備受關注的一汽夏利混改再生波瀾。
5月9日,*ST夏利發佈《關於重大資產重組實施進展情況的公告》稱,截至公告披露日,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一汽夏利”)與南京博郡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博郡汽車”)成立合資公司的各項實施工作仍在積極推進中,除已披露的信息外,無其他應披露的重要情況。
然而,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合資“混改”並不順利,所引起的各種問題也逐漸凸顯。10億元首期出資博郡汽車並未如約給付;因懷疑“混改”過程涉及國資流失問題,200餘名原一汽夏利員工向中紀委舉報一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徐留平……
曾經風光一時的一汽夏利,如今已處於風口浪尖的位置,不僅要推進重組、混改,還面臨解決員工權益、開展其他業務等問題。
7年內累計虧損超50億元、再“帶帽”瀕臨退市,博郡或無力接盤
4月30日,一汽夏利披露的一季報顯示,今年一季度一汽夏利營業收入為3530.6萬元,同比下滑73.82%;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28億元。
實際上,一汽夏利的危機由來已久。4月8日,一汽夏利發佈2019年年報,全年營業收入4.29億元,與2018年同期相比減少61.85%;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虧損14.81億元,同比下滑4068.32%。次日,一汽夏利股票停牌一天。4月10日復牌後,一汽夏利“披星戴帽”變更為“*ST夏利”。
營業收入、淨利潤大幅下滑背後是一汽夏利汽車製造業務斷崖式下跌。2019年一汽夏利汽車製造業務營業收入2.6億元,同比減少71.49%,佔比下滑至60.69%,毛利率為-84.26%。2019年全年一汽夏利累計銷量僅1186輛,同比下滑93.69%。
一汽夏利在年報中稱,下半年整車業務逐步停滯;據新京報記者瞭解,從去年6月一汽夏利就已經停止了駿派的生產線,為與博郡汽車的合資公司天津博郡汽車有限公司(簡稱“天津博郡”)做準備。一汽夏利員工陳華(化名)表示,“6月以後就沒有再生產整車了,但還有備件生產,備件生產一直持續到2019年9月。”
這並不是一汽夏利第一次面臨退市風險,其因在2013年、2014年連續兩年出現虧損,曾被深交所實施退市風險警示變為“*ST夏利”,2015年和2016年2年的時間,為保殼一汽夏利先後出售動力總成資產、研發資產以及轉讓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股權等,實現盈利而免於退市。據新京報記者統計,實際上7年內一汽夏利累計虧損超50億元。
面對經營困境,2019年9月28日一汽夏利以一元的價格將一汽華利轉讓給拜騰汽車主體南京知行,剝離了不良資產;2019年11月27日又將最後持有的15%的一汽豐田股權轉讓給一汽股份;至此一汽夏利已無資產。2019年一汽夏利先是決定與博郡汽車合資成立天津博郡,後一汽股份將持有的股份無償劃給中國鐵路物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鐵物股份”)、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彼時曾有業內人士對新京報記者表示,“實際上與博郡汽車成立合資公司對一汽夏利來講是無奈之舉,傾盡所有資產出資、佔股處於下風,頗有孤注一擲的意味。”
事實證明,博郡汽車的確不是一汽夏利的“良人”。按照雙方簽訂的協議,博郡汽車應於合資公司成立取得營業執照之日起三十日內,以貨幣方式向合資公司繳付首期出資10億元,且合資公司天津博郡已於2019年11月20日取得營業執照,但南京博郡的10億元首期出資並未如約在30日後給付。
然而2020年1月14日一汽夏利披露的進展情況顯示,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的合資公司天津博郡於2019年11月18日註冊成立,但截至1月13日,博郡汽車以貨幣方式向天津博郡繳付出資1400萬元,而一汽夏利向天津博郡交割了相關實物資產。對於博郡汽車未到賬的資金,一汽夏利在公告中解釋:“其他注資資金正在審批流程中,有關各方面正積極推進。”
資金未到位背後是博郡汽車的資金鍊困局。博郡汽車拖欠北京北斗星通導航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賬款,屢次未按約定匯款,後者計劃對欠款計提100%壞賬準備,金額超過600億元。不僅如此,2019年6月博郡汽車宣佈獲得25億元戰略投資,但根據天眼查數據,投資人變更記錄顯示7月底新增南京銀鞍嶺英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認繳出資847.22萬元;6月12日博郡汽車註冊資本增加1152.73萬元,截至目前並未有新動態,這筆融資的情況如何無從知曉。
“雖然博郡汽車稱拿到了25億元的戰略融資,但沒有人看到過相關的融資合同。”參與合資項目的原一汽夏利員工王芳(化名)表示。
832人去合資公司“被下崗”,員工稱“感覺像是一個包袱一樣被甩掉了”
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成立的合資公司天津博郡,除接受了一汽夏利的土地、廠房、設備等資產外,也接手了832名來自原一汽夏利的員工,原一汽夏利員工透露,“一汽夏利原本有2000名員工,為了混改50歲以上以及30年工齡男員工、40歲以上女員工提供了買斷和內退兩種方案,內退的實發工資是按照2008年標準給的。目前留在一汽夏利的人有100多人,300多人待崗,832人去了合資公司。”
“11月簽完合同後那段時間,要求我們一週上三天,但工資並未按時發放。”陳華對新京報記者説道。4月20日,百餘名原一汽夏利員工前往一汽夏利工廠,經過同意他們得以進入廠區,部分員工與人事總監王建勝進行協商。
參與的員工李磊(化名)告訴新京報記者,王建勝説未來或會有一部分應急資金到賬,解決工資及社保問題,博郡汽車的出資仍未到位,後續融資正在進行。李磊也透露他們的需求,“補發工資,並把勞動關係調回一汽夏利。” 4月27日,部分員工再次去到工廠。李磊稱,“感覺我們就像是一個包袱一樣被甩掉了。”
目前新京報記者瞭解到,一汽夏利方面承諾在5月15日補齊之前的工資,但很多員工並不看好;此外也給出了一汽豐田支援的解決方案,員工也不是很認可,在原一汽夏利員工李天(化名)看來,“如果去豐田支援就等於勞務輸出,談不上調關係,也轉不到一汽豐田。”
他們不明白的是,通過改造原本一汽夏利有能力成為一汽集團代工廠活下去,為一汽集團其他品牌生產車型,為什麼最後被拋棄去新建生產基地。
“當初博郡汽車接盤夏利就是在賭,借收購夏利混改的機會造勢,押寶可通過夏利爭取融資,但沒想到會是這樣。”原一汽夏利員工蘇立(化名)表示,“這樣下去,天津博郡可能會死。”
此外,部分原一汽夏利員工也認為一汽夏利與博郡汽車合資“混改”過程中涉及國資流失問題,並向中紀委發起舉報。新京報記者從員工舉報的截圖中瞭解到,他們認為在與博郡汽車合資之前,就有種種消息證明博郡汽車虧損巨大,資不抵債,這種情況下仍與其混改,是造成了國有資產的流失。
“合資公司沒按規定時間融資進賬,遲遲不復工,這不違法嗎?”李天質疑道。截至目前一汽集團未有回應,新京報記者也郵件至一汽夏利董秘,但截至發稿時未有回應。
在投資者互動平台上,有投資人質疑混改造成國有資產流失是否真實,國企改革是否因此而停止運作,一汽夏利回答稱,目前重大資產重組正在積極推進,也積極督促合作伙伴履行責任。全車商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曹鶴在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種合作本身風險就很大。”
從輝煌到末路,“棄子”一汽夏利何去何從?
在成為*ST夏利之前,一汽夏利曾有過輝煌的過去。
其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1986年,其前身是天津市微型汽車廠,1997年改制成立天津汽車夏利股份有限公司,並於1999年在深交所掛牌上市。
天津夏利與一汽集團的結緣始於2002年。這一年一汽集團與天津汽車集團簽署重組協議,天津汽車集團將其持有的夏利公司的50.98%股份轉讓給一汽集團,成為夏利的控股股東,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由此得名。
被一汽集團收編後,一汽集團明確將一汽夏利定位為經濟型轎車生產基地,來彌補一汽集團低端微型車、小型車產品線。當年的夏利可謂風光無限,2002年夏利轎車出口美國,首開中國轎車出口的先河;2004年夏利成為第一個產銷量過百萬的國產品牌,連續18年拿下國內銷量冠軍。
但這份輝煌並沒持續。一方面,多個城市決定禁止出租車使用夏利車型,更換為桑塔納,一汽夏利遭受暴擊;另一方面,一汽集團並未成為一汽集團重點扶持的自主品牌,一汽夏利的車型更新換代落後,技術和生產線也相對落後,導致逐漸衰落,淡出主流轎車市場。
2011年一汽集團實施主業重組成立一汽股份,2012年一汽股份收購原來由一汽集團持有的一汽夏利的股份;從此一汽轎車和一汽夏利陷入解決同業競爭的難題中。
2017年9月,“二徐對調”,徐留平北上出任一汽集團董事長,徐平調任至兵裝集團。徐留平掌舵一汽集團之後,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解散一汽技術中心,全面動刀組織架構和人員編制,發力自主品牌。當時成立紅旗事業部、奔騰事業部和解放事業部,奔騰、吉林一汽和一汽夏利進行業務整合,劃至大奔騰事業部,但最終未成行,取消了事業部設置。
徐留平上任後將改革、發展重點放在了自主業務層面;徐留平主抓紅旗品牌,奚國華主抓奔騰品牌。彼時,業內普遍認為,一汽夏利屬於被放棄的狀態。
2017年11月一汽夏利公開徵集轉讓股權受讓方,但截至公告期限,無人接盤,彼時有消息董明珠欲收購一汽夏利,但格力否認,第一次欲出售無疾而終。去年12月,一汽集團再次決定轉手一汽夏利,一汽股份決定將持有的一汽夏利股份無償劃轉至鐵物股份,而後者曾多次試圖借殼上市。
從一汽集團的改革計劃上來看,一汽夏利的身份較為尷尬;2018年3月一汽夏利確認夏利停產,並被“雪藏”,當時主打威系列和駿派系列,但銷量並不理想。實際上,業內觀點認為一汽股份收購一汽夏利持有的一汽豐田全部股份之後,一汽夏利對一汽集團而言失去了很大價值。“一汽集團當初收購的主要目的是想要獲得與豐田汽車的合作關係,但雙方達成合作後,一汽集團本身就處於調整狀態,沒有太多的精力來支持一汽夏利。”汽車行業分析師鍾師表示。
賣光資產、孤注一擲與博郡汽車合資混改的一汽夏利,連A股較為稀缺的“殼”資源也歸於鐵物股份,“棄子”一汽夏利將何去何從?
新京報記者 王琳琳 製圖 高俊夫 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編輯 張冰 校對 李項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