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並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和解讀白皮書的主要內容。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指出,交通運輸是國民經濟中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產業和重要的服務性行業,是推動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發展取得歷史性成就,正在從交通大國向交通強國邁進。
劉小明表示,交通的可持續發展與全球可持續發展息息相關,在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全部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都與交通相關。為充分發揮交通的“先行官”作用,團結世界各國積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我國政府編寫了《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
白皮書闡釋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理念,描述了新時代中國交通發展的成就。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交通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入了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基礎設施方面,綜合交通網絡規模和質量實現躍升,有力服務和支撐了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截至2019年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13.9萬公里,其中高鐵超過3.5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公路里程501.3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萬公里,躍居世界第一;生產性碼頭泊位2.3萬個,其中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量2520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12.7萬公里,同樣位居世界第一;民用航空頒證運輸機場238個;全國油氣長輸管道總里程15.6萬公里;郵路和快遞服務網絡總長度4085.9萬公里,實現了鄉鄉設所、村村通郵。運輸服務方面,貨運服務保障能力不斷提升,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交通運輸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加快升級,公眾高品質出行需求逐步滿足,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湧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強交通扶貧規劃設計,持續加大投入力度,重點攻克深度貧困堡壘,堅決打贏交通扶貧脱貧攻堅戰。農村地區通公路、通客車、通郵政,讓6億農民“出門水泥路,抬腳上客車”。交通運輸助推廣大農民脱貧致富奔小康,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提供了有力支撐。
立足於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這一實際,我國深入推進交通治理體系改革,大力發展綠色交通,優先發展公共交通,不斷提升安全防控、應急保障能力和交通運輸的韌性,通過改革創新充分釋放技術和市場活力、提升治理效能,加快構築新型交通生態系統,助推交通高質量發展。
中國交通助力共建“一帶一路”,積極推動全球交通治理體系變革,加強國際交流合作,積極推進全球互聯互通,認真履行交通發展的國際責任與義務,堅持互利共贏,推動構建全球交通命運共同體、服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作出了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決策部署,中國交通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努力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交通運輸對於全球團結抗疫、恢復經濟增長、增進人類福祉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十分重要。”劉小明指出,中國將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與世界各國一道,更好推進全球互聯互通、民心相通,為建設繁榮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大貢獻。( 訾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