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向松祚:2022年中國經濟形勢或更加嚴峻,資本市場持續震盪

由 鍾離黎明 發佈於 財經

日前,隨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召開,2022年經濟工作的頂層設計得到清晰擘畫。展望下一階段,中國經濟到底會如何走?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接受中國財富網專訪時表示,資產的金融風險將全面凸顯,防範風險和強化監管是當前金融工作的重中之重。中國經濟面臨增速持續放緩、房地產市場整體走弱等突出問題,基本不可能再回到高速增長時代。

深圳市大灣區金融研究院院長向松祚

他指出,在海內外疫情延續、整體需求放緩的背景下,出口進一步向上增長受到抑制,通脹壓力上行,財政、貨幣政策空間有限,2022年經濟形勢或較2021年更加嚴峻。邁入高質量增長階段,需要以創新科技為新的經濟增長突破點,去逐一化解當前中國經濟面臨的滯脹風險、房地產市場整體走弱、能源供求矛盾和結構性矛盾、民營企業投資動力不足等突出問題。

“民營經濟對中國經濟增長貢獻突出,但在目前的貨幣政策框架下,絕大多數地方政府的財政都是非常困難的,難以對民營企業做大規模投資,所謂的財政投資拉動投資增長,只能依賴中央政府的財政赤字,靠中央政府轉移致富,但這對於拉動整體中國的經濟增長和投資是完全不夠的。”

在向松祚看來,當前拉動國內投資需求最重要的是必須儘快營造良好環境,激發民營企業的內生動力,幫助其恢復信心,推動資源、資金不斷轉向硬科技、製造業,轉向實體經濟發展,從而促使民營企業投資動力不斷增強。

而在整體經濟形勢不夠樂觀的情況下,聚焦資本市場,向松祚判斷,2022年A股或也將長期處於震盪局面,甚至出現下跌態勢。

“今天中國經濟還面臨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通脹。上游的原材料、大宗商品價格持續高位運行,最終一定會傳導到消費品上。11月CPI同比漲幅已經達到了2.3%,PPI同比上漲12.9%,都已經是相當高的漲幅,所以通脹壓力的加大實際上也限制了貨幣政策的調整空間,雖然有降準,但降準並不意味着放水,降準只是中央銀行的操作,不等於商業銀行就會去放款。”

不過從投資角度而言,雖然外部環境危機四伏,房地產投資黃金時代落幕,但向松祚依舊認為,長遠看值得配置的賽道還有很多,尤其是以硬科技、創新、新能源、數字化轉型等為代表的行業發展空間巨大,其中五個方向尤為值得關注:

一是隨着經濟加速進行結構調整,科技行業和高端製造業前景明朗;

二是能源轉型下,“雙碳”戰略所關聯的風能、太陽能、氫能、生物能以及儲能技術等均受利好;

三是產業數字化轉型,特別是在去中心化背景下,大數據運用大有可為;

四是高科技、生態農業前景可期;

五是隨着消費升級,品牌影響力較強的行業和個股或也將有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