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主題很知乎,也是由知乎而來的。
市場裏,股票每時每刻都在漲漲跌跌,我們買賣股票,實質上是想在不確定的未來中找到確定性。
人很不喜歡不確定性,所以對成功和失敗都希望找到符合自我敍事的歸因。
這個市場非常複雜,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是無窮無盡的,我們在事後總能找到影響股價漲跌各種各樣的原因,給自己的心理找到一個安慰。
但如果不抓住本質,很容易陷入到錯誤歸因陷阱。
心理好受,但是所投資的錢會不好受。
邱國鷺認為,投資中影響股價漲跌的因素是無窮無盡的,但是最重要的其實只有兩點,一個是估值,一個是流動性。
估值決定了股票能夠上漲的空間,而流動性決定了股票漲跌的時間。
即股價=價值+流動性。
01
評價估值高低是科學,也是藝術。科學決定了能否賺錢,而藝術決定了能賺多少錢。
很多時候估值高了還會更高,高到你以為會漲到天上去;在市場遇冷的時候,估值低了會低到你以為再也沒希望了。
但是價格還是離不開價值的羈絆。
有個著名的遛狗理論,股市中價值和價格的關係就像遛狗時人和狗的關係。
價格有時高於價值,有時低於價值,但長期來看,遲早會迴歸價值,會糾纏於價值。
就像遛狗時狗有時跑在人前,有時跑在人後,但一般不會離人太遠
遛狗時人通常緩步向前,而狗忽左忽右、東走西顧,正如股價的波動常常遠大於基本面的波動。
趨勢投資者喜歡追着狗(價格)跑;價值投資者喜歡跟着人(價值)走,耐心等狗跑累了回到主人身邊。
有時候,狗跑離主人的距離之遠、時間之長會超出能忍受的範圍,讓人懷疑繩索是否斷了。
其實,繩索只是有時比想象的長,但從來不會斷。
所以問題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判斷價值。
老師教過我們用來判斷寬基指數價值的生命線理論。
以滬深300為例,分享一下這條生命線。
滬深300的發佈於2004年12月31日,起始點數是1000點。按照年10%的增速,2020年底應該是4594點,2021年底應該是5054點。與滬深300指數相比,如果指數高,可以模糊認為價格高於價值,反之則認為價值高於價格。
滬深300指數基本涵蓋了我們國家市值最大、流動性最強的300家公司。
GDP是平均取值,而滬深300都是尖子生,可以給予更高的增速。尤其是2010年以前,10%增速明顯算少了。
如果按照2010年以前15%增速,2010年以後10%增速算,2020年底,差不多正好是6000點。
感興趣的可以移步看看。我給滬深300畫一條生命線。
要注意,這條生命線只適用於寬基指數,不太適用於行業指數,不適用於個股。
02
再説流動性問題。
邱國鷺先生把影響漲跌時機的因素歸結為流動性,他認為所有的價格本質上都是貨幣現象,比如錢多了,水漲船高,所有東西的價格都往上漲,一旦錢少了,所有東西的價格都會往下跌。
而市場上的錢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貨幣政策、財政政策都對市場上的錢多錢少有極大的影響。
股票也是一種商品,股價也是一種貨幣現象,也就説短時期的股價是由供需關係決定的。
錢多的時候,貨幣供給多,股票需求多,買的人多,賣的人少,就需要更高的價格才能買到股票,股價就會上漲。
錢少的時候,貨幣供給少,股票需求少,賣得人多,買的人少,就需要賣得更便宜才有人接盤,股價就會下跌。
整個市場是這樣的,個股也是這樣的,受供需影響。
邱國鷺把這個因素歸結為流動性,比較偏宏觀一些。
3
那麼價值和流動性並不是每天變化,為什麼價格每天變化呢。
上班喵自己總結的,應該再深挖一層,加上一個影響因素:心理風險溢價或者叫預期。
也就是説股價=價值+流動性+心理風險溢價或者股價=價值+流動性+預期。
這個市場是由一個個交易者組成的,每個人都對成交價格作出了自己的貢獻,每個交易者願意付出的成本都影響價格。
有句話講,市場中的每次交易,都是一次交易者擦肩而過並互道傻逼的過程。而這次交易,不僅受價值和市場整體流動性的影響,還受到心理風險溢價或者説是預期的影響。
比如説,某股票估值已經漲到100估值了,嚴重超出了基本面,市場的流動性也沒有大的變化,股票可還在往上漲。這個時候不是這個公司基本面更好了,而是大家都形成了心理共識,感覺公司還能更好,股價還能上漲,權衡擊鼓傳花的遊戲最終一棒不會落到自己手裏,願意給予更高的價格,期望能夠得到更多的回報。
這時候風險獲得了溢價,因為這個風險溢價並沒有真實的錨,只是心理作用,所以我認為叫心理風險溢價。也就是預期。
又比如,國家突然出台了對某個行業的扶持政策,這個時刻行業基本面並沒有出現大的變化,但是市場中的投資者預期行業會收益,行業增速、空間更值得期待,願意付出更高的價格買入。
比如,拼多多到現在還沒有真正盈利,但是上市以來,股價在不到3年時間裏最高翻了10倍。因為投資者看到拼多多活躍用户一直在增長,商業模式得到驗證,發展空間又比較廣闊,願意給予更高的心理風險溢價,對公司的成長有更高的預期。
以上,股價=價值+流動性+預期。
04
本文中,邱國鷺先生的觀點,以及遛狗理論來自他的書《投資中最簡單的事》。
上班喵準備分享這本書的讀後感,正在籌備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