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魏亞霖
8月18日,A股鋰電池板塊結束連續兩天調整。
Wind數據顯示,鹽湖提鋰指數強勢上漲4.54%,全天主力資金淨流入29.24億元,其中,西藏城投(600773.SH)與西藏礦業(000762.SZ)漲停,鹽湖股份(000792.SZ)跟漲6.43%。
17日下午,據中新網報道,鹽湖股份子公司藍科鋰業2萬噸/年電池級碳酸鋰項目基本建成,目前正式進入試生產階段。
18日,鹽湖股份與科達製造(600499.SH)證券部工作人員均向時代財經確認,2萬噸項目基本完成,進入最後收尾階段。其中,科達製造工作人員表示,預計今年10月可以完成全部建設。
對於鹽湖股份和科達製造來説,藍科鋰業可謂是趕上了風口,終於為股東送上第一桶金。
實際上,市場還盯上了鹽湖股份另一個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與比亞迪(002594.SZ)合作的鹽湖比亞迪。
8月18日,時代財經聯繫比亞迪證券部,對方工作人員表示,鹽湖比亞迪項目正在推進中,年底前或有比較大進展。
圖片來源:unsplash
藍科鋰業的第一桶金
目前,鹽湖股份間接持有藍科鋰業51.42%股權,科達製造間接持股43.58%。因而,藍科鋰業可謂這兩家A股上市公司股東們的“搖錢樹”。
趕上“鹽湖提鋰”熱潮的鹽湖股份,在8月10日復牌首秀時暴漲306.11%;在此之前,即鹽湖股份停牌期間(2020年5月22日~2021年8月9日),科達製造已提前表現,股價累計上漲438.33%。
藍科鋰業成立於2007年3月,花了十年實現電池級碳酸鋰的生產。
根據科達製造2017年12月26日公告,彼時的藍科鋰業工業級碳酸鋰裝置生產運行正常,電池級碳酸鋰工藝技術處於試車優化階段,已出少量電池級產品, 距量產還需一定時間。
進入2021年,隨着2萬噸新增產能在4月開始正式試車,藍科鋰業日產能不斷提高。
6月22日,鹽湖股份在機構投資者調研活動中透露,2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除沉鋰車間及部分公用設施外其它裝置已全部建成,藍科鋰業日產約70噸左右。
6月30日,鹽湖股份在互動易平台表示,藍科鋰業單日產量提升到100噸。
7月14日,其又在互動易平台解釋道,隨着氣温升高,公司碳酸鋰生產進入高產季節也是產量提升的主要因素。
8月18日,時代財經向鹽湖股份與科達製造詢問,進入秋冬季節後,藍科鋰業日產能會否受影響。
當天,科達製造工作人員回覆稱,季節因素對於產能會有影響,冬天產能會降低到70~80%。
但是,鹽湖股份工作人員卻表示,藍科鋰業產能不受季節因素影響,例如,滷水蒸發在進入冬季後可以使用天然氣加熱等方式。
無論季節因素是否影響產能,今年上半年在拉昇兩家公司股價之外,藍科鋰業已經給兩位股東送上第一桶金。
根據科達製造8月13日晚率先披露的中報,藍科鋰業上半年銷售碳酸鋰7435噸,實現營業收入5.07億元,淨利潤2.34億元,其中,科達製造確認投資收益1.14億元。
據科達製造公佈的中報業績,其上半年歸母淨利潤為4.09億元。按此計算,來自藍科鋰業的投資收益已佔總利潤的23.27%。而去年上半年,來自藍科鋰業的投資收益僅266.09萬元,僅佔科達製造同期歸母淨利潤的3.3%。
圖片來源:科達製造中報
鹽湖比亞迪項目在論證
事實上 ,作為昔日“鉀肥之王”,鹽湖股份簽訂的碳酸鋰項目,遠不止藍科鋰業。
2016年10月24日,比亞迪發佈公告稱,將與鹽湖股份、深圳市卓域成投資有限公司,共同投資設立青海鹽湖比亞迪資源開發有限公司(簡稱“鹽湖比亞迪”)。
2017年1月3日,鹽湖比亞迪成立,其中,比亞迪持股49%,鹽湖股份持股49.5%,深圳市卓域成投資有限公司持股1.5%。
根據鹽湖股份2018年3月31日公告,鹽湖比亞迪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預計總投資額為48.49億元,建設週期為18個月。
然而,時至今日,上述項目遲遲未能落地。
8月15日,鹽湖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台回覆中表示,“目前該項目未實質建設。”
本該在2019年底建成的鹽湖比亞迪,為何至今沒有實質建設?
在6月面對機構投資者的調研中,鹽湖股份多次進行如下解釋:“公司與比亞迪合作建設3萬噸電池級碳酸鋰項目,目前建設準備及建設手續工作已基本完成,因碳酸鋰市場變化及前期公司司法重整影響,未啓動建設。”
“公司司法重整影響”,不言而喻——因發展戰略失誤,鹽湖股份多年來深陷財務危機,2019年8月其被債權人申請重整,直到2021年上半年重整工作基本完成,8月10日公司股票復牌。
“碳酸鋰市場變化”可能是另一個始料未及的重要因素。
Wind數據顯示,鹽湖比亞迪成立初期的2017年,電池級99.5%碳酸鋰價格正處於高位,一度超16萬元/噸,但隨後價格跳水。
2018年下半年到2020年初,碳酸鋰長期保持低位。摩根士丹利當年認為,2018年將是全球鋰鹽供不應求的最後一年,隨着全球鋰礦產能逐步釋放,2019年以後,鋰鹽將逐漸供應過剩,2021年,鋰鹽價格或將下跌45%。
然而,隨着新能源汽車迅猛發展,碳酸鋰行情變化出乎預料。
從2020底開始,碳酸鋰價格一路飛漲。
2021年8月初,電池級99.5%碳酸鋰已超9萬元/噸。8月17日,據上海鋼聯數據顯示,碳酸鋰(99.5%,電/國)再漲3000元/噸。
圖片來源:Wind
大股東深陷重整危機、此前碳酸鋰價格下滑,或許只是比亞迪前幾年沒有選擇積極推進鹽湖比亞迪項目的部分原因。
三年間,鹽湖比亞迪的進展幾乎停滯。
根據鹽湖股份年報顯示,鹽湖比亞迪的總資產2017年底為5.01億元,2020年底為5.23億元,3年增長率為4.39%。同期的藍科鋰業總資產則增長迅速,3年增長了66.56%。
不過,隨着新能源今年徹底大火,鹽湖比亞迪項目也已提上日程。
6月10日,鹽湖股份在機構投資者調研中披露,鹽湖比亞迪目前在充分對建設涉及的核心內容進行論證,股東單位對提鋰提升效能方面還在中試優化。
而且,鹽湖比亞迪沒有選擇照搬大股東旗下藍科鋰業的全套技術。
8月18日,上述鹽湖股份工作人員告訴時代財經,“鹽湖比亞迪沒法直接使用藍科鋰業的技術,其中涉及其他股東權益。大部分核心技術都在鹽湖股份手裏,但還有兩項屬於藍科鋰業。”
同日,前述比亞迪工作人員向時代財經介紹,比亞迪想要在3萬噸碳酸鋰項目中掌握更多的主動權,一直在發展自己的技術。“年底之前或有一個比較大的進展出來,我們的技術已經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