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一號,是造車新勢力們雷打不動的“排位日”,就連剛好趕上大年初一的2月1日也不例外。進入3月,上個月的“戰績”也如期出爐,相比一月來説,各家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小鵬、零跑的跌幅甚至超過了50%。
先來看成績單,蔚小理三家中,理想汽車本月成功登頂,交付量達到8414輛;小鵬汽車雖然較上月大幅下降,交付量僅為6225輛,但依舊保住了前三的位置;蔚來汽車則是再次跌出前三,交付量為6131輛。而哪吒汽車本月順利從“第二梯隊”挺進前三名,交付量為7117輛排名第二。
對於各家交付量普遍降低這件事其實很好解釋,本就只有28天的2月,在今年還趕上整整一週的春節假期,如果再算上還在持續的缺芯等供應鏈問題,完全是情理之中。即便如此,考慮到當今普遍“唱衰新勢力”的趨勢,有幾家還是給出了更為詳細的理由,解釋了交付量下降的具體原因。
理想:一招鮮真能吃遍天
理想此前連續三個月交付量破萬,而本月沒能延續良好勢頭,交付量僅為8414量,但與去年同期的2300量相比還是有着巨大差距。有關本月交付量下降的理由,理想汽車聯合創始人兼總裁沈亞楠表示,是因受到春節假期與蘇州疫情影響,部分零部件供應短缺所導致生產受到影響。
理想只靠着一款車型,能夠長期躋身於造車新勢力前三名,在品駕看來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理想ONE這款車的定位精準,瞄準了看重家庭出行的人羣,在滿足三代人共同出行這一使用場景的同時,又能很好地滿足日常通勤上的使用,與MPV相比空間雖小但日常一個人開起來不會顯得太“怪”,與其他燃油車的中大型SUV相比城市內通勤可使用純電,降低能源成本;第二,幾家第一梯隊的新勢力當中,只有理想採用了可油可電的增程式,在電動車還不夠完善的今天來説,不乏也是一種折中的解決辦法。
預計在今年理想還將發佈一款代號為X01的大型SUV。根據網傳的信息可以看出,相比現款理想ONE,X01的車身更大、座椅佈局更靈活,三缸增程器也將變為四缸。此外,還將配備空氣懸架、電吸門等高端配置。
小鵬:工廠改造,期待三月成績
小鵬在本月的交付量直接“攔腰斬半”,僅為6225輛。官方給出的原因則是在春節假期期間,對小鵬肇慶基地進行了技術改造。預計改造後的工廠將具備更高的生產效率。
自去年小鵬G3的中期改款G3i上市後,小鵬全線產品都轉移到了自有的肇慶基地中生產,正式與海馬代工説“拜拜”。肇慶基地的二期項目也在去年年中啓動,預計建成後的年產能可達20萬輛,本次的工廠改造與二期項目雖然並無直接關聯,但兩者都將會推進小鵬汽車的產能提升。
目前小鵬共有三款在售車型,分別是轎車的P7、P5與緊湊型SUV G3 系列,產品線上缺失的中大型SUV G9也將於今年正式上市並交付。小鵬今年或許可以衝擊更高的月交付量。
蔚來:ET7月內交付
蔚來連續兩個月交付量跌出新勢力前三。本月僅交付6131輛。蔚來汽車傳播高級總監兼公關總監馬麟在第一時間也解釋了交付量下降的原因,主要原因是在春節假期工廠停工,而另一方面則是因為2月份生產了部分ET7的樣車、展車與試駕車。同時馬麟還表示,ET7將於3月28日開始交付。
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蔚來的主要優勢並不在車輛本身,而是換電以及各項配套服務。目前蔚來在全國範圍內已經組成了不小的充換電網絡,某種程度上解決了使用電動車時的里程焦慮問題。
在今年,蔚來也將從產品上開始發力,NT2.0平台的兩款轎車ET7與ET5將相繼交付,同時,今年還會有一輛該平台的SUV車型ES7正式亮相。在輔助駕駛、車輛配置等方面都將比此前的產品有所提升。
從蔚來的整體售價來説,即便是目前最便宜的ET5起售價也超過32萬元,因此在未來可能還會存在交付量“跌出前三”等情況的發生。而蔚來的目標對手本身也不是“新勢力”們,而是BBA等豪華品牌。
哪吒: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雖然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哪吒一直被視為新勢力的“第二梯隊”,但其實哪吒的交付量已經不止一次衝進前三。本月更是排到了第二名。有媒體用到了“撿漏”一詞,而在品駕看來,“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這句話更合適。
哪吒連續兩個月進入新勢力交付量前三名,在本月的交付量也達到了7117輛,如果只算純電車的新勢力,哪吒在本月已經當上了“冠軍”。哪吒更注重下沉市場的發展,目前在售的兩個系列哪吒U與哪吒V售價區間在6-17萬元左右,能提供400-600公里左右的續航,車型均為緊湊型SUV。在低價的同時也兼顧了實用性。
今年,哪吒還將會發布首款轎車哪吒S。這款車的定位更加高端,車身長度約為4米8,軸距2米9,在性能、續航、以及智能化等方面都有較大提升。哪吒此前還與華為簽訂了合作協議,在自動駕駛領域有望用上華為的軟硬件。提升產品力的哪吒如果繼續走高性價比路線,未來更能站穩現在的位置。
小結
每月的新勢力榜單,其實更像是學生時代的“校內考”,而對於新勢力們來説,真正的“高考”則是與傳統車企們的較量。2022年各家新勢力需要面對的問題,不僅是補貼退坡、供應鏈緊張,還需要應對傳統車企們發佈的眾多新能源車。整個新能源市場仍將增長,但最終留下的是哪幾家目前仍然是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