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A股暴跌下機構逆勢加倉 私募大佬孫建波髮圈:市場暴跌 加倉很忙!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財經

  A股“黑色”重壓下機構投資求解

  “市場暴跌,加倉很忙。”中閲資本總經理孫建波7月24日在朋友圈如此寫道。

  這一天,A股遭遇“黑色星期五”,上證指數收跌3.86%擊穿3200關口,創業板指跌超6%,科創50指數跌7%。券商、醫藥、科技板塊領跌。資金持續流出,外資當天大幅撤出163億元。

  與此同時,也有機構投資者在選擇逆勢加倉。孫建波7月24日對記者表示,其重倉個股之前累積漲幅過快,當週早些時候陸續減了一些倉位,今天跌了就買了一些,倉位從六七成左右加到九成,目前依舊是看多思維。這樣的分歧,也是市場中資金流動的寫照。

  7月的A股市場從熱情爆棚的快漲迅速連連墜落,上證指數從逾3100點上行擊破3400點只用了4個工作日,從3400點到失守3200點,也不過用了11個工作日。兩市成交額已經連續第17個交易日破萬億元。

  市場緣何暴跌?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對記者分析道,外部因素是這一輪大跌的主因,並非市場不看好中國股市後市表現,但是現階段整個市場的風險偏好提升了,股票資產的吸引力在下降,資金更多流向黃金和避險貨幣。A股暴跌當天,歐洲股市開盤後跟隨大幅調整也是證明。

  7月24日收盤之後,基金券商們紛紛發聲,他們的策略共識是,短期震盪調整不改長牛趨勢,目前A股不存在系統性風險。儘管如此,當下劇烈的波動還是給機構投資者提出不小的挑戰。有私募機構在面對投資者盡調時,對業績波動之大表示無奈。也有外資人士對記者表示,短期的波動確實給長期配置需求的外資帶來擾動,波動率太高的市場一直是外資比較不喜歡的。

  擺在所有投資者眼前的困境是,暴漲暴跌的波動之下,什麼才是有效的操盤策略?

  震盪加劇

  7月24日,兩市股指單邊下滑,上證指數一度跌超4%至3184點,尾盤反彈乏力,未能收復3200關口。盤面上,券商、科技、醫藥板塊領跌。早盤強勢的軍工、黃金股尾盤亦遭拋售。

  當天收盤,上證指數收報3196.77點,跌3.86%。深證成指收報12935.7點,跌5.31%。創業板指收報2627.84點,跌6.14%。科創50收報1389.31點,跌7.02%。

  A股成交量依舊在萬億以上,但較最高峯時已經有所減少。7月24日當天,成交金額1.31萬億元,前一日為1.22萬億元。北向資金再現大幅撤離,當天淨賣出163億元。其中,滬股通淨賣出93億元。

  此前熱點個股遭外資大幅拋售,從外資流向來看,券商、白酒板塊淨流出額居前,東方財富光大證券中信證券五糧液等淨流出額幾乎均超過5億。免税概念股中國中免遭遇機構資金淨流出4億元以上,中國中免財通證券智飛生物股價跌停。

  北京某外資機構人士對記者分析稱,“未來影響外資流向的因素包括貿易摩擦、國際市場利率的變化,以及對中國增長的信心等。下半年傾向看好有業績修復確定性的價值股,但資本市場永遠是波動的。”

  龐溟表示,最近出現了影響市場情緒的風險因素,包括境外疫情反覆導致的全球經濟復甦形態存疑和美國選舉變數,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和外部不確定性,前期A股極高的投資者情緒水平近日開始下行。之前純粹建立在情緒驅動基礎上的行情,是難以持久的,未來,市場的潛在升幅可能有限,但牛市並未終結,在估值與情緒恢復較為健康的水平後,屬於優質標的、頭部公司和行業龍頭的分化的慢牛和健康牛有望持續。

  方正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胡國鵬認為,市場下跌的原因在於兩個方面。一是隔夜外圍市場出現明顯下跌,失業率上升加劇了市場對經濟的擔憂,納斯達克指數跌幅超過2%;二是科創板解禁後出現首批減持,先後有9家科創板公司發佈減持公告,受此影響,科創50指數大幅下跌。

  北京某公募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對權益類資產的中期期望回報已經下降,目前倉位保持在中性偏高,採取靈活的波段策略,未來看好有受益於政策刺激的內需品種,同時對科技行業中優質且估值相對合理的公司適度參與。

  券商看好後市

  儘管A股大幅回調,但當天多家券商發表市場點評看好A股後市表現。

  粵開證券分析師殷越認為,當下市場多空分歧加大,其中既有對於市場指數能否持續上漲的分歧,也有對於如何把握板塊結構性機會的分歧,增量資金流入放緩,場內資金在不同的熱點中頻繁切換;同時,存在外圍擾動因素,這對於匯率、進出口數據以及未來政策對沖節奏都將產生影響。儘管市場存在擾動因素,但從今天的走勢來看,指數在探底之後再度拉昇,尤其是創業板指,收盤漲幅超過了1%,這説明當前整體的市場氛圍依舊向好,指數仍有望上行至前期高點區域震盪消化阻力。

  國盛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張啓堯則表示,衝擊都是短期的,市場不存在系統性風險。市場普遍擔憂經濟超預期引發流動性收緊。但儘管當前疫情對經濟衝擊最大的時期已經過去,然而經濟下行壓力仍大,流動性保持寬鬆並向寬信用下沉的趨勢不變。下半年包括基金、保險和外資等仍有望為市場帶來萬億級別資金增量,成為支撐市場的重要基石、也是支撐我們一直以來維持樂觀的最重要理由。因此,指數即使短期波動,在增量資金確定性大幅流入之下,機會遠大於風險。

  對於流動性而言,花旗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對記者表示,這一次中美貨幣政策是同步放鬆的週期,中國的貨幣政策並沒有像美國那樣非常激進,還是相對比較温和,中國央行也願意保持正常的貨幣政策空間。這也是跟2015年那一輪的國際情況不一樣,因為當時是中國的貨幣政策在放鬆,美國美聯儲準備進行貨幣政策收緊。另外,監管也從上一次的控制股市快速上升和抑制泡沫中學到很多東西,特別是新的證券法已經出台,對內部交易、場外配資各方面的打擊力度也在加強。

  劉利剛表示,“中國的牛市一般平均有14個月,雖然比美國的牛市5.3年要短很多,但是可以看到14個月的時間跟現在剛開始的牛市相比,還是有一段上升時間的。”

  但短期,市場也面臨不小壓力,科創板、創業板及新三板精選層等發行進程加速,對市場流動性產生虹吸效應。包括中芯國際上市帶來的抽血效應,以及科創板解禁引發擔憂。歷史數據顯示,在2013年7月、2015年6月和2020年1月等三次A股解禁潮中,相關板塊表現均曾承壓。

  龐溟測算,按當前價格估算,在未來的1個月和3個月中,A股市場將分別迎來人民幣7110億元和1.43萬億元規模的解禁潮,其中來自科創板的解禁股份規模分別為3240億元和3920億元。在科創板7月份和未來12個月的解禁市值中,來自半導體行業公司的解禁股份約佔一半左右。

  不過,龐溟認為,受各種因素限制,符合減持規定、可在90個交易日內以集中競價方式進行減持的解禁股份總值少於其計算出的理論上的解禁股份總值,解禁帶來的衝擊主要體現於短期、個股和心理層面,對市場長期的、整體的實際衝擊幅度相對有限。

  星石投資認為,這種“黑天鵝”事件可能會對短期市場行情造成一定的擾動,但是並不會改變市場中長期向好的趨勢:中期來看,市場將步入業績驗證期,有真實業績支撐的企業可能享受業績、估值雙驅動。

  就投資的角度而言,從賣方跳到買方的孫建波坦言,在賣方主要傳播投資理念,而在買方則更加關注自己是不是真的賺到錢了。在今年這種波動率比較大的情況下,要控制好股票下挫帶來的情緒衝擊,未來仍是看多,還是會做一些高拋低吸的操作。

  當下,市場關注的外資能否持續流入?上述外資投行人士對記者表示,總體而言,這兩年外資的持續流入印證了外資其實對中國市場很感興趣,外資對中國股市和債市都有明顯的低配,之前包括對中國經濟發展模式也有諸多質疑和擔憂,但是今年很多質疑都被打破了,中國的金融體系並沒有因為疫情帶來的經濟停擺而出現大的危機。中國的經濟復甦也領先其他國家,在全球經濟復甦乏力,全球低利率還將維持一段時間情況下,中國經濟增長在反彈,企業業績在復甦,變相也會吸引國際投資者來追逐這種確定性。但資本市場永遠是波動的,未來也有很多擾動因素。

(文章來源:經濟觀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