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火眼金睛看投教】第一篇:投資者教育 常“教”常新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財經

央廣網北京5月14日消息(記者唐婧)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枱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5月15日是全國投資者保護宣傳日。投資者是資本市場的發展之本,關係到市場的健康發展。但這個貢獻不小的羣體,又時不時地自嘲或被調侃為“韭菜”。

“股市有風險”,人人都知道,但如何識別風險、怎樣避免風險又似乎都是“高難度動作”。因此,保護好投資者、做好投資者教育,既是緊迫課題,更是長久之計。系列報道《火眼金睛看投教》本期推出第一篇:《投資者教育,常“教”常新(上集)》。

 

投資者教育指的是針對個人投資者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系統性社會活動,通過傳播投資知識、傳授投資經驗、培養投資技能、提示相關投資風險,進而提高投資者素質。一個國家或地區,投資者權益保護得越好,資本市場就越發達,抵抗金融風險的能力就越強,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就越大。

近年來,我國多層次的投教體系己初具雛形,形成了以中國證監會等金融監管機構為指導、金融機構來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模式。金融學者、投資人杜帥説,開展投資者教育活動的主體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金融監管部門和各交易所,像一行兩會,像證券交易所、期貨交易所,各類行業協會,比如證券業協會、基金業協會;第二類是金融機構,像證券公司、期貨公司、基金公司、銀行、信託公司、保險公司等;第三類是基礎教育單位,像小學、初中、高中以及大學,還有各類媒體,像電視台、報紙和網站,以及其他第三方機構。”

成立於2014年的投資者服務中心,是中國證監會直屬的公益投資者保護機構,近幾年來在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方面進行了一系列探索。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投資者教育部資深執行經理曹鐵介紹,目前投資者服務中心已經形成了以投資者教育為基礎,以持股行權、糾紛調解、維權訴訟為特色的“投服模式”。“我們的投教工作主要側重於投資者權益教育,注重引導投資者‘全面知權、積極行權、依法維權’‘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理性投資’。”曹鐵説。

在很多投資者看來,投資者教育就是簡單地傳播投資知識、傳授投資經驗,但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還有一個重要職能――持股行權。曹鐵説,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持有所有A股上市公司每家1手股票。作為上市公司的股東,圍繞影響廣大投資者權益的焦點問題,行使公司法、證券法等法律賦予股東的各項權利。行權方式包括公開發聲、股東質詢函、股東大會、業績説明會及媒體説明會現場參會提問等。

曹鐵介紹:“截至4月30日,投服中心共計持有4279家上市公司股權,包括267家科創板公司,共計行權2860場,累計行使股東權利3687次。行權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尤其是針對資產收購事項行使質詢權成效顯著,其中7項上市公司的資產收購事項因為我們的質詢已終止、24項修改了收購方案。”

在投資者教育主體中,證券公司、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作為主力軍,扮演着政策落實的重要角色。近幾年來,我國投資者特徵發生很大變化,新入市投資者呈年輕化趨勢,知識水平提高,權利意識增強;價值投資理念逐步形成;投資者獲取信息的渠道也更加多元。中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徐高認為,面對新形勢,投教工作應該順應新變化,多做新嘗試。

徐高説:“我們投教的方式主要還是要依託移動互聯。當然,一方面,在傳統網站上,我們給投資者提供的投資者教育仍然在持續強化,但另一方面,我們要更多地依託手機APP,在手機APP上提供高質量的投教內容,包括做一些直播活動,提供一些比較好的教育材料,讓客户比較便捷地獲取投資者教育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