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這是首次有國際汽車品牌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共同探索充電領域的前瞻技術。
在大眾汽車集團與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戰略合資合作簽約儀式上,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通過視頻連線祝賀簽約成功。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讓本就處於下行狀態的全球車市雪上加霜。
據外媒報道,今年4月,多國汽車銷量出現“腰斬”,有的國家市場銷量跌幅甚至超過80%。中國汽車市場同樣未能獨善其身。不過,隨着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中國車市開始持續回暖。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以下簡稱“中汽協”)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內汽車產銷量為218.7萬輛和219.4萬輛,與上個月相比,環比增長4.0%和5.9%;與去年同期相比,同比增長18.2%和14.5%,同時增速高於上月15.9個百分點和10.1個百分點。
“從5月份國內汽車的產銷量數據來看,國內汽車產銷量將會穩定回升,銷量與去年同期水平比會有小幅度上漲,但不會出現爆發式增長,消費能力將逐步有序恢復。”中汽協副總工程師許海東分析説。
在這種情況下,不少車企都將中國市場視為“率先復甦的市場”。今年5月,大眾汽車集團(以下簡稱“大眾汽車”)宣佈將投資10億歐元,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並增持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與此同時,這家跨國汽車巨頭還將投資約11億歐元,獲得國內電池生產企業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26%的股份,成為其大股東。
超過20億歐元鉅額投資,讓大眾汽車一下子成為全球汽車業內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其實,這僅僅是大眾汽車在華投資規劃新增的一部分。去年廣州國際車展期間,大眾汽車集團(中國)CEO馮思翰表態稱,2020年大眾汽車將與合作伙伴共同在華投資40億歐元。
事實上,縱觀近幾年全球汽車市場就會發現,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重視中國市場。他們不僅拿出更多的新產品、更前沿的技術投入到中國市場,還紛紛加大了在華投資力度,為自己的本土化基因“添磚加瓦”。
從某種意義上説,這既體現了中國市場在全球車市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發展潛力,也忠實地反映出中國經濟的韌性。
“日拱一卒”的本土化瞄準雙贏
“對於大眾汽車集團來説,這樣的投資決定非常合理。我們非常高興能有機會深度參與到中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當中來。”談及大眾汽車近期在華21億歐元的兩筆投資時,大眾汽車集團CEO迪斯表示,在經濟全球化面臨考驗的當下,中國繼續保持開放的姿態,釋放出極為強勁的合作信號。
“這兩筆投資落地後,大眾汽車,江淮大眾和國軒高科的三角形聯盟將初步成型,這將讓大眾汽車在華髮展的土壤更加肥沃,未來的規劃和戰略也能有的放矢。”汽車行業分析師曹鶴表示,儘管過去幾年江淮汽車和大眾汽車之間的合作不斷升級,關係也愈發緊密,但事實上,被大眾汽車輸入資金和技術的江淮汽車表現並不盡如人意。
2019年,江淮汽車各品類車型合計銷量達到42.12萬輛,同比下滑8.91%。其中,乘用車佔比僅為38.5%。
“目前江淮汽車只能依靠商用車貢獻一定的盈利收入,在更大體量的乘用車市場中,它的處境堪憂。”曹鶴分析稱,“大眾汽車應該已經意識到二者合作的難度,因此加大了對江淮大眾投資和控股的力度。”
正如曹鶴所言,根據協議,此次10億歐元的投資,大眾汽車將獲得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母公司——安徽江淮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50%的股份,同時增持合資企業江淮大眾股份至75%。這將是大眾汽車首次獲得合資公司的管理權,這也是首次有跨國企業參與中國汽車行業企業深度改革進程。
掌握江淮大眾的管理權,無疑為大眾汽車加強電動汽車本土化生產進一步夯實了基礎。實際上,通過採取更多本土化措施,大眾汽車正不斷釋放潛能,挖掘更大的發展空間。
例如,在持續“輸血”江淮大眾的同時,大眾汽車也在供應端尋找着穩定可靠的夥伴。“數量龐大的動力電池需求,必然會讓大眾集團想方設法保證電池的供給穩定可控。”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分析説。
這或許能解釋,大眾汽車為何會在眾多車企“減負”的背景下投資11億歐元,獲得國軒高科26%股份。
“對於大眾汽車而言,入股國軒高科將進一步滿足集團未來對電池的需求,並在未來的電池戰略領域、確保電池供應和對沖原材料價格波動等方面獲得更深入市場洞察提供了機會。”崔東樹分析稱,對於國軒高科來説,大眾汽車的參股將為其產品和技術帶來更好的保障,“有了大眾集團做背書,國軒高科在開拓外部市場時也會更容易。而國軒高科也會使大眾集團的電動化轉型更從容,因此這項投資目前來看是雙贏的。”
他告訴記者,這兩筆投資使得大眾汽車在中國市場的電動化拼圖已經初步完成。“接下來,在本土化再進一步的大眾汽車,必然會進入競爭激烈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廝殺中。”有分析人士表示,為全方位應對競爭,大眾汽車在中國電動車市場可能會採取多元化探索。
“逆勢投資”凸顯中國車市發展前景
從某種意義上説,大眾汽車高達20億歐元的兩筆簽約正是跨國公司“加碼”中國市場的縮影,因此也凸顯了全世界對中國車市乃至中國經濟發展前景的信心。
去年年底,一度被傳“將會撤出中國市場”的標緻雪鐵龍集團(以下簡稱“PSA”)與合作伙伴東風公司一起發佈公告,表示雙方將各自持有合資公司神龍汽車的50%股份,並提前將合資期限延長至2037年。
“PSA有超過兩百年的歷史,經歷過世界大戰、全球金融危機等危難時刻,不會因為短時間的困難而退出具有極大發展前景和潛力的中國市場。”PSA集團執行副總裁、中國區總裁、神龍汽車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奧立維在接受採訪時直言,PSA將依託神龍汽車,堅持積極開拓中國市場的戰略不變。
“PSA集團有能力、有意願繼續在中國投資,重振在華業績。”他告訴記者,今後3年,針對中國市場和消費者需求,神龍汽車將投放14款新車型,“保證每個品牌每年都有新車型”。值得一提的是,PSA集團方面表示,將安排更多的全球產品,由神龍在中國生產之後供應全球市場,實現“神龍造,供全球”。
同樣繼續“加碼”中國車市的還有寶馬和豐田,它們的投資和行動則聚焦在了新能源汽車領域。
6月3日,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在北京正式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開啓戰略合作,內容涵蓋充電技術研究和創新、充電服務產品合作與推廣、推動新能源車用新能源電力三大方面。
“這是汽車企業首次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開展戰略合作,雙方在技術領域的合作將引領充電技術的創新,共同推動中國新能源市場以及電動車生態和數字化服務的發展,造福更多新能源車客户。”寶馬集團大中華區總裁兼CEO高樂介紹説。
有人發現,“建設充電樁,推廣新能源汽車”是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唯一一處直接提及汽車的內容,作為“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充電樁有望成為物聯網的有效組成,形成連接人、車、充電樁和服務的智能充電生態系統。
在此背景下,構建充電樁數字化生態顯得十分必要。
“此次寶馬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也將在技術領域展開合作,或將佈局充電領域的前瞻技術,包括制定大功率充電技術標準、即插即充技術和車-樁-網互動技術研究,這對於寶馬而言非常重要。”汽車行業分析師劉志超分析説。
在他看來,寶馬和國網電動汽車的戰略合作不僅只是在充電環節。更關鍵的是,雙方還會共同探討在綠電交易、電池梯次利用等方面加強合作,實現電動汽車全生命週期內生態的全面配套建設。“這意味着寶馬的中國戰略邁出了關鍵一步。”
對燃料電池汽車“情有獨鍾”的豐田同樣加快了在華髮展的步伐。
6月5日下午,豐田與億華通、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在京正式簽署合營合同,共同成立了聯合燃料電池系統研發(北京)有限公司。
根據規劃,此次投資金額共計50.19億日元,其中豐田出資65%、億華通出資15%、一汽、東風、廣汽、北汽分別出資5%。由豐田中國高級執行副總經理董長征擔任董事長,豐田中國執行副總經理秋田隆擔任總經理。
此前,2016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上發佈的一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釋放出了明確的信號,以商用車為核心的氫燃料電池車市場正以史無前例的速度發展擴大。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副教授薛旭表示,隨着新公司的成立,在中國,豐田落實氫能願望的可能性正逐漸遞增。
他認為,對於豐田而言,氫燃料技術早已被認定為實現綠色環保社會的終極解決方案。“之所以選擇與氫燃料電池廠商億華通、以及上述4家主機廠合作,就是為了研發出具備競爭力且符合中國法規的燃料電池系統。此外,新公司對於豐田全球燃料電池戰略同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顯然,無論是期待“逆襲”的PSA,還是拓展新業務領域的大眾、寶馬、豐田,都表明了這樣一個共識:在全球汽車市場前景不容樂觀的今天,愈發開放的中國市場正釋放出更大的潛力。
在新冠疫情尚未結束、中國車市正處於轉型期的時間點上,跨國車企“逆勢而上”,或提前續約,或選擇拓展業務,長期投資中國,足以看出他們對中國經濟的堅定信心與樂觀預期。
崔東樹指出,從大眾、寶馬、豐田等車企一系列投資,可見全球對於中國車市發展的堅定信心,更體現了中國新能源車市場仍具有巨大潛力。
他分析稱,中國汽車市場將繼續上演“強者恆強,弱者更弱”的戲碼。“為了搶奪中國市場,汽車企業將在投資和技術領域繼續發力,這無疑會加快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成長的速度,讓中國汽車產業距離‘汽車強國’的目標更進一步。”
(本版照片均為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