贛鋒鋰業VS天齊鋰業 市值相差超2倍 誰能勝出?誰將隕落?

贛鋒鋰業VS天齊鋰業 市值相差超2倍 誰能勝出?誰將隕落?

曾經,贛鋒鋰業股價的一路高漲也反映了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的美好期望。從下游新能源汽車爆發的2015年第三季度開始,贛鋒鋰業的股價就開始了“飆升”模式。從2015年9月到2017年9月,短短兩年間贛鋒鋰業的股價從6.75元暴漲至57.08元,漲幅高達745.64%。期間公司業績也是不斷創歷史新高,2016~2018年贛鋒鋰業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25、4.64、14.69億元。同比增長45.99%、271.03%、216.36%。

萬般皆是週期,2018年隨着“退補”時代的來臨,新能源汽車銷量的增速逐漸下滑,其上游能源材料也感覺到了絲絲冷意。

結束了三年的高增長之後, 贛鋒鋰業的“高光時刻”不再,2018年全年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2.23億元,同比下降16.73%。

鋰業的萎靡並沒有馬上扭轉,而是一直延續到了現在。根據公司披露的2019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歸母淨利潤3.6億,同比下降73.3%;公司毛利率為23.5%,同比降低12.6個百分點。聚光燈下的贛鋒鋰業業績令人大跌眼界,究竟是出何原因?未來還有可能重回高增長軌道嗎?

誰是老大?

提到鋰業巨頭,不得不提贛鋒鋰業和天齊鋰業這兩家行業龍頭。

雖然都是龍頭,但是他們的成長方式卻截然不同。其實在上市之初,兩家公司的規模都很小,贛鋒鋰業、天齊鋰業在上市之初的資產不過才7.76億元、10.4億元,也是隨着近幾年鋰電產品需求增大、不斷併購才得以逐步擴張。

天齊鋰業的擴張方式很“野蠻”,通過兩次“蛇吞象”式的併購逐步壯大了自身的陣營。2012年,剛上市的天齊鋰業當年淨利潤僅0.42億元,而泰利森則是公司的供應商,併購泰利森無疑是一筆“蛇吞象”式的操作。收購結果就是募集40億元的天齊鋰業在次年負債總額同比提高了179.9%,不過好在之後幾年動力電池市場爆發,緩解了公司財務壓力。

天齊鋰業的第二筆“蛇吞象”式併購發生在2018年,當年總資產只有178.4億元的天齊鋰業以作價40多億美元的價格從Nutrien集團手中收購SQM公司23.77%的A類股股權,這也導致自身負債提到高了74.5%。

贛鋒鋰業的擴張方式與天齊鋰業截然不同,更像是一種“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參股海外礦產資源,並在氫氧化鋰產品和固態電池方面提前佈局,力圖將其打造成貫穿鋰電上中下游的全產業鏈企業。

根據公開資料統計,贛鋒鋰業上市之後分別收購收購了無錫新能鋰業有限公司60%股權、贛鋒鋰業相繼對江蘇優派新能源有限公司51%股權、國際鋰業愛爾蘭公司51%股權、優派新能源49%股權、美洲鋰業19.9%股權等近20家公司,合計耗資約37億元。

不同的併購擴張模式,也造就了不同的結果。

由於天齊鋰業大多以控股的形式進行併購,因此話語權也更大。贛鋒鋰業則是以參股、獲得礦產包銷權為主。在礦山資源方面,天齊鋰業會更勝一籌,不過贛鋒鋰業在中游會更有優勢一些,目前贛鋒鋰業的主要基地馬洪廠區具備氫氧化鋰產能3.1萬噸,碳酸鋰產能1.5萬噸。贛鋒鋰業正在着手進行產線升級,實現碳酸鋰和氫氧化鋰的產能轉換。

目前從市值來看,贛鋒鋰業市值為642億元、天齊鋰業為277億元,兩者相差超過一倍。同時這兩家公司也預估了中報業績:贛鋒鋰業預計上半年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14000~20000萬元,同比下降32%~53%;天齊鋰業預計上半年將虧損62160~93240萬元。

可以説,至少從目前情況來看,贛鋒鋰業的擴張運作模式比天齊鋰業相對成功一些,不過手握優質資源並且話語權更大的天齊鋰業也並不是沒有反超可能,一旦天齊鋰業未來能實現扭虧為盈,二者的市值比拼又會更加激烈。

擴張之患

其實危機一直都存在,只不過行業處於上升週期的時候很多人感受不到,一旦行業處於週期的拐點,之前的種種弊端便會暴露出來。

例如天齊鋰業在收購泰利森之後,產生貸款利息和融資費用共計費用38.76億元,使得天齊鋰業的淨利潤從2012年的0.42億元下滑到2013年的-1.91億元,同比下降557.66%。不過好在之後趕上了動力電池發展浪潮,上游鋰業的日子也跟着吃香。天齊鋰業2014~2018年的淨利潤總額分別為2.82、4.26、17.87、26.12、28.04億元,成功化解了因併購而帶來的種種問題。

不過好景不長,資料顯示,電池級碳酸鋰2019全年的均價為6.9萬元/噸,同比下跌了41%,天齊鋰業的業績也收到波及,去年全年天齊鋰業的淨利潤為-58.42億元,十分慘淡。

同樣的故事也在贛鋒鋰業的身上發生,不斷擴張的結果往往是,行情好的時候能夠增加很多收益,而行情不好的情況下業績下滑的也很嚴重。

不幸的是,碳酸鋰的價格在這幾年不斷走低,贛鋒鋰業也是“苦不堪言”。碳酸鋰在經歷2018年“腰斬”以及2019年持續大跌後,2020年碳酸鋰市場繼續低位徘徊,價格最高時也沒能超過4.5萬元,最低價跌至4.29萬元,創歷史新低。

伴隨着鋰業價格的萎靡,贛鋒鋰業的業績也遭遇了“滑鐵盧”。2019年贛鋒鋰業歸屬母公司淨利潤為3.58億元,同比下降73.31%。今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母公司淨利潤0,08億元,同比下降96.94%。

值得注意的是,造成去年業績不好還有一部分原因是因為公司收購的Pilbara股價下跌導致公司計提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86億元。

這家Pilbara也是贛鋒鋰業在去年3月份時所收購的,根據當時交易方案,贛鋒鋰業以自有資金投資5,000萬澳元認購Pilbara定向增發的77,633,871股的股份。交易完成後,贛鋒國際持有Pilbara公司8.37%的股權,是Pilbara公司的單一第一大股東。

Pilbara在去年三月時的股價基本在0.79澳元,由於中國鋰鹽供給輸出,海外鋰價不斷下跌。根據資料,2018年下半年至今,海外鋰價自最高的1.6萬美元/噸,下跌至1.05萬美元/噸。Pilbara的股價如今股價只有0.205澳元,贛鋒鋰業這一波“抄底”操作可謂“站在山頂”。

有意思的是,儘管鋰價格不斷下跌、併購標的股價不斷下跌,贛鋒鋰業依舊有擴張的態勢。公開資料顯示,贛鋒鋰業2020年-2021年有兩項新建產能即將投產,計劃今年投產的一條電池級氫氧化鋰生產線年產5萬噸。

事情的關鍵在於,產業鏈縱向擴張的贛鋒鋰業,能否在需求萎靡的環境下等到下一波新能源需求浪潮。這一點,還需要很長的時間去驗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13 字。

轉載請註明: 贛鋒鋰業VS天齊鋰業 市值相差超2倍 誰能勝出?誰將隕落?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