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業資產質量引擔憂 監管明確應提早謀劃防止風險外溢

北京商報訊(記者 孟凡霞 宋亦桐)銀行業不良貸款攀升壓力及處置措施已成為市場及監管關注的焦點。7月23日,光大銀行行長劉金在當日舉行的“第257場銀行業保險業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直言,“受到疫情影響的企業能不能及時恢復現金流,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疫情對經濟的衝擊是當前金融機構面臨的更大風險。”對下半年金融防風險的工作重點,銀保監會近日召開的工作會議中也強調,“要提早謀劃應對銀行業不良資產大幅增長。”

劉金表示,下半年疫情的影響還將會持續,對金融機構來説,依舊面臨一些陸續暴露出來的風險。特別是在今年上半年,銀行業集中抗擊疫情、支持實體經濟、為支持復工復產發放了大量的貸款。考慮到貸款到期時間點,劉金預計,出現風險問題的時間段可能在明年一季度、二季度。

他進一步指出,“特別是延期還本付息的這部分小微企業,受到疫情的影響能不能及時恢復生產能力,及時恢復現金流,還有一些不確定因素。”

銀行業金融機構對資產質量的擔憂並非空穴來風。來自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總體較年初有所上升。截至2020年6月末,我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3.6萬億元,比年初增加4004億元,不良貸款率2.10%,比年初上升0.08個百分。由於不良貸款的暴露存在時間差,分析人士預計,部分銀行仍存在資產質量進一步下行的壓力。

為應對潛在的資產質量惡化衝擊,7月23日,來自銀保監會官網發佈的信息,銀保監會近日召開2020年年中工作座談會暨紀檢監察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定調下半年監管重點,會議提到,要提早謀劃應對銀行業不良資產大幅增長,按照實質重於形式的原則,嚴格資產質量分類,做實利潤、提足撥備、補充資本,增強風險抵禦能力。

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數字經濟研究院執行院長盤和林看來,監管層強調提早謀劃應對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考慮,首先,疫情對實體經濟的影響有一定的滯後性,雖然疫情已經有所緩解,但對未來實體經濟的影響還是會繼續,現在全球疫情還沒有完全消退,有的地區仍增長較快,部分企業壓力較大,違約率不排除有進一步上升的可能。第二個方面,提前謀劃好應對不良貸款率上漲的措施,也是為了通過一些監管手段合理的把不良資產從表內移到表外,從而增加對實體經濟的支持空間。

在疫情的影響下,金融資產劣變風險加大。近期銀保監會曾多次強調銀行業應嚴格區分受疫情影響出現困難的企業和本身經營風險較高的企業,對於後者,嚴格按規定確定資產分類,符合不良標準的必須劃為不良。繼續加大處置力度,降低撥備覆蓋率釋放的資源必須全部用於處置不良,使用核銷、清收、批量轉讓、債轉股等手段,做到應核盡核,應處盡處。

談及對下半年整個銀行業不良率情況的預期,劉金認為,穩經濟就是穩金融,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就是支持自身的發展,就是從根本上防控金融風險。據他透露,銀行已經對這些風險提前有了判斷,和應對的預案,應該不會對資產質量造成太大的影響。

“不良貸款率還會有上升的趨勢,但從目前看來,整個商業銀行應對不良貸款率上升已經形成了比較良好的風控體系,即使在疫情下,有一定幅度的突破警戒線,風險也不算太大。”盤和林説道。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278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業資產質量引擔憂 監管明確應提早謀劃防止風險外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