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倍大牛股被疑造假連續跌停,工業“拼多多”神話破滅了?
眾所周知,上市公司一旦捲入財務造假是絕對沒有好果子吃的,輕則如牧原股份那樣被傳聞嚇崩,重則如瑞幸咖啡一樣實錘後退市,甚至坐牢!
如今又一明星企業陷入財務造假疑雲,這家公司就是B2B電商第一股國聯股份(603613),號稱大疫情時代的工業“拼多多”,市值高達600多億,捲入財務造假疑雲後,已連吃兩個跌停,事件仍在發酵中。
1 媒體質疑後股價兩跌停 劉格菘踩雷
6月24日晚間,有媒體發文《國聯股份的驚天謊言?客商複雜交織背後“隱現”融資性貿易網》,從多個角度質疑國聯股份涉嫌財務造假(利用融資性貿易助推業績)。隨後上交所下發問詢函要求國聯股份於5個交易日內回應文中疑點,國聯股份表示將積極組織對問詢函的回覆工作。
雖然公司還沒進行正式回覆,但網上流傳的週日(11月27日)國聯離職高管電話會紀要顯示,國聯不可能造假,訂單太多,未來3年內依然會維持超高速增長,3年內沒有競爭對手。國聯智能倉儲既能交割也能買賣,很多機構認知不到位,國聯客户也包括貿易商,貿易商也是國聯的客户,並不是頂替貿易商的模式,市場沒有深刻理解。
不過,二級市場對此並不買賬,國聯股份繼25日閃崩跌停後,28日開盤又是一字跌停,兩日合計蒸發市值120億。截至3季度末,國聯股份共有1.38萬股東,現在已是一片哀嚎。
要知道,在此之前,國聯股份可謂牛氣沖天,自2019年11月登陸滬市主板以來,股價三年漲超20倍,成為一隻百元大票,市值衝上了600億,近五年間,營收更是漲超40倍,達到372億元。“樹大招風”,一夜間,上述質疑文章把國聯股份的投資人嚇懵了。
此次閃崩,最受傷的機構要數頂流劉格菘掌管的四隻廣發基金。三季度,國聯股份持股機構從412家鋭減到205家,對應持倉股份佔比從31.36%下降到28.06%,也就是説部分機構已逢高獲利了結。但是劉格菘擔任基金經理的廣發科技先鋒混合、廣發小盤成長混合(LOF)A、廣發雙擎升級混合A、廣發創新升級混合在這期間整體倉位還在增加,且全部進入前十大股東行列,合計持股約3885.6萬股。假如持倉無變動,則這兩個交易日已經浮虧近10億元。
2 利用融資性貿易助推業績?交易所火速問詢
上述質疑文章主要懷疑國聯股份利用融資性貿易助推業績,並提出了三大疑點:
一、疑似出現融資性貿易網絡;
二、人均創收吊打同行及京東等一眾互聯網巨頭背後,員工人數與營收規模不匹配,如旗下子公司僅有4人,一年卻能創造25億營收;
三、公司資金需求不大的情況下,卻依舊不斷募集資金,如公司首發募資5.33億元,又定增融資24.16億元,三季度末貨幣資金餘額高達62.9億元。
主要來看第一個疑點,該文章指出,國聯股份披露 2020 年與A股上市公司億利潔能子公司億兆華盛的交易金額為 3.73 億元,為公司第五大客户,而億利潔能年報顯示對國聯股份採購金額僅為 3.01 億元,與公司披露交易金額不相符。文章質疑:“這客商數據差異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會不會是國聯股份出現財務造假呢?”
圖片來源:新浪財經上市公司研究院
財通社注意到,2020年,億利潔能對億兆華盛持股比例為66.41%,但是2020年年報(修訂版)並未披露供應商具體情況,而國聯股份也未在當年年報中披露主要客户情況。根據在新三板上市的億兆華盛當年年報,前五大供應商中未出現國聯股份相關主體,且向第一大供應商的採購金額為3.33億元,未達到3.74億元的規模。
此外,文章還指出,公司與億利潔能擁有共同的國企客户東嶽飛達,且東嶽飛達同時是公司客户、供應商,猜測東嶽飛達可能是公司融資性貿易中的資金提供方。在融資性貿易鏈條中,由於國企相對民企更有資金優勢,常常被拉入鏈條環節。國企也常以高預付低預收方式給相關方進行資金輸血。
對此,上交所的問詢直擊核心,要求國聯股份披露與億兆華盛、東嶽飛達歷年交易情況,自查是否存在融資性貿易情形;説明 2020 年公司披露交易金額與億利潔能披露金額存在較大差異的原因;披露公司貨幣資金存放形式以及募資情況,核實是否存在貨幣資金被他方實際使用的情況;此外還要求披露預收款和預付款具體情況以及解釋人均創收遠高於其他互聯網公司的情況。
國聯股份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定位於 B2B 電商和產業互聯網平台,以工業電子商務為基礎,以互聯網大數據為支撐,為相關行業客户提供工業品和原材料的網上商品交易、商業信息服務和互聯網技術服務。旗下擁有網上商品交易業務平台塗多多、衞多多等,商業信息服務平台國聯資源網以及互聯網技術服務平台國聯雲。
到了2021年,國聯股份多多電商所涉足的品類市場規模超4萬億,隨着多多電商自營交易量的快速增長,市場滲透率進一步提升至1.02%,月活用户數達67萬。
根據券商的預測,2023年其營收有望突破1000億。不過,數據顯示,近五年國聯股份毛利率下滑嚴重,並未體現出互聯網平台的“規模經濟性”,主要原因是隨着公司網上商品交易業務的快速發展,商品採購成本增幅較大。
3 融資性貿易的坑有多大?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A股最大騙局專網通信案就是禍起融資性貿易。去年5月,上海電氣突發一則83億元應收賬款爆雷公告,隨後,一個以“專網通信業務”為幌子的隱蔽融資貿易網絡浮出水面,共有13家上市公司捲入,涉及超900億元資金。
在這個“專網通信”龐大的融資性貿易網絡中,上市公司資金以預付貨款的方式流向供應商,若干時間之後,供應商或其隱性關聯方,將資金通過一層或多層下游客户,以銷售回款的方式迴流上市公司,短期內,上市公司業績得到了提升。但當操盤者資金閉環斷裂,上市公司的風險便徹底暴露。
此次國聯股份到底有沒有通過融資性貿易助推業績,仍需等待公司拿出有説服力的回應公告以及監管的明查。
本文源自財通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