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要設立券商?證監會回應來了 多種路徑選擇正在討論中

  近日有媒體報道,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證監會新聞發言人28日答記者問時指出,證監會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場通報。

  專家認為,銀行綜合化經營有利於發展直接融資,推進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但與此同時,銀行獲得券商牌照仍需要一系列改革配套,提升監管能力,打破銀行與證券之間的經營障礙,並防範風險的傳遞。

  

銀行要設立券商?證監會回應來了 多種路徑選擇正在討論中

  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

  證監會6月28日消息,近日有媒體報道,證監會計劃向商業銀行發放券商牌照,或將從幾大商業銀行中選取至少兩家試點設立券商。證監會新聞發言人28日答記者問時指出,“我們已關注到媒體報道,證監會目前沒有更多的信息需要向市場通報。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是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資本市場發展決策部署的需要,也是推進和擴大直接融資的重要手段。關於如何推進,有多種路徑選擇,現尚在討論中。不管通過何種方式,都不會對現有行業格局形成大的衝擊。”

  發展高質量投資銀行一直是證監會的發力方向。2019年11月,證監會網站公佈33條關於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二次會議提案答覆的函和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建議的答覆。證監會表示,積極推動打造航母級頭部證券公司,支持各類符合條件的民營企業發行上市融資和再融資,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互聯互通。

  近期在6月18日開幕的第十二屆陸家嘴(行情600663,診股)論壇上,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繼續支持本土機構充分利用上海發展優勢,努力打造國際一流投資銀行和財富管理機構。

  業內人士指出,改善融資結構需繼續推進綜合化經營。不同的融資結構對應金融資源分配由不同類型金融機構主導,主要體現為銀行和券商體量上的不同。信貸資產和金融資產分佈差異導致銀行和券商體量上的不同,境內外投行業務模式的區別導致這一差距加大。銀行佔主導情況下,繼續推進綜合化經營是改善融資結構的路徑之一。

  有利於發展直接融資

  發展直接融資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

  早在2015年,證監會就曾表示,正在研究落實“國九條”(《關於進一步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有關要求,在現行法律框架下,研究證券期貨業務牌照管理制度,以及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隔離基礎上申請證券期貨業務牌照有關制度和配套安排,相關研究工作正在進行中,並需履行必要程序。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表示,從宏觀層面來看,銀行綜合化經營是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需要,有利於促進我國金融機構優化,推動資本市場進一步發展。“這與此前銀行理財子公司設立、保險資管鬆綁等舉措一脈相承,都是圍繞金融機構優化來推動改革,儘可能通過銀行轉型和創新,為資本市場發展創造條件。”

  曾剛稱,從微觀層面看,這也是銀行轉型的需要。利率市場化背景下間接融資的空間越來越小。從國外經驗來看,在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大銀行都是綜合化發展,開拓投資、承銷、託管等非息收入業務,提升盈利能力。

  事實上,目前五大行的全牌照佈局已初具雛形,基金、保險、租賃、信託、期貨等相關業務均有所涉及。

  廣發證券(行情000776,診股)銀行業首席分析師倪軍表示,由於目前監管原因,當前銀行還不能直接持有內地券商牌照,導致目前銀行控股模式主要通過持有境外券商牌照或多層間接持有模式實現,混業協調效應不明顯。與之對應,銀行可以直接持有公募基金公司股份,從規模來看,當前銀行系公募基金行業地位靠前,這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直接持股結構性,銀行和與非銀之間能形成較好的協同效應。

  有部分銀行繞道境外控股證券公司,比如中國銀行(行情601988,診股)通過香港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發起設立中銀國際證券。國盛證券銀行業首席分析師馬婷婷介紹,從2019年報數據來看,中銀國際證券淨資本規模119億,在37家上市券商中排名第30名,其營收和歸母淨利潤規模排名分別位於第32名和第28名。公司整體規模不大,但依託中國銀行的股東背景,投行和資管業務具有一定特色。

  長期利好資本市場

  《商業銀行法》第四十三條規定,商業銀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不得從事信託投資和證券經營業務,不得向非自用不動產投資或者向非銀行金融機構和企業投資,但國家另有規定的除外。

  專家認為,銀行獲得券商牌照仍需一系列改革配套。馬婷婷認為,首先,監管規則上,需要從基礎制度打通銀行和證券之間的經營障礙,如需從《商業銀行法》進行經營範圍的修訂;此外,後續還需明確銀保監會與證監會如何分工進行監管層面的協同,以保證轉型的平穩過渡。

  曾剛強調,我國在混業經營上有前車之鑑,未來隨着綜合化經營的加速推進,如何避免資本市場風險向銀行體系傳遞,進而影響金融體系穩定,需要制度層面的研究和關注。“未來不能再是無序的、簡單的混業,必須是規範化的綜合化經營,要建立與之匹配的監管架構,要明確涉及跨市場風險的監管規則,要打造高效及時的監管能力。隨着監管能力的提升,相關風險也能控制住。實際上資管新規之後,我們的規則已經很清晰、相關基礎設施也日趨完善。”

  曾剛表示,我國多家商業銀行已經間接擁有券商牌照,目前經營很平穩,綜合化經營可以説是波浪式的前進、螺旋式的上升。未來在監管規則日益完善背景下,銀行一是要適應新的綜合化發展趨勢;二是充分發揮資源優勢,促進資本市場發展。不過,市場不需要高估未來銀行系券商子公司的市場影響,它有優勢也有劣勢。“談不上顛覆市場,只會與現有的券商機構共同發展,成為資本市場有益補充。”

  東吳證券(行情601555,診股)分析師馬祥雲認為,銀行作為新進入者帶來的競爭對券商會產生一定的壓力,但銀行入場的核心目標仍然是做大直接融資的增量市場,並非對存量市場的份額爭奪,在做大直接融資市場的過程中,有核心競爭力的券商總體上仍將受益於資本市場的發展。銀行、券商共同推動直接融資發展,長期利好資本市場,但短期影響有限。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397 字。

轉載請註明: 銀行要設立券商?證監會回應來了 多種路徑選擇正在討論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