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美銀反駁小摩 稱“波動性末日 2.0”風險被誇大了

由 段幹方 發佈於 財經

智通財經APP獲悉,就在摩根大通策略師Marko Kolanovic警告短期期權的爆炸式增長正在創造“ Volmageddon 2.0 ”一週後,美銀分析師站出來反駁稱,現在的風險被誇大了。

那次被稱為“波動性末日”(Volmageddon)的事件在五年前引發了市場混亂,並迫使一個主要關注波動性的交易所交易產品關閉。Kolanovic表示,最近零日(zero days)到期期權的激增,也有可能造成市場動盪。

但包括 Nitin Saksena 在內的美國銀行策略師認為,與導致 2018 年波動率暴跌的狂熱相比,投資者在熱門衍生品驅動交易中的定位——例如 24 小時內到期的標準普爾 500 指數合約——對更廣泛市場的威脅似乎較小。

美銀認為,現實情況更加微妙。鑑於短期期權被用於如此多不同的策略中,如果一種投資風格動搖,對更廣泛股市的衝擊可能是可控的。

美銀表示,一些人“發出了警告,稱定向終端用户正在淨做空賠本的0DTEs,從而為類似於5年前‘波動性末日’的事件埋下了種子。”“迄今為止的證據表明,0DTE的倉位比一個簡單的單向短尾市場更為平衡/複雜。”

自2022年年中以來,0DTE期權的興起經常被指責放大了基礎資產的波動。據美國銀行估計,目前此類合約平均佔該指數日交易量的40%至45%,高於2021年的21%。

在Kolanovic看來,風險涉及期權交易商,他們在交易中處於另一方,必須買賣股票以保持市場中立的立場。他的模型顯示,在一個大幅下跌的日子裏,這樣的盤中拋售將達到300億美元。

美國銀行稱,拋售不會這麼快。在Saksena看來,投資者的極端倉位助長了2018年的“波動性末日”事件,當時所有人都押注波動性會下降,導致市場容易出現劇烈逆轉。

當時,罪魁禍首是旨在向投資者支付與股票波動率相反報酬的交易所交易產品。當年2月初股市動盪加劇時,引發了滾雪球效應,最終導致許多此類策略迅速變得毫無價值,導致標準普爾500指數在兩週內暴跌10%。

美國銀行的Saksena表示,目前市場震盪的因素,比如極度一邊倒的倉位,基本不存在。以隱含波動率為例,這是一種衡量期權成本的指標。對於0DTE合約,它們通常獲得的定價溢價是較長期標準普爾500指數期權的2.5倍,該團隊表示,這一水平“可能與期權賣方氾濫的市場不一致”。

在快速交易的現代時代,預測股票走勢一直是一件令人煩惱的事情,尤其是在涉及到交易商定位等技術力量構成的威脅時。令人生畏的崩盤通常不會隨之而來,或者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爆發,這讓專業預測者的日子更加艱難。

無論如何,在跟蹤了一天的訂單流後,Saksena及其團隊發現,交易員傾向於在上午買入期權,下午拋出。這種模式同樣適用於看多和看空聯繫人,再次表明這不是一個單向市場。

根據該銀行的研究,無論是看漲期權還是看跌期權,在盤中一小時的時間間隔內持有標普500指數期權都能賺錢。在美銀看來,這增加了投資者雙向押注的動機,而不是傾向於有可能讓市場遭受重創的一方。

Saksena表示,在2018年“所有跡象都表明,市場非常單向做空,你知道是否有某種催化劑可以點燃火花。巨大的風險正等待着展開,”“目前,由於倉位似乎更加平衡——你仍可能在盤中出現一些缺口波動,或違背基本面的令人驚訝的均值迴歸——出現重大沖擊的期望率要高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