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8月6日,隨着BMS半年報的發佈,跨國藥企上半年成績單基本都已出爐,從財報可以看出:COVID-19對全球經濟形成了巨大沖擊,這也導致長期穩定的全球醫藥格局開始震盪

2020年年初,COVID-19疫情剛剛爆發,由於大量囤積藥物,購物需求的增加,製藥行業達到近幾年來營收增長頂峯!

Q1之後,新冠疫情全球蔓延,隨着羣眾前瞻性採購需求的逆轉、零售業務下降,整體開始走低。

疫情“黑天鵝”下,2020上半年 跨國藥企Top5排名究竟如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5開局有較大變化,輝瑞暫居第二,BMS擠進第五:

  • 羅氏:研發投入為五家之首,但“三駕馬車”持續走低,不過羅氏Tecentriq當打之年,Ocrevus欲上峯巔,再加上乳腺癌藥物PerjrtaPD-L1藥物Tecentriq血友病藥物Hemlibra,將有望頂替“三大王牌”成為羅氏未來驅動,
  • 輝瑞:改革大刀闊斧,兩大業務的剝離,轉型陣痛對上半年業績產生了負面影響(-10%),也是Top5中營收唯一下滑的企業,其研發投入也低於目前披露的幾家!不過輝瑞的COVID-19疫苗還未問世,就已經被訂購一空,未來值得期待。
  • 諾華:2020上半年,全球區新藥獲批73項,諾華是最大贏家(獲批7項),未來注入了更新鮮的“血液”!儘管營收增長只有+3%,但在特殊時期之下,算是正常開局。
  • 強生:製藥業務(+5.4%)扛起了強生穩定增長的大旗,除了心血管/代謝產品,其它五大產品均是推動強生製藥業務繼續增長的關鍵,尤其是其COVID-19疫苗研發進度 —— 據稱2021Q1可能獲得第一個批次的疫苗,能夠滿足緊急授權使用
  • BMS:收購新基後回血,成功補位,強勢入局,排名上升4位,成為Top5新秀,未來與默沙東不相伯仲。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上半年 全球Top5製藥營收排行榜

*匯率均以財報發佈當日匯率換算(羅氏、強生、默沙東只計算製藥業務)

1

羅氏製藥(Roche)

2020上半年製藥營收(億$):249.91,同比-4%

研發費用(億$):57.87,同比+4%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羅氏製藥2020上半年營收232.02億瑞郎(249.91億美元),同比-4%,佔總營收79%,這也是羅氏製藥近年來首次下滑

*羅氏年報中,所有增長率均為固定匯率(CER),實時匯率:1瑞士法郎=1.0771美元

下滑主要是因為COVID-19的全球蔓延使得門診、住院患者大幅下降,特別是在5月份對多發性硬化藥物Ocrevus血友病藥物HemlibraLucentis癌症藥物MabThera/Rituxan的銷售影響,另外還包括仿製藥帶來的競爭壓力。

2020年上半年,羅氏“三大王牌”,佔據總營收的32%,繼續下滑:

  • Avastin(貝伐珠單抗/安維汀):營收28.35億瑞郎,同比-18%,美國區下滑明顯,達到-33%,歐洲區-8%,但依舊是羅氏製藥營收Top1;
  • MabThera/Rituxan(利妥昔單抗/美羅華):營收24.4億瑞郎,同比-23%。日本下滑最明顯,達到-42%,歐洲-34%,美國-23%;
  • Herceptin(曲妥珠單抗/赫賽汀):營收22億瑞郎,同比-28%是三大單抗中下滑最嚴重的,其中美國區下降最嚴重,達到-42%,其次是日本-37%。

在增長驅動力方面:

  • 血友病新藥Hemlibra,營收10.03億瑞郎,同比+664%!Hemlibra是近20年來首個獲FDA批准的用於治療體內含有因子VIII抑制劑的A型血友病的新藥,為2020年上半年羅氏銷售額增長幅度最高的藥物。特別是在美國、日本和歐洲的增長勢頭非常強勁。
  • 多發性硬化症藥物Ocrevus,營收20.76億瑞郎,同比+25%。自2017年3月28日上市以來,Ocrevus以首個/唯一一款治療原發進展型多發性硬化症藥物的優勢,銷售額很快破億,並保持穩步上升的態勢;
  • 乳腺癌藥物Perjeta,營收19.41億瑞郎,同比+17%。受生物類似藥上市影響,2020年上半年Herceptin銷售額同比-28%,羅氏三大主力之一開始走下坡路,好在Perjeta及時接上,有意成為羅氏Her2+領域新王者;
  • PD-L1產品Tecentriq,營收分別為12.97億瑞郎,同比+74%。適應症是PD-(L)1藥物的生命線,Tecentriq在一線治療非小細胞肺癌的適應症,給Tecentriq銷售額加了一把火;

未來,羅氏多發性硬化藥物Ocrevus乳腺癌藥物PerjrtaPD-L1藥物Tecentriq血友病藥物Hemlibra,將有望頂替“三大王牌”成為羅氏未來驅動。

在研發管線上,羅氏目前有135個在研,多發性硬化、血友病、癌症是最大看點。

2

輝瑞(Pfizer)

2020上半年製藥營收(億$):238.29,同比-10%

研發費用(億$):38.56,同比+9%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是輝瑞急速轉型的一年,消費者健康、普強的剝離已塵埃落定,未來輝瑞輕裝上陣,專注創新藥。

轉型陣痛對2020年上半年業績產生了影響,去年輝瑞就曾預測新輝瑞也將隨着轉型,或許會淡出連續多年保持的全球藥企收入前三名。

2020年上半年,輝瑞全球營收238.29億美元,同比-10%。排除消費者健康業務,2020年上半年輝瑞同比下滑-3%

創新藥物:營收198.02億美元,同比+7%。

  • 內科:營收46.1億美元,同比+5%。其中抗凝藥物Eliquis營收25.72億美元,同比+23%,是內科業務中唯一增長的藥物,主要受非瓣膜性藥物、心房纖顫以及口服抗凝劑市場份額增加影響;
  • 腫瘤:營收50.82億美元,同比+21%。其中乳腺癌新藥Ibrance營收25.98億美元,同比+9%,該藥在美國推出後乳腺癌適應症後,市場發展迅猛,美國市場+13%;
  • 醫院業務:營收38.07億美元,同比+4%;
  • 疫苗:營收28.57億美元,同比-4%。下滑主要是因為受到COVID-19疫情爆發影響,Prevnar13/prevwnar13營收25.66億美元,同比-4%;
  • 炎症&免疫:營收21.27億美元,同比-6%,是輝瑞創新藥細分業務中下滑最嚴重的口服JAK抑制劑Xeljans營收10.86億美元,同比+5%,美國市場業務主要是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適應症帶來的銷售增長;但去類風濕性關節炎藥物Enbrel營收6.84億美元,同比-21%,下滑嚴重;
  • 罕見病:營收13.19億美元,同比+33%,是是輝瑞創新藥細分業務中增長最快的。主要是由於Vyndaqel所帶來的爆發增長,營收5.08億美元,同比+388%,首個也是唯一一個治療ATTR-CM的藥物,主要還是在歐洲獲批帶來的市場增量。

*總體增長被部分營業收入降低抵消,包括由於專利到期的創新藥與仿製藥的競爭壓力、美國定價挑戰等。

成熟藥物(普強):營收40.27億美元,同比-35%,下滑嚴重。

  • 抗癲癇和鎮痛藥Lyrica營收7.06億美元,同比-70%,自2019年7月開始,仿製藥競爭導致Lyrica在美國的銷量大幅下降(-90%);
  • 中國市場下滑超過兩位數,主要由於LipitorNorvasc銷售下滑帶來的影響;
  • 其他市場,主要由於萬艾可2017年底專利到期後,仿製藥帶來的持續衝擊。

新藥領域,7月24日,輝瑞/默沙東的一款SGLT-2抑制劑艾託格列淨,輝瑞/AZ旗下的注射用頭孢洛林上市申請已經進入“在審批”階段,這意味着該藥有望在第三季度在中國獲批,進一步打開市場。

針對入COVID-19疫苗,輝瑞的COVID-19疫苗還未問世,就已經被訂購一空:

  • 7月20日,英國商務部表示,英國政府已經與輝瑞簽署協議,確保一旦新冠疫苗研製成功,英國獲得9000萬支疫苗的優先採購權;
  • 隨後,美國衞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爾(Alex Azar)宣佈,特朗普政府將向輝瑞支付近20億美元,用於12月交付該製藥公司正在研發的1億劑COVID-19疫苗。

受此消息影響,當日美股開盤後,輝瑞微漲1%。未來輝瑞在COVID-19領域的表現,值得期待。

3

諾華製藥 (Novartis)

2020上半年製藥營收(億$):236.3,同比+3%

研發費用(億$):45.01,同比+3%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上半年,諾華全球營收236.3億美元,同比+3%。其中:

  • 創新藥物部(Innovative Medicines):營收189.43億美元,同比+5%,受到心衰藥物Entresto 脊髓肌肉萎縮症藥物Zolgensma類風濕關節炎治療藥物Cosentyx乳腺癌藥物Kisqali等驅動;
  • 山德士(Sandoz,仿製藥業務):營收46.87億美元,同比-2%,增長主要受第二季度COVID-19相關藥物的採購、零售業務下滑影響。

創新藥物部六大細分業務中:

  • 腫瘤:營收71.96億美元,同比+4%,主要是由免疫藥物Promacta/Revolade(+26%)、乳腺癌藥物Kisqali(+58%)、肺癌藥物Tafinlar+Mekinist(+16%)驅動;
  • 免疫、肝臟和皮膚:營收22.87億美元,同比+16%,主要由銀屑病藥物Cosentyx(+14%)推動;
  • 眼科:營收21.33億美元,同比-9%,主要Lucentis(-17%)等眼科藥物下滑影響;
  • 神經疾病:營收20.45億美元,同比+22%,主要受神經藥物Mayzent(+64%)驅動;
  • 心血管、腎臟和代謝:營收11.5億美元,同比+46%,主要受心衰藥物Entresto(+48%)推動;
  • 呼吸疾病:營收9.15億美元,同比+1%;,主要受治療呼吸疾病藥物Xolair(+4%)推動。

另外,諾華開始回籠資金、精簡臨牀項目,將去年的超200個臨牀項目,精簡到165個。並投入45.01億美元用以研發,同比+3%。

2020上半年,全球區新藥獲批73項,諾華是最大贏家,

  • 美國FDA共批准了25款新藥(包括新分子實體和新生物製品),相比2019年同期的14款有較大增幅;
  • 歐盟EMA共批准了21款新藥(包括新活性物質,不包括仿製藥、生物類似物和疫苗) ,和2019年同期持平;
  • 中國NMPA共批准了27款新藥(包括化藥1類和5.1類,生物製品1類和2類、中藥和疫苗)。

諾華在2020上半年創新藥獲批中共收穫了7項批准,其次是禮來賽諾菲各有4項新藥批准,羅氏輝瑞BMS各有3項新藥批准。

在發佈財報的同時,諾華集團首席執行官萬思瀚(Vas Narasimhan)表示,“+3%的增長,在特殊時期之下,算是正常開局。但是公司2020上半年創新藥獲批7款,未來可期。”

4

強生製藥(Johnson&Johnson;)

2020上半年製藥營收(億$):218.86,同比+5.4%

研發費用(億$):52.87,同比-4%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20年上半年,強生全球營收為390.27億美元,同比-3.8%,超出預期,

  • 製藥業務營收為218.86億美元,同比+5.4%;
  • 消費者健康業務營收為69.21億美元,同比+0.9%;
  • 醫療器械業務成績欠佳,營收102.2億美元,同比-21.1%,也是強生近幾年下滑最嚴重的一次。

強生在醫療器械業務(-21.1%)乏力的情況下,製藥業務(+5.4%)扛起了強生穩定增長的大旗,除了心血管/代謝產品,其它五大產品均是推動強生製藥業務繼續增長的關鍵。

細分業務來看,

免疫領域:營收71.61億美元,同比+6.6%。

  • Remicade(英夫利昔單抗)營收19.25億美元,同比-12.9%;
  • Simponi(戈利木單抗)營收10.75,同比-1.1%
  • Stelara(烏司奴單抗)營收35.16,同比+18.7%是免疫領域核心增長動力。

傳染病:營收17.98億美元,同比+5.3%;

  • HIV-1感染藥物Edurant增長最快(+14.1%);
  • HIV-1感染藥物Prezistay營收最高10.89億美元。

神經科學:營收32.45億美元,同比+2.5%;

  • 治療精神分裂藥物Invega Sustenna在神經業務種營收最多17.62億美元,增長也是最快(+23.4%);

腫瘤:營收58.04億美元,同比+11.3%。其多款藥物銷售表現非常強勁,

  • 多發性骨髓瘤藥物Darzalex營收18.38億美元,同比+31%;
  • B細胞惡性腫瘤治療藥物Imbruvica營收19.8億美元,同比+22.6%。

肺動脈高壓:營收15.34億美元,同比+13.9%

  • 主要由肺動脈高壓藥物Opsumit(+21.6%)和Uptravi(+32.7%)強勁推動;

心血管/代謝/其他:營收23.44億美元,佔-10.5%

  • 其主要產品抗凝血劑Xarelto(-0.5%)、2型糖尿病藥物Invokana(-6.4%)和促紅細胞生成藥物Procrit(-28.9%)均處於下滑狀態。

在新冠疫苗領域,強生在4月初宣佈子公司楊森製藥與美國生物醫學高級研究與發展管理局合作,共同投入超10億美元用於COVID-19疫苗研發,承諾向全球範圍提供10億劑疫苗。

近日,美國製藥公司EBS宣佈已與強生公司簽署一項為期五年的合同,為其生產新冠病毒候選疫苗所需的原料藥。

強生也已與美國政府合作,獲得了10億美元的投資,生產了超過10億劑疫苗。強生計劃:

  • 7月份啓動首次人體臨牀研究(first in human);
  • 12月份獲得初步臨牀數據;
  • 2021Q1可獲得第一個批次的疫苗,能夠滿足緊急授權使用。

5

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Myers Squibb)

2020上半年製藥營收(億$):209.1,同比+71%

研發費用(億$):48.94,同比+83%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2019年11月21日,BMS完成了對新基740億美元的世紀大收購,獲得腫瘤、免疫、炎症領域多個極具潛力的產品管線,同時將銀屑病藥物Otezla(阿普斯特)以134億美元出售給安進。

並以此,BMS在2020上半年,以全球營收209.1億美元,同比+71%的爆發增長強勢挺進前五,製藥營收略高於默沙東(2020上半年營收203.34億美元)。

原BMS旗下產品,抗凝藥Eliqus(營收48.04億美元,同比+21%)、O藥營收34.19億美元,同比-6%)。

新基龍頭產品Revlimid(57.99億美元,佔總營收的28%)、多發性骨髓瘤藥物Pomalyst(營收14.58億美元,同比+3%)、抗癌藥Abraxane(營收6.08億美元)、骨髓纖維化藥物Inrebic(營收0.27億美元)、治療貧血藥物Reblozyl(營收0.63億美元)。

*龍頭產品Revlimid具有抗血管生成和抗腫瘤特性,部分專利要到2027年才到期。在2020年上半年,該藥物創下57.99億美元銷售額,擠下抗凝藥Eliqus,成為BMS當家花旦!EvaluatePharma預測,到2024年, Revlimid將成為全球第7大暢銷藥物,達80.57億美元。

在研發領域,2020上半年,BMS累計將48.94億美元的費用投入到研發中,相較於2019上半年的26.73億美元,同比+83%(包括新基部分)。

另外,近日據市場調研機構EvaluatePharma的預測表明:羅氏一直是全球腫瘤領域的領頭羊,不過隨着去年BMS和新基的合併,從2020年起,這一維繫多年的格局將會發生改變,BMS將在腫瘤領域發起強勢衝擊,甚至超越。

未來,BMS與羅氏的腫瘤大戰將會更加精彩!

2020年開端,隨着製藥巨頭財報同時進行的,還有他們大刀闊斧的改革 —— 變局之下,尋找新的增長點。

  • 上半年營收實現兩位數增長的阿斯利康,至少在中國,2018年以來已經做出了多項重要調整,包括年初將心血管和糖尿病代謝兩大業務板塊合併,以及外部引入更豐富的產品,從阿斯利康2020年上半年財報看,126.29億美元總營收中,中國市場貢獻了26.59億美元,同比增長14%,超過全球的同比11.62%的增幅
  • 賽諾菲、GSK等上半年都曾進行了大規模戰略調整,包括將普藥、特藥拆分開,聚焦核心業務等。從業績上看,二者也都有所增長。其中GSK增長8%,其藥品業務銷售收入佔到總營收的51%左右,呼吸用藥同比增長27%。

從全球範圍看,非專利藥持續降價、合規趨嚴已成為新常態。從中國來看,一致性評價、帶量採購等新政倒逼下,不僅剷平了過專利期原研藥的最後一塊利潤高低,也促進了醫藥市場競爭規則的進一步變化。

在此過程中,跨國藥企需要更快的反應,才能因對政策、法規和市場的變化,如何在變化之下,梳理產品線,聚焦優勢業務才是當務之急。

或許剝離短板,聚焦長板,將成為下個十年製藥業的主調。

【來源:MedTrend醫趨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7010 字。

轉載請註明: 2020年上半年,跨國藥企TOP 5排名:輝瑞首位不再、BMS躋身前五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