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股拖累美股早盤下挫 納指跌幅超5%兩日累跌逾千點

  金融美股訊 北京時間9月4日美股早盤,美股三大股指持續下行,納指跌勢難止盤中跌幅逾5%,此前9月2日納指剛剛突破12000點關口,現跌破11000點,短短兩日累跌超千點。標普500指數跌近3%,道指下跌近500點。蘋果。特斯拉跌幅均超7%。

  截止發稿,道瓊斯指數下跌495.71點,報27797.02點跌幅1.75%,納斯達克指數下跌525.00點,報10933.10跌幅4.58%,標普500指數下跌91.82點,報3363.24點,跌幅2.66%。

  美國8月份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7.1萬人; 失業率報8.4%

科技股拖累美股早盤下挫 納指跌幅超5%兩日累跌逾千點

  美國勞工部週五數據顯示,8月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7萬,包括23.8萬臨時人口普查員。失業率下降程度超出預期,下降近2個百分點至8.4%。彭博調查的經濟學家預估中值為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35萬,失業率達到9.8%。

  平均每小時工資較前一個月增加0.4%,預估為持平,前一個月為增加0.1%較上年同期增加4.7%, 前一個月為增加4.7%,預估為增加4.5%。

  私營部門非農就業人數增加102.7萬人,前一個月為增加148.1萬人; 預估為增加132.5萬人,接受調查的30位經濟學家預測為增加35萬人至增加249萬人。

  製造業非農就業人數增加2.9萬人,前一個月為增加4.1萬人;預估為增加6.5萬人,接受調查的21位經濟學家的預測範圍為增加2.5萬人至增加16萬人。

  美聯儲即將進入噤聲期

  從下週開始到9月17日美聯儲利率決議之前,美聯儲官員將進入噤聲期,不發表任何講話。此前,很多分析師認為,今年9月利率決議上美聯儲將宣佈大動作。美聯儲之前在6月份發佈了季度預測,表明不太可能在2022年底之前開始加息。在9月15日至16日的會議結束後,美聯儲將公佈一套延伸至2023年年底的預測。

  美股大跌早有預兆?高管以五年來最快速度拋股套現

科技股拖累美股早盤下挫 納指跌幅超5%兩日累跌逾千點

  美國股市9月3日自歷史高位大幅回撤,大型科技股領跌,此前市場上一些關於盛極而衰的警告似乎變成現實。值得注意的是,根據數據提供商Smart Insider為英國《金融時報》彙編的數據,1042位美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首席財務官和公司董事在8月份出售了67億美元自家公司股票,拋售規模超過2015年11月以來的任何一個月,人數則創2018年8月以來最多。

  1、市場不斷走高,與基本面徹底脱節

  市場開始感覺有點像一列失控的火車,在7月和8月一路走高,在9月開始的幾個交易日中表現強勁。標普500指數已輕鬆突破3500點,而在4月份的時候,這一切看上去還不太可能發生;在科技股的強勁表現和高歌猛進的漲勢下,納斯達克指數已經超過了12000點,道瓊斯指數也正慢慢向30000點逼近。

  然而,市場一片漲勢之中似乎隱隱出現了一些隱憂。這波帶領着大市上漲的漲勢蔓延到了那些季度業績表現並不算太好的板塊,即便是那些表現出色的板塊,也因為財報發佈前的瘋狂漲勢而不得不出現拋售。

  週四的拋售潮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極度樂觀的情緒推動股市創下新高之後,隱憂開始顯現——納指9月3日一度跌超5.5%,標普指數也下跌4%——在跌幅方面,幾乎和三月份的拋售潮並無二致,儘管隨後在收盤前,納指和標普指數都收復了部分失地。

  但財報並非是唯一一個體現股票和基本面脱節的地方。

  價值股和成長型股票的漲幅和估值都已經超出了合理範圍。然而時不時會有一種言論,“現在的市場估值沒有任何意義”。

  會有那麼一個時間點,估值將會開始變得重要起來,而股票走勢將必須基於股票的基本面和其合理估值。目前的市場太過火了,投資者在看到一家公司在六個月的時間裏股價翻了三倍之後投一大筆錢追高,最後的結果可能只會是高位站崗。

  2、科技股業績很好,但股價為什麼下跌?

  那麼,讓我們先來看看本週我們看到的財報發佈帶來的勢頭上的變化。毫無疑問,這是由Zoom發佈的財報帶動的,該公司的估值已升至難以持續的水平。截至週二收盤時,股價飆升超過40%,成交量為9600萬美元,成交金額超過400億美元。

  但Zoom週二暴漲的同時,其他受益於在家辦公趨勢的企業也同步上漲。最大的贏家是DocuSign,上漲20%,CrowdStrike上漲14%,PagerDuty上漲12%,Zscaler 上漲11%,MongoDB上漲7%,除此之外,還有其他股票同樣跟漲。

  科技公司扎堆在本週三下午發佈了它們的財報:CrowdStrike、Cloudera (CLDR)、eGain (EGAN)、PagerDuty、Smartsheet (SMAR)和Zuora (ZUO)均收跌;MongoDB(MDB)和Guidewire (GWRE)是僅有的兩家在收盤後股價上漲的科技公司。

  這並不是説其他的科技公司季度表現不佳,而是它們對這一季度出色表現的預期已經在股價上提前反映了出來,這些公司因為超出預期和上調業績指引股價遭到回調。

  那麼它們有什麼共同之處呢?

  首先,它們都與科技有關,而且其業績和營收都超出預期。即使是那些上調了業績指引水平的公司,如Cloudera和CrowdStrike,股價也沒有上漲。通常會導致股價上漲的原因,如今正在導致股價暴跌,因為科技行業的整體股價在飆升。人們的預期上升得太高了,“科技”或“成長”股們和其他公司業績反彈所帶來的動力甚至無法支撐良好的季度業績在股價上進一步得到反映。

  隨之而來的是市場的極度興奮——其興奮程度幾乎和互聯網泡沫破滅前的程度一樣高。當財報的業績與這些股票過度的樂觀情緒不一致時,再出色的季度表現可能也會導致下跌。

  3、這次的“泡沫”會不一樣嗎?

  市值在創紀錄的速度蒸發,而這個8月卻是36年來股市表現最好的一個8月——考慮到數百萬人正面臨無家可歸併忍飢挨餓的現狀,受疫情衝擊行業的企業利潤下滑,失業率飆升,等等——這樣的股市表現真的有些讓人大跌眼鏡。儘管股市並不能完全反映經濟狀況——我們與真正的現實還是有點太脱節了

  目前股市的勢頭並不是一個很好的可供參考的指標,儘管頗有些強弩之末的意味,科技股和更廣泛的股指仍在上漲。

  零售投資環境已經發生了變化——社交媒體開始推動微型股市場的發展,Robinhood的投資者紛紛湧向勢頭最強勁的股票,如此高的交易量正在影響券商,並導致幾次股票熔斷。我還沒有經歷過網絡泡沫年代,但你們中的一些人經歷過,所以很可能我有不同的看法;這次的“泡沫”並不完全一樣。

  如今我們面臨着疫情全球肆虐的現狀。美聯儲向經濟注入了數萬億美元的刺激資金。經濟衰退的跡象依舊不減,就像前面提到的那樣,疫苗和它帶來的免疫時間還不清晰。然而,我們的市場卻在樂觀情緒的推動下走高,就像1999年一樣。

  股票是註定要增長的——歸根結底,你會希望投資在某些回報率很高的資產上——但當股票一直上漲,漲到一定程度時,就會出現脱節。

  樂觀情緒和極端看漲情緒的出現與互聯網泡沫時期類似,因為數百萬投資者在熱門科技公司以及特斯拉等知名的動量股公司(以及數以百萬計能夠獲利的看漲期權)中看到了巨大的獲利回盤機會。

  當資金開始流動,這股潮流開始湧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加入進來——整體的利潤水平和興奮感結合在一起。但總有一天,潛伏的基本面因素會開始顯露出它們的尖牙。

  在某個時候,像特斯拉和Zoom這樣的公司獲得瞭如此巨大的動能,以至於它們的上漲速度開始超過未來可能出現的任何形式的上漲。特斯拉8月份的強勁漲勢在本週開始時戛然而止,但仍有傳言稱,特斯拉目前的估值在未來幾乎難以兑現。

  投資的風險和回報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隨着樂觀情緒和需求推動着動量股及其相關股票走高,基於離譜的估值去購買股票的風險可能已經超過了這麼做可能帶來的回報。但這不會被多少人預見,也不會被談論。為估值支付這超高的溢價似乎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

  4、大眾情緒主導一切

  不過,這可能就是人性吧。情緒有時會壓倒一切,天性使然。花旗這個情緒指數很貼切,介於恐慌和興奮之間。一旦我們開始賺錢,就很難消除那種“不能碰”的感覺,你就會開始覺得自己永遠都能這麼盈利下去——這難道不是賭場賺錢的方式嗎?

  但是,一旦你在如此高的價格之上瘋狂這麼久之後,開始失去部分的收益,而且損失越來越大,那麼,你可能會開始瘋狂地雙倍下注,以挽回損失。這就是恐慌帶來的影響。

  但投資並不是21點那樣的單人遊戲。投資無法脱離大眾。一個人的恐慌幾乎不足以在一千人中造成影響,但當100人開始恐慌時,更多的人開始注意到這一點。羣體傾向於對個人的決策產生更大的影響,而非受所涉及的羣體的影響。這就像勒龐所説的傳染性是羣體的三個階段性特證之一——人羣中的每個人都開始不假思索地追隨大眾的想法和情緒。

  極度樂觀的情緒可以從羣體中獲得。隨着股民開始賺錢,賺大錢,人羣中的其他人可能開始認為他們只要模仿這些股民的行為就能賺錢——特斯拉真的值4500億美元嗎?還是“特斯拉的信徒”們忘了特斯拉要企及如此之高的估值需要的市場份額究竟有多大?

  回到勒龐——一旦羣體開始理性思考,它就會成為最終的毀滅性力量。如果個體的極度樂觀和恐慌感(以及其他情緒)和羣體不同,那麼它們就會被羣體所隱藏,但一旦羣體開始意識到,他們因為這樣的極度樂觀創造了什麼,並開始恐慌,螺旋式下降就會使羣體徹底崩潰

  這就是估值指標開始變得重要的時候——比如,每個人都想分一塊未知的蛋糕,傳言這塊未知的蛋糕是不存在的,但由於對它的需求上漲和人們的渴望,這塊蛋糕變得越來越貴。

  隨着這塊蛋糕變得越來越貴,慢慢地,願意為它買單的人會越來越少。蘋果9月份的價值真的比7月份增長出36%嗎?是營收增長支撐了這一點?還是純粹由於羣體追漲帶來的倍數擴張?Lululemon (LULU)的價值真的比2月份增長了51%嗎?即便該公司的季度營收同比再次下滑,錄得遠期銷售額的13倍的情況下?

  過去幾個月,隨着取得巨大的收益,風險與回報的平衡已向回報傾斜。但我們不能忽略風險。在估值過高的情況下,現在買入的風險在於,這些估值並不是簡單的估值過高,而是倍數擴張的表現,未來的收益將隨着這些倍數的增長而增長。然而,這有時很難證明是合理的。當人們處於興奮狀態時,他們幾乎不會擔心以如此高的價格或估值購買某樣東西會有糟糕的結果,因為他們的關注點全部放在了潛在的利潤之上。

  但這樣做的風險非常大,尤其是在像開頭提到的那些科技公司,在發佈了強勁的季度業績並提高了業績指引之後,股價仍在下跌。投資者希望得到比他們所能得到的更多的回報,當他們得不到時,失望就會出現,因為這樣的勢頭消失了。然而,在極度樂觀中,這種失望可能是短暫的,因為羣體主宰一切,樂觀情緒很快就會迴歸。

  歸根結底,現在投資於動量股、科技股或一些在疫情中回報最高的公司/受益者,會帶來對高回報的希望,但這麼做之下隱藏着更大的風險。有一種風險是,這些公司的股價不僅基於一個因乘數效應擴大了的基礎之上,而且它們正由於投資者的樂觀情緒和大眾心理股價被不斷地炒高,它們的股價遠高於其真實潛力。

  那種在股市中永遠盈利下去的感覺仍然佔據主導地位,而我們在3月份看到的恐慌早已被拋諸腦後了。單個個體投資者的變化可能很難被注意到,但投資者羣體的變化將導致情緒的迅速變化,這種變化可能導致股票和指數的價格出現意想不到的大幅波動。很難説這不是泡沫,但由於羣眾的力量,很難説這是一個泡沫。然而,人們的期望開始慢慢地與現實脱節,裂縫和零星的隱憂正在漸漸浮現。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727 字。

轉載請註明: 科技股拖累美股早盤下挫 納指跌幅超5%兩日累跌逾千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