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內316家公司斥資367億元回購 集中於四大行業

本報記者 吳曉璐

9月15日,美的集團發佈調整回購股份價格上限的公告,將回購價格上限由不超過63.41元/股調整為不超過75.00元/股。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截至目前,年內已經有15家上市公司因看好公司價值,上調了回購價格上限。另外,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截至9月15日,年內有316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達367.34億元;從行業分佈來看,集中於醫藥製造業等四大行業。

市場人士認為,在當前股價已經超過回購方案的價格上限時,上市公司調整回購股價上限繼續實施回購,顯示了對公司業績和內在價值充分自信。自股份回購制度改革以來,上市公司股份回購呈現透明度高、規範性強、完成度高的特徵。

15家公司回購價格上漲

《證券日報》記者據上市公司公告梳理發現,隨着股市回暖,今年以來截至9月15日,累計有15家上市公司上調了回購股份價格上限,其中,萬通發展已經上調2次。

“受資本市場及公司股價變化等情況影響,公司股票價格已超出回購方案擬定的回購價格上限,基於對公司未來業務發展、市場價值等方面的信心,為切實推進公司回購股份事項的順利實施,保障投資者利益,公司決定將回購股份價格上限進行調整。”在公告裏,大多數上調回購價格上限的上市公司如是稱。

華泰聯合證券執委張雷對記者表示,上市公司回購一般都有兩個附加條件,一個是回購數量區間,一個是價格區間。如果股價超過了回購價格上限,上市公司可以選擇不回購,這種情況下不構成違揹回購承諾。但是上市公司也可以重新召開董事會修改回購價格上限,繼續實施回購。這種情況下,就説明公司管理層對公司的業績很有信心,繼續看好公司股價。

“上調回購價格上限,本質上還是對公司價值的一種認可。”國海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負責人樊磊亦對記者表示,一般來講,上市公司實施回購,是向公眾明確地傳遞股價被低估信號,公司管理層覺得以當前價格回購比較划算。“伴隨着我國經濟的回暖,股票市場整體回升,在這種情況下,管理層重新評估股票的價格,並且願意以更高的價格回購,也是一種正常現象,主要還是認可公司的股價。”

約七成回購用於股權激勵

《證券日報》記者據同花順iFinD數據統計發現,截至9月15日,年內有316家上市公司實施回購,累計回購金額367.34億元,其中,美的集團、金城醫藥和嘉欣絲綢等3家公司已經開啓了第二輪迴購。從進度來看,有153家實施完成股份回購計劃,另外163家的股份回購正在進行中。

從年內回購金額來看,85家回購耗資過億元,5家超過10億元,其中,格力電器回購金額最高,年內已經耗資37.16億元。

從行業(證監會行業分類)來看,醫藥製造業,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製造業等4個行業的公司實施回購較多,分別有32家、23家、21家和20家。

從回購目的來看,在上述316家公司中,約七成公司實施回購的目的為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

中山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湛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公司回購股份的目的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用於股權激勵或員工持股計劃,能有效地將公司與員工綁定,激勵員工和管理層,保證公司發展方向與員工利益一致;二是回購註銷減少公司註冊資本,這是上市公司平衡權益資產和債務資產比例的方式之一,通過股份回購,減少在外流通股本,優化公司的資本結構;三是增強市場信心,穩定股價,尤其在經濟不景氣或股票市場行情低迷的時期,通過股份回購,可以將股票價格穩定在合理範圍,防止股價非理性持續下跌,增加投資者信心。

距2018年股份回購制度改革已接近兩年時間,張雷表示,股份回購制度改革以來,上市公司回購實施情況納入監管,根據監管指引,上市公司需要定期公告回購進展。現在,上市公司回購實施情況更透明、更規範了,完成度也比較高,目前尚未有上市公司回購違約。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54 字。

轉載請註明: 年內316家公司斥資367億元回購 集中於四大行業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