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戴亞超 夏從亞
只有讓產業與消費同步提升、比翼齊飛,才能實現供需兩端的完美對接,使我國經濟儘快克服疫情的不利影響,通過全方位的提質換擋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
產業與消費,是供需的兩端。兩者的級別,決定了經濟的檔次。
那麼,什麼是“產業消費雙升級”?
產業升級,是指國家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如從勞動密集型增長方式向資本密集型、知識密集型增長方式轉變,既指舊的產業結構升級,也指新的、更高級的業態產生。
消費升級,通常指消費結構的升級,是各類消費支出在消費總支出中的結構升級和層次提高,它直接反映了消費水平和發展趨勢。
而“產業消費雙升級”,就是讓兩者的升級緊密銜接、互相促進,從而在良性互動中進一步暢通經濟大循環。
疫情衝擊下,“雙升級”策略對於國內經濟有着更為重要的意義。它意味着,我國經濟將更加註重從供需雙方發力,克服疫情影響,充分開拓疫情時期出現的新興市場,推動經濟生活方式的優化升級,促進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當前,我國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轉換增長動力、優化經濟結構的攻關期,主要由消費引領經濟增長。
隨着消費升級的步伐加快,供給方面的不足逐漸顯現,產業發展存在不適應消費升級的短板,消費潛力尚未得到完全釋放,實體經濟的結構性供需失衡是我國在經濟新常態上面臨的結構性問題。
在疫情影響下,這一結構性問題已變得更為突出。對此,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挑戰前所未有,必須充分估計困難、風險和不確定性,切實增強緊迫感,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同時,“雙升級”對優化疫情影響下的經濟生活方式意義重大。
突如其來的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雙升級”追求供需共同受益,能夠促使產業升級,平衡供給和消費需求,有效解決當前我國市場供需脱節、基礎設施等領域重複建設、國內投資效益和市場運行效率下降等問題,有利於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目前,我國經濟發展已具備“雙升級”的基礎。
我國具有超大消費市場,且總體仍處於充滿活力的上升期,特別是中等消費水平人羣數量較大,疫情期間新興的在線辦公、信息消費、養老消費等消費升級需求勢必會助推產業升級,二者相互促進。
疫情背景下“雙升級”的實現,需要社會生活各個方面的協調推進。
推進經濟生活方式升級發展。產業升級和消費升級是相輔相成、並駕齊驅的,產業升級滿足消費升級需求,消費升級又促進產業升級,實現“雙升級”就是保持創新驅動和改革開放“雙驅動”。
一方面,以產業助推消費升級。產業升級直接體現於勞動生活方式的優化,包括生產要素改進、結構改變、生產效率與產品質量提高、產業鏈升級。因此,應以市場為導向,將需求側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結合,密切跟進疫情影響下人們消費生活需求的新趨勢,積極進行產業創新,增加重點行業領域的有效供給,激發內需和國內市場的潛力,推動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
另一方面,以消費帶動產業升級發展。消費生活是人們生活方式的重要內容,直接影響經濟發展。在疫情衝擊下,消費升級出現了不可忽視的制約因素,包括體制機制障礙、城鄉居民多層次多樣化的消費需求無法解決、市場監管體制滯後、信用體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機制尚未完善、消費能力未得到有效支撐,等等。只有着力破除這些制約瓶頸,方可改善消費環境,創新消費需求,進而充分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帶動產業升級的基礎性作用。
財政政策、貨幣政策齊發力,讓疫情背景下的消費生活方式“有錢可依”。人民的“錢袋子”鼓起來,消費才能“跑起來”,要促進消費升級,就要多舉措提高居民消費能力和預期,例如降準、降息、再貸款,提高資金流動性,拓寬居民勞動收入和財產性收入渠道,幫扶中小企業等。通過保障和改善民生,打消人們對未來的不確定性,從而提高人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使人們有錢花、敢花錢、想花錢。
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創新發展勞動生活方式。企業應統一思想,把握機遇,根據疫情下出現的雲課堂、遠程醫療等市場新態勢、新需求及時調整產品和投資方向,促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緊盯市場供給短板,加強研發創新力度,增強市場供給能力,用先進的、高質量的產品推動消費升級。
發揮政府引導作用,全面優化疫情背景下的經濟生活方式。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的前提,是有法可依,也即經濟行為必須合法。政府應當加快建章立制,用法律手段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在疫情背景下打造透明化、法治化的營商環境,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門檻,為企業創新升級提供更加廣闊的舞台。與此同時,應繼續深化改革、擴大開放、擴大有效供給、減少無效供給,提高生產效率與技術水平,促進產品質量精益求精,要嚴把防疫物資出口質量關。
此外,應推動包括市場體制改革、財政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等在內的基礎性改革,在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上,向教育、養老、文體等高需求服務業傾斜,引導公益性基礎設施投資,用改革的方式來破除制約產業和消費“雙升級”的體制機制障礙。
[作者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