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經濟韌性吸引全球目光
“貨物貿易進出口額超32萬億元”“國內生產總值超100萬億元”“實際使用外資近1萬億元”……2020年,中國經濟關鍵指標亮點頻頻。在疫情大考下實現正增長,中國經濟韌性及發展前景吸引了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世界經濟陷入深度衰退的背景下,中國取得如此成就,取決於中國高效有力的疫情防控舉措和治理能力。疫情發生後,中國始終堅持生命至上、民生為先,因時因勢、精準施策,從嚴控疫情蔓延、修復受損產業鏈到為企業提供信貸“生命線”,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中國經濟走出一條令人振奮的“V”形曲線。
當下,隨着疫苗上市,中國政府有序推進疫苗接種工作。1月9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表示,實行全民免費接種新冠疫苗,這將進一步提振中國經濟發展的信心。IMF首席經濟學家吉塔·戈皮納特認為,中國成為經濟率先復甦至疫情前水平的主要經濟體,根本原因在於中國成功控制疫情並實施有效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保障了經濟活動快速復甦。中國經濟以實實在在的成績,為疫情下全球經濟保衞戰提供了可借鑑的方法。
中國經濟率先衝出疫情陰霾,巨大的市場規模和潛力吸引越來越多的國家和企業投出“信任票”。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日前公佈的文件,2020年,中國吸引外國直接投資(FDI)規模超美國,達1630億美元。“中國政府幾年前就為如今投資蜂擁而至奠定了基礎。”俄科學院遠東研究所代理所長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表示,中國對外資保持着強勁吸引力。如今,中國已成為全球多個行業的增長引擎,不斷壯大的中等收入羣體以及向消費驅動型轉變將助推全球貿易發展。
中國市場不僅釋放強勁磁力,更有良好的營商“軟環境”保駕護航。疫情之下,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開放,在嚴格防控疫情的前提下,保證跨國企業在華產業鏈和供應鏈的穩定。同時,中國自2020年起施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和外商投資法,進一步縮減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大大增強了外資企業在華投資信心,也讓更多外國投資者有機會來華投資。
特殊時期,中國持續推進高水平開放的腳步沒有停止。在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下,中國攜手合作夥伴進一步推進多邊合作。
1月28日,一列滿載500餘噸電子產品、日用品等“年貨”的中歐班列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開出,計劃於中國春節期間抵達波蘭羅茲。疫情阻擋不了中外經貿往來。2020年,中歐班列逆勢跑出加速度,充分發揮國際鐵路聯運獨特優勢,將中國產品源源不斷運往歐洲,有效保障了國內進出口商貿物資快速流通,也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起到重要作用。
中國推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堅定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舉行服貿會、進博會等為外貿合作提供寶貴平台;正式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完成中歐投資協定談判以及同非盟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規劃……“希望自由貿易框架為企業在全球開展經濟活動提供支持。”日本學者積極評價中國為改善全球貿易環境而採取的舉措。
為各國合作提供更多機遇,為世界經濟復甦和增長注入更多動力。越來越多目光投向中國,中國以開放包容、互利互惠、合作共贏回饋,給全球經濟注入信心和希望。
上圖:1月29日,一輛運送中的商品車行駛在大連港汽車碼頭。商品車滾裝船運輸員將內貿或外貿商品車從滾裝船內卸載到碼頭上,再將碼頭待運的商品車裝載到滾裝船上。
新華社發(■ 程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