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3月8日消息(記者劉柏煊)專欄《兩會財經三問三答》本期專訪全國政協委員、德勤亞太高級副總裁蔣穎。她表示,數據跨境流動或可嘗試“自貿區”模式。
第一問: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多處着墨“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目前處於什麼發展階段?
蔣穎:我認為,今年可以視為數字經濟真正落地的元年。我們一直都在討論數字經濟,也有很多場景落地,包括去年的疫情也促使一些場景加速落地,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可以説,數字化現在是“標配”而不是“高配”了。如果缺少數字化,你是無法應對接下來的一些不確定性和變化的。
第二問:發展數字經濟的一個關鍵要素是數據。數據的安全流動與數據的有效利用之間,是不是存在一定矛盾?
蔣穎:目前全球經濟要素的流動包括人、財、物等的流動,它們背後一定程度上也都是數據的流動。數據是有紅利的,我們可以對數據進行有效利用。比如,你在網上買東西,你的消費數據可以被有效轉化為一種洞察。除了對個人進行畫像,我們也可以對企業進行畫像,但這些又和數據安全有一定矛盾。
從戰略定位的角度來説,我們目前對於整個數據跨境流動,主要的考量還是以安全為主,在很多時候,評估還是非常嚴格的。但是我們需要看到,如果對跨境數據流動限制過多,會影響相關企業和機構的正常運營以及市場化狀態。這無論對於國外企業進入中國還是中國企業走出去來説,都是不利的。所以從頂層設計來講,還是要平衡好經濟發展與安全利益之間的關係。
第三問:為了解決上述矛盾,您提到一個概念――數據跨境流動“自貿區”模式,如何理解?
蔣穎:目前在國際上已經形成了一些所謂的數據跨境流動“自貿區”,就是在幾個國家之間,它們的數據流動是相對自由的、是遵循一定規則的。我想説,如果我們不參與其中,或者沒有在當中擁有一定話語權,那我們就可能被排除在“安全島”之外。由此導致的結果是,不管是外資企業進入中國市場還是中國企業走出去,毫無疑問都會增加運營成本。這當中的情況非常複雜,相信各級政府都已經在研究。我建議可以有一些先行先試,以點帶面地去推動試點,這樣的方式是相對穩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