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家附近新開了一家書店,重慶來的,叫“新山書屋”。朋友告訴我的時候,我並不太感興趣。成都的書店似乎已經太多了,繁榮之下,一定藏着某種危機。但是去了一次之後,就開始喜歡那裏,如今已經是“超級VIP待遇”。
我在這家書店的VIP待遇,可能是所有“會員”中最寒酸的,只需要充值兩三百塊錢就可以,這些錢也可以用來買書和咖啡。當然,我説的“待遇”,比這個要高級一點。由於去的次數多了,而且每次都點抹茶森林和鮮蔬牛油果沙拉,店員對我印象深刻——“你還是點以前的吧?”我幾乎不用開口説話。
在一樓吃完簡餐,我就會到二樓。那裏有我喜歡的超級大的桌子,在那裏,我可以坐上幾個小時,看書,或者寫一篇文章。大桌子通常會坐七八個人,卻能夠保持一種難得的安靜狀態。有一次碰到好幾個年輕人在這裏開會,能夠感受到他們在努力壓制自己的聲音。
當你走進書店,就進入到一個“更文明”的空間。我習慣觀察書店的讀者。人們都變得彬彬有禮,中年男人似乎也沒那麼油膩。情侶們也收斂很多,注意力可以從對方身上撤離。不管是否真心閲讀,在翻看書籍的人,至少在那一刻都超越了自己的現實生活。
來新山書屋的,年輕人佔大多數,而這些年輕人中,女孩比男孩明顯要多。書店的二樓靠窗的地方,有長長的一排座位,那裏最終發展成了這個書店最動人的風景——它很像大學自習室。坐滿人的時候,我數了一下,12個人中,只有兩個男生,其中一個還是陪女朋友來的。
我常使用的大桌子,經常有人像我一樣使用電腦,而靠窗的“自習位”,使用電腦的人並不多。那些年輕人是真的在學習,有時候會看到那種在大學自習室常見的保温杯——書店工作人員肯定也注意到了,這大概會影響飲品銷量,但是沒人干預。
這讓我想起在日本的時候常去的一家咖啡館,由於人比較多,咖啡館規定每個顧客只能享受兩小時座位,小票上會有起止時間。如果到時不走,服務員可能會過來很有禮貌地提醒你。有好幾次我都注意到,服務員提醒的是老年顧客,有幾個拿着筆認真學習的年輕人,明顯超時了,但是沒人注意。或許已經注意到了,但是當你想學習的時候,周圍的人都會幫你。
我也曾在自習位坐過一次,巨大的窗户,映入眼簾的是對面的工地,那裏大概是這個商業體的二期。書店的安靜和工地的喧囂成為鮮明的對比。它們都是這個城市的一部分。工地就像是外部世界,給人希望和巨大的壓力,而書店提供的則是完整的“內部性”。人們可以暫時離開格子間和競爭,面對自我。
和我習慣的大桌子相比,這排自習位明顯更受年輕人歡迎。我不確定那些好看的年輕人是不是附近大學的學生,但是他們的存在,讓這個區域成為一個“學習中心”。這可能是新山書屋和這個城市別的書店不同的地方,它營造的空間似乎更具“成長性”。讀者不是作為“客人”而存在,而是有着某種主體性。佔據一個位子,坐上幾小時,就短暫地掌握了自己命運的主動性。
好的書店,一定要讓人買書、坐下來讀書,不管那書是不是在書店買的。我包裏經常帶幾本書到新山,有時候會感到慚愧。聽説像我這樣的“VIP會員”已經有好幾千人。這讓我覺得自己沒那麼尊貴,但是也更加開心了。這家書店一定有某種魔力,我在那一排自習位上發現了他們成功的秘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坐在那裏自習,但是人們可以像“主人”一樣來到這裏。
城市的書店越來越多,很多都很“漂亮”。書店行業的評選,似乎也很看重外觀。“最美書店”這樣的稱號,總是讓人生疑。有些書店的照片,讓人感到震撼,但是卻看不到一個人。這樣的書店更多是人們拍照的地方,它讓讀者變成遊客。它以討好人的方式,最終貶低了人。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