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媽最近比較煩躁,自家6歲孩子很頑皮,總是惹是生非。不是今天把鄰居家的小狗狗眼弄瞎一隻,就是揍哭一起玩耍的小朋友,甚至還經常把小夥伴的玩具據為己有......
美美今年30歲,在某寶經營一家母嬰類店鋪。大學畢業後成為北漂一族,經過父母的多次逼婚,相親了無數次,最終與家鄉小城的一金融男喜結連理。一年後生下兒子毛毛。此時,丈夫的初戀歸來,兩人舊情復燃。拋下美美與剛出生的寶寶遠走他鄉。
由於美美一門心思投入工作,為了讓兒子毛毛不被周圍鄰居説成有娘生沒爹養的“野孩子”卻疏忽了毛毛的教育。外公外婆對待毛毛百般順從,要什麼給買什麼。久而久之,養成了毛毛嬌慣的性格。
終於在一個夏日的午後,美美情緒大爆發。
隔壁家的小女孩與自家小貓貓玩耍,毛毛趁小女孩不注意把小貓抱到小區噴泉池。“咚”的一聲,貓貓被毛毛無情地丟進清水池中。等到小女孩四處找來時,貓貓已經去了另一個世界。看到女孩嚎啕大哭,毛毛不僅沒有安慰,反而口出惡言“愛哭鬼,不就是一隻小貓嗎,再哭,我揍你!”説着舉起小拳頭向小女孩頭部打去。還好被回家取證件的美美看到。
“和小朋友説對不起”
“我不,我偏不!”
結果,毛毛當着眾人的面被胖揍一頓。往後的一週裏,毛毛少言寡語,飯也吃的少了,也不出門和同齡小朋友玩耍了。美美看到兒子的現狀,懊悔不已。
“打吧,過後會心疼,會後悔;不打吧,不聽話,很氣人。”
關於孩子犯錯,打還是不打這個話題,家長們反映很強烈。
那麼,到底打還是不打呢?在這個觀點上,注意到社會上有三種不同的聲音:
贊同方説:
1.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孩子犯錯,父母當然需要懲罰他們。
2.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我們那一輩人就是被打出來的,打有威懾作用,杜絕孩子下次再犯。
反對方説:
1.孩子年齡小,需要家長的引導,如果來硬的,會加重他的叛逆心理,給孩子幼小的心靈蒙上一層陰影。
2.教育孩子要有策略,孩子犯錯就打,他的心理會變得冷漠牴觸。
打?不打?綜合各個方面,打孩子要讓他心服口服。要想大的卓有成效,關鍵要把握好這幾個度。
1.人前不打人後打
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尊心。所以,給足寶貝們面子,不要在人前打。否則,他會怨恨你在眾人面前受到了侮辱。
2.説明緣由明白打
打之前要明確告訴孩子被打的原因,讓他記住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3.控制情緒不亂打
不要把打看做生活常態,孩子只要一犯錯就打,或者不分青紅皂白對其大揍一頓。這樣的父母是不合格的父母。嚴重時可導致孩子離家出走。所以,首先父母要先穩定好自己的情緒,冷靜面對孩子的問題。有針對性的打。
經過與美美及其兒子毛毛的交流,如今母子兩的關係和好如初。再次見到毛毛,是在半年後,令人驚喜的是當初嬌生慣養的“小少爺”如今變成了具有紳士風度的小帥哥一枚。
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讓寶貝在面對錯誤的時候,不逃避、不退縮,讓寶貝意識到錯誤是體驗和學習的機會。關鍵在於爸爸媽媽如何積極地認識和利用它。
話説,你還記得第一次打孩子的心理感受嗎?歡迎各位媽媽在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