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匯天眼APP訊 : 7月以來,權益基金髮行火爆的局面未改,爆款新基金頻出。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不少老基金整體份額卻在縮水。“贖舊買新”現象在基金髮行市場的日益增加,引發了新老基金經理之間的矛盾,甚至有基金經理公開在2020年半年報中“懟”起了同行,引來業內一片譁然。
半年報現“新老矛盾”
上述基金經理是公募基金行業不折不扣的“老大哥”——長信基金副總經理安昀。在長信內需成長混合的2020年半年報中,安昀不點名地評價了業內的某隻基金產品:“最近聽説一隻硬核成長類產品,基金經理從業才三年,做投資僅一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迅速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規模是今年二季度流入的,該產品基本上全倉半導體。”
安昀緊接着跟了一句:“我不禁陷入深思,雖不免有葡萄好酸之嫌,但是這樣真的好嗎?”
安昀又接着表達了自己的觀點:“從歷史統計可以清楚看到,投資股市的盈利分佈也是遵從二八甚至一九原則,一定是很少部分人賺錢,絕大部分人買單。很不幸的是,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極少數人。”
安昀在2020年半年報中“暗懟”某位基金經理的操作,一時激起了行業內極大的共鳴和討論。究竟誰是安昀筆下的主角?對此,業界人士議論紛紛。
安昀在報告落筆時的心態尚不可考,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基金半年報裏的“驚人之語”只是一個縮影,爆款基金屢現,新秀頻出,新老基金之間的矛盾正在浮出水面。
投資者“喜新厭舊”
今年以來,首募規模超過百億元的主動權益基金頻繁出現,疊加資本市場賺錢效應的刺激,吸引了眾多投資者。與此同時,“贖舊買新”成了不少投資者的新習慣。
上海一家公募基金內部人士向中國證券報記者透露:“新基金髮行市場這麼火熱,老基金卻基本都在縮水,對於公司來説,現在只有不斷新發基金才能保持規模。”
但新基金一定強過老基金嗎?答案是否定的。
業內人士表示,新發行的基金,建倉需要一定的時間,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而老基金倉位通常比較穩定,調倉也靈活,更容易抓住牛市來臨的機會,獲得不錯的收益。而且相比新基金,老基金風格比較穩定,有過往的業績可做參考,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實際上,基金的新舊與好壞關係不大,各有利弊。不管老基金還是新基金,對投資者來説,歸根結底還是要看其最終的投資能力。從中長期看,新老基金並不是影響投資者收益的關鍵因素,持續的領先業績才是基金管理人綜合實力的體現,眼前的優勢是暫時的,只有選擇了好的基金,才能獲得良好的收益,不管它是新基金還是老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易方達的明星基金經理張坤,在今年二季報中“苦口婆心”教導投資者如何選擇基金的一段話引人深思。
“基金有不同的風格,對於持有人來説如何選擇?我的建議是問三個問題:第一,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是否自洽?第二,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是否穩定?第三,我的投資體系和價值觀是否與這個管理人的投資體系和價值觀匹配?”張坤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