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中金公司舉辦“碳路中國”中金財富碳中和2060主題策略會。會上,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師、董事總經理王漢鋒表示中國作為製造業大國,發展新能源行業的優勢非常明顯,這正是一個改變資源稟賦的機會。中金公司新能源公用事業首席分析師劉俊分析道,預計到2060年,國內綠色新能源總投資將達到60萬億,其中光伏將成為最受益的行業。中金公司基礎材料分析師李可悦則表示,在減排目標的牽引下,本輪鋼鐵行業供給收縮可能重塑行業格局,而電爐鋼產業將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中國製造業優勢有助於新能源行業發展
六大行業發展趨勢值得關注
王漢鋒表示,儘管從短期來看,遵循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原則給投資過程增加了額外的限制,一些傳統能源成本將逐步內部化,並由此造成成本的大幅增加,但這不一定會降低預期投資收益率。一方面,實現碳中和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技術創新,任何技術革新都會同時催生受益方與受損方。他解釋道:“我們關注那些潛在受益的(投資標的),避開那些潛在受損的(投資標的),可能就會提高投資收益或是避免投資損失。”另一方面,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原則對不同市場、不同經濟體的含義也不太一樣,尤其是對作為製造業大國的中國而言,製造產業的優勢將轉化為發展新能源產業的優勢,如果能夠順利實現碳中和轉型,降低對傳統能源的依賴,碳中和將改變中國資源稟賦。
中金公司在《碳中和經濟學:新約束下的宏觀與行業分析》報告中梳理了在碳中和與可持續發展原則下,行業及產業結構的6個發展趨勢。一是,能源變“輕”,能源產業的重點將逐步從石油、煤炭等重資產產業向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轉型。二是,金融變“重”,金融分析中需要考慮的因素增加了“碳中和”維度,將變得更加複雜,而對銀行貸款依賴較大的恰恰是碳排放量較大的行業,這些行業面臨進一步的成本提升,需要更多技術改造投入,潛在貸款、金融資產存在壞賬可能性。三是,商品“再生”,鋼鐵、有色等“碳排放大户”為逐漸實現循環經濟轉型,將更注重原材料的節約使用及循環利用。四是,科技“助力”,實現碳中和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場科技革命,也是對能源方式使用的一個革命。解決一系列棘手問題的過程中,技術進步將發揮重要作用。五是,區域“重塑”,碳中和對不同經濟體或不同區域的實際約束力不同,會改變不同區域的相對的競爭力。六是,消費“低碳”,隨着國家相關法律制度以及行為準則的逐步落實,人們消費觀念也將逐漸走向低碳模式。
新能源總投資2060年將達60萬億,光伏行業最受益
供給收縮重塑鋼鐵行業格局,電爐鋼迎發展機遇
劉俊分析,簡單測算,預計到2060年,我國的能源消費將比當前增長38%。因此為達成減排目標,需要更強的政策支持。就能源結構來説,2019年,中國能源結構中84%為石化能源。預計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佔比將達到70%。
具體到行業,預計到2060年,國內綠色新能源總投資將達到60萬億。“其中光伏投資最大,光伏新增裝機將達20萬億,風電新增裝機14萬億。”因此,劉俊認為,光伏行業是最大的受益行業。事實上,中金公司自去年以來即高度看好新能源、特別是光伏玻璃行業。劉俊也在此前的年度策略會上表示:2021年新能源、光伏製造板塊機會最大,其次是新能源運營相關的產業,然後是風電。光伏玻璃龍頭隆基股份去年以來的漲幅也超過250%。
李可悦表示,鋼鐵行業是製造業中最大的碳排放源,測算2019年鋼鐵行業碳排放15.4億噸,佔工業總排放量的47%。技術路徑上,“高爐轉電爐”是主要方向,預計到2030年,電爐鋼產量在鋼鐵產量中的佔比將佔到30%。李可悦表示,預計中國鋼鐵行業的需求可能在未來幾年內達到頂峯。“在減排目標的牽引下,本輪鋼鐵行業供給收縮也可能重塑行業格局。”而電爐鋼產業將迎來較大的發展機遇。
反映到原料端,“我們預計21年鐵礦供需缺口將大幅收窄,框架中樞逐漸下行”,鋼鐵行業的噸鋼盈利有望持續擴張。觀察資本市場,也佐證了這一點。受益於鋼鐵行業供給收緊,以及原材料成本走低等利好,近期在大盤萎靡的情況下,鋼鐵板塊卻異軍突起,龍頭股寶鋼股份今年以來的漲幅接達4成。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