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封面評論 |“雲養牛”爆雷,盲賭式投資註定敗多成少

由 時愛蘭 發佈於 財經

蔣璟璟

坐在家中,用APP“雲養牛”就能每天掙錢,收益率比銀行存款利息還高得多?高收益的背後,可能是本金和收益的“一場空”。近期,多個“雲牧業”APP被爆出無法提現,投資者血本無歸,多地警方已經立案。有的維權羣裏,初步統計的被騙金額就高達700萬。(齊魯晚報)

“雲養牛”在一定程度上與前幾年紅極一時的“眾籌商業”很相似,兩者都是尋求公眾個體的直接投資,都是以盈利回報作為目標激勵。具體來説,所謂“雲養牛”就是“線上投資,線下養牛”。按照有關公司的宣傳營銷,這是現代投資新模式,投資者通過線上領養牛,線下有人專門餵養牛,就能獲得豐厚回報。

理論上,線上買牛,根據天數和投入資金等獲得返利,投入本金越高,獲得返利也越高。乍聽起來,這套商業模式像模像樣,貌似是成立的。畢竟,區別於許多純故事的互聯網創業項目,“雲養牛”還是有實物擔保的,至少“有牛在嘛。”但是,若是細想開去,就會發現這點“保障”也不靠譜。比如説,你並不知道,平台上的一台牛給多少人認購了?也並不知道,平台在數據、財務等方面,是否合規、是否真實?

事後來看,“雲養牛”模式是風險是顯而易見的。“雲養牛”的本質到底是什麼,其實很難界定。其像是債務融資,又像是股權融資,但終究兩者都不是。用户在投入真金白銀之後,並未獲得一紙承諾還款付息的“契約”,也沒有得到相關公司一絲一毫的股權。以平台的立場看,“雲養牛”約等於就是空手套白狼了。

既然是投資,當然就有風險。養牛等畜牧業,本身就是不確定性極大的行業,更不用説,這還是虛無縹緲的“雲養牛”了。類似的爆雷事件一再發生,首先提示職能部門強化監管,當然也又一次警示公眾,多些風控意識、多些金融常識,絕不要做自己不瞭解的賭博式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