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萬永強(智通財經研究中心總監)
【大盤綜述】
今天市場很給力,三大指數全線收漲,滬指終於突破了60日均線,成交量也到了1.25萬億,按照這種量能市場的活躍度不會差,漲幅10%以上的超過100家。
市場最強板塊就是新能源汽車,這個引爆點來自於美國1.75萬億美元經濟刺激計劃。其中針對新能源車:擬將每輛車税收減免額度從7500美元提高到1.25萬美元。這個力度相當大,很明顯,在新能源汽車材料上面,我國遙遙領先,未來從出口的角度上,鋰電材料有望超預期。這是炒的增量邏輯,另外一個邏輯就是漲價的預期,前面有券商提到從本週到11月下旬,鋰價將迎來第三輪漲價,四季度到年前備貨將成為鋰價迎來第三次上漲的催化劑,到春節前甚至12月底,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或達到25萬元/噸。鋰資源開發難度與進度難以匹配下游需求增長的速度和量級。多家公司持續加大了對國內外鋰礦及冶煉廠的佈局,鋰資源全球競爭白熱化,反映出鋰資源的稀缺性與重要性,鋰資源自主可控是新能源產業鏈的戰略需求。
寧德時代(300750.SZ)作為全球龍頭受益最大,今天再度獲得資金追捧創出歷史新高。市場的先鋒是科達製造(600499.SH),早盤大幅高開直接秒板。其它品種如華友鈷業(603799.SH)、底部的天際股份(002759.SZ)、永太科技(002326.SZ)均順利上板。
另一個分支是智能駕駛,新能源汽車和傳統汽車除了電池這塊的區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變量就是智能化,很多新出來的車其智能化程度都相當高,大量新技術被運用在新能源汽車上面。據報道,蘋果公司在推進其電動汽車的開發項目上有了重大突破,並將研發重點轉向全自動駕駛技術。年內,特斯拉DOJO超級計算中心和D1芯片正式亮相,有望助力特斯拉汽車的AI訓練、提升自動駕駛水平。中國在智能駕駛這塊也有很多公司在做,比如華為,技術層面已經做到很先進,市場龍頭是德賽西威(002920.SZ)和華陽集團(002906.SZ),不過股價有點高,低位還沒有突破的有亞太股份(002284.SZ)。上個交易日提到的機構龍虎榜五洲新春(603667)再度漲停。
僅次於汽車的就是半導體板塊,半導體硅片指數大漲超8%,第三代半導體更是狂漲6.57%,IGBT大漲6.15%這塊刺激因素也是因汽車芯片短缺引發,預計緊缺狀況會持續到明年。當前來看,高端芯片,手機電腦上漲10%,低端芯片,汽車家用電器上漲20%。龍頭是揚傑科技(300373.SZ)大漲20CM,調整相對充分的是露笑科技(002617.SZ)。IGBT作為電子作為電子行業“CPU”,具有廣闊的國產替代前景,具備領先優勢的企業主要有斯達半導(603290.SH)和時代電氣(688187.SH)。
元宇宙每天換不同的品種在保持熱度,週四的恆信東方(300081.SZ),週五佳創視訊(300264.SZ),今天是中文在線(300364.SZ)。消息面也是好壞參半,不停的有媒體在做科普,而且各自問詢函也是不斷。比如天下秀(600556.SH)就遭到了問詢,今天不敢發力,但調整還算温和。看調整過後能否反包。目前來看,元宇宙硬件方面個股走得更加強勢,如歌爾股份(002241.SZ)、景嘉微(300474.SZ)等。
上週五一度走強的地產板塊又走弱,因為週末出來的消息並沒有明確對地產方面的利好,央行三季度貨幣執行報告發布,對比二季度,刪去“管好貨幣總閘門”和“堅決不搞‘大水漫灌’”的表述。顯示有寬鬆的預期。這個利好在上週五基本上已經消化,因此除非後面有具體針對地產的放鬆政策,否則再起一波有難度。再加上今天市場的主角是新能源汽車和芯片,有先手的資金必然是以獲利先出為主。
今天滬指突破了關鍵的60日均線,對整體的市場氛圍會有較好的正面引導,風偏也會進一步提升。但節奏很重要,到了高位又會出現分歧,沒有先手總是容易被收割,總體看,新能源、先進製造是近期的主流方向。
【北向資金流向】
北向資金全天淨流入14.35億元,買入的品種主要集中在有色、白酒、鋰電池、航運、電子及半導體類。重點品種如下圖:
【熱門板塊分析】
山東海風項目開啓招標,預期2022年山東市場需求同比增長。11月19日,三峽昌邑萊州灣一期(300MW)海上風電項目風力發電機組及塔筒設備採購招標,該項目位於山東省濰坊昌邑市境內北部萊州灣海域。浙江三個新的海風項目已經開啓主設備或EPC招標。截至目前,國內第一批海上風電平價項目——中廣核象山塗茨海上風電場項目(280MW)和華潤電力蒼南1號海上風電項目(400MW)已經完成風機招標。廣東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招標也已開啓。2021年11月,中廣核汕尾甲子一海上風電項目開啓塔筒採購,根據招標文件,最早的一批塔筒交付將在2022年一季度;該項目規模500MW,2021年10月已經開始沉樁作業。江蘇和福建新的海風項目值得期待。
11月5日,江蘇發改委印發《江蘇省2021年度海上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工作細則》,明確了江蘇省海上風電項目競爭性配置評分標準,後續具體的競爭性配置工作有望開啓。江蘇和福建均具備較好的海上風電資源條件和產業佈局,江蘇鹽城和福建漳州均規劃了千萬千瓦級的海上風電基地,預計後續具體的項目有望落地。海上風電有望複製國內陸上風電的降本節奏。
2021年以來,國內陸上風電技術進步速度加快,風機大型化推動風電投資成本的快速下降。目前,頭部風機企業已經推出單機容量16MW級別的海風機組,未來海上風機單機容量提升的空間巨大。
東方電氣(600875.SH):已連續17年發電設備產量位居世界前列,擁有"水電、火電、核電、氣電、風電、太陽能"六電並舉的研製能力。
金風科技(002202.SZ):近三年公司海外市場的在手訂單容量持續增長,年均增速達到24.6%,風電裝備智能製造創新示範項目正式開工建設 。
江蘇新能(603693.SH):“十四五”期間江蘇省共規劃909萬kW海上風電,公司“十四五”期間在新能源方面的發展非常值得期待。
【機構龍虎榜】
永太科技(002326.SZ):受到眾多機構青睞,今日共四個機構席位出現在龍虎榜單上,分別列買二,買三,買四,買五,合計買入4.47億元,深股通對倒淨買入1500萬元,當日淨買入3.27億元,該股創新高後回調,今日在60日線止跌企穩,強勢漲停板,壓力位在10日線附近。
基本面分析:公司2021Q1-Q3營收32.7億,同比+32.3%,歸母淨利潤3.75億,同比+65%,扣非淨利潤4.11億,同比+201%。其中Q3營收13億,環比+16.1%,扣非歸母2.34億,環比+157%,主要由於鋰電材料6F價格彈性&VC逐步貢獻業績增量。
公司目前六氟磷酸鋰產能約2000噸/年,每月實際生產量超過200噸,目前供應緊張,將爭取提高產出;新增的6000噸/年的產能建設順利,計劃於11月底至12月投產,屆時六氟磷酸鋰產能合計將達到8000噸/年。VC產品自8月份投產以來,產能爬坡情況良好,目前實際生產量約每天10噸-15噸,爭取儘快穩定達到5000噸/年的設計產能,努力提高產量。正在建設的2.5萬噸/年的產能,其中5000噸/年的產能計劃在2022年一季度先投產。鋰電池板塊未來3年產能情況:根據公司已披露的項目建設公告,未來3年內鋰電池材料主要產品將形成如下產能規模:(1)六氟磷酸鋰:固態80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2)雙氟磺酰亞胺鋰:固態500噸/年,液態67000噸/年。(3)VC:30000噸/年。(4)FEC:8000噸/年。
公司於2021年6月16日披露了《關於子公司年產20000噸六氟磷酸鋰及1200噸相關添加劑和50000噸氫氟酸產業化項目的公告》。該項目尚未開始動工建設,處於前期準備階段。考慮下游客户對液態鋰鹽的需求,以及公司自身戰略發展需要,公司對建設方案進行了調整,改為建設6.7萬噸六氟磷酸鋰溶液和6.7萬噸雙氟磺酰亞胺鋰溶液,合計13.4萬噸液體鋰鹽。
公司打入頭部企業證明產品實力。公司與寧德鎖定長單,公告轉產液態6F、雙氟工藝,有望助力成本進一步下探。目前在產和規劃6F產能2.8萬噸、VC30000噸、FEC8000噸、LiFSI20500噸,是國內電解液溶質產能最大、品類最全的第三方供應商,短期內將受益6F、VC等緊缺,長期進入C配套鎖定長期利潤。
【機構調研】
冰輪環境(000811.SZ):近期獲招商基金、銀華基金、南方基金、上投摩根基金等機構密集調研。
基本面分析:公司公告,前三季度實現收入 38.96 億元,同比增長 38.65%;歸母淨利潤 2.32 億元,同比增長32.53%;扣非後歸母淨利潤為1.87億元,同比增長32.23%。
製冷行業“老字號”,“數智化”發展保持優勢地位。公司自主創新+產學研合作創新打造強競爭力,掌握-271℃-200℃温度區間、0Mpa-45Mpa壓力範圍以及多工質的核心技術,能夠為客户提供能源互聯互補綜合利用解決方案。公司首推CO2綠色製冷技術,引領行業,同時,公司地源熱泵、餘熱回收技術、大温差供暖技術等均聚焦節能減排。數智化方面,公司積極打造先進製造技術生態,建設MICC智匯雲平台為客户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建成投產哈特福德壓縮機數字工廠,全過程的數字化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積極佈局碳捕集、氫能等新興領域,打造第二成長曲線。公司將充分受益於雙碳目標下CCUS技術和氫能的快速發展的大趨勢:1)CCUS是實現碳中和的重要路徑,公司2011年開始研發二氧化碳壓縮機組、液化機組等碳捕集核心裝備,公司近幾年服務過新疆敦華石油、天津聯博化工、寧夏德大氣體、陝西國華錦界能源等客户的二氧化碳捕集/增壓提純/液化項目。
2)氫能發展潛力巨大,公司聯合業內知名科研院校搭建冰輪海卓氫能研究院,不斷突破氫能核心技術,公司在氫能裝備領域的產品包括:氫液化領域高效氦氣螺桿壓縮機、氫氣輸送壓縮機、高壓加氫壓縮機、燃料電池空氣壓縮機和氫氣循環泵等,服務氫液化、氫儲運、加氫站以及氫燃料電池。
公司在強化採油、火電領域的訂單空間,僅一個長慶油田對應訂單空間為40億元,電力行業的設備訂單空間為314億元,雙碳目標下公司碳捕集業務有望快速發展,更多優質項目落地值得期待。
申明:本欄目所有分析僅為分享交流,並不構成對具體證券的買賣建議,不代表任何機構利益,同時可能存在觀點有偏頗情況,僅供參考。各位讀者需慎重考慮文中分析是否符合自身定狀況,自主作出投資決策並自行承擔投資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