關管理部門理解海綿城市的思路。嚴再天回憶,新城建設之初,每一次的論證會議,都邀請規劃、建設、城管、園林等相關部門參與,“因為道路兩側要建設生態滯留帶,道路建設用地需要增加,這樣的特殊需求被列入了紅線範圍。”
隨着時間的推移,新城面臨後期維護問題。生態滯留帶老化和破壞,中心湖有富營養化趨勢。慈城鎮副鎮長薛超羣透露,新城區域內所有被毀壞的生態滯留帶正在加緊修復。另外,慈城鎮將投入1.6億元對較早建設的小區進行徹底的雨污分流改造。
海綿城市造福居民,也要求維護好這一片“海綿”。作為新開發的房產項目,萬科“官山望”正在緊張施工。項目設計之初已經融入海綿元素,與項目外的海綿設施無縫銜接。“增加海綿化設施,可能要多投入幾百萬元,但有利於完善整個區域海綿系統,我們認為是非常值得的。”
本文來自騰訊新聞客户端自媒體,不代表騰訊新聞的觀點和立場
(2017-08-22)
本文來源於新聞閣:轉載請保留鏈接,不保留本文鏈接視為侵權,謝謝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