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B站這個平台的內容分類一直都做得很細,就在上個月,B站開闢了新的知識類板塊,來容納知識類內容;商業科普也是近一年才火起來,加上疫情大家閒在家的那段時間,商業科普更加火熱;本文作者詳細分析了商業科普類內容的發展趨勢。
最近這一年,伴隨着1.7億月活,Q1日均時長83分鐘等等亮眼數據,Blibli的股價也翻了快3倍了。坐擁眾多品牌夢寐以求的“年輕化”標籤,且隨着核心用户逐漸成長為更有消費能力的消費者,B站還有很豐富的商業潛力,很多機構、品牌主或者個人內容創作者也看到了這個快速崛起的流量陣地,開始入駐。
從去年9月“巫師財經”開始爆紅,到12月“半佛仙人”入駐,越來越多的UP主開始在B站做“商業科普”。
這類內容更多是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講熱門公司和行業的商業模式、運營、營銷、品牌,或者熱門事件背後的邏輯等,也許是疫情期間大家多出不少時間,從今年2、3月份開始,講商業、財經、互聯網的視頻內容越來越多,似乎這個領域也開始有爆發的趨勢。
今年6月,被調侃是“知名學習網站”的B站專門開闢了知識區,以容納不斷增長的這部分內容。
我們今天主要講的“商業科普”類內容,因為目前內容量還不足以獨立成區,大多會分在知識區下屬的人文社科、財經這兩個板塊。
其實這類內容在公眾號平台已經很多了,但在UGC/PUGC視頻領域卻好像剛剛起步。
那麼,在B站做商業科普類內容,有機會嗎?
領域定義:首先需要定義商業科普的範圍。因為B站並沒有專門這類內容的分區或tag,所以這個定義也比較主觀,基本上就是講熱門公司、行業、事件的內在邏輯、商業模式、運營、營銷、品牌等等的內容。
數據源:找到做這類內容比較知名Up主,比如半佛、老蔣、李自然、IC實驗室、衝浪普拉斯、智能路障、DannyData等。基於他們的關注列表,找到同類內容UP主。再加上以“商業、品牌、運營、產品”等關鍵字檢索用户名,通過其簡介和發佈內容做篩選判斷。另外,考慮純財經內容因其特殊性,與商業內容有所區別,所以名稱中包含“財經”的UP主並未算在內。
以上共統計出391個Up主。收集他們過往發佈視頻的數據(截至7月15日),最終得到共7,215條數據。
其他數據源還包括各種公開信息,比如B站自己的財報、BiliOB、一些媒體對這類UP的採訪、公眾號文章等等,引用時會註明。
侷限性:由於對該領域的分類和定義是自己畫的,對UP主範圍篩選也會比較主觀。依據主要是桌面研究、抓取數據和公開資料。定量層面缺少來自用户的行為和態度數據,定性層面也有不少自己主觀體驗和判斷(YY)。
希望能拋磚引玉吧,下面進入主題。
一、現狀與趨勢在這一部分,我們一起看看:
領域整體歷史發展與現狀,以及是什麼推動該領域增長?
首先是該領域視頻發佈數(每月):
雖然最早從2016年就開始有人陸續發佈內容,但直到2019年上半年都不温不火。
2019年12月到2020年1月,視頻數量上升至200左右。
2020年2月開始突然爆發式增長,發佈視頻數直接破千。根據B站Q1季報,全站UP主Q1月均投稿量增長138%,而該領域UP主Q1月均投稿量增長了2000%。
3月之後,發佈數逐月下降,可能受逐漸復工復產的影響,很多UP主不再有那麼多空閒時間,但是數量仍然遠高於疫情開始前。
視頻播放量整體走勢和視頻數類似:
2019年8月之前,大部分視頻的播放量都比較低。
但是從8月開始該領域的視頻播放量就開始往上走,11月後進入爆發增長期,從1千萬攀升到7.3千萬總播放量。
3月之後,受復產復工影響,用户本身空閒時間下降,該領域視頻播放量也開始下降,但20年6月的播放量仍遠高於19年12月。
兩相對比後,可以看到視頻發佈數的增長相對於播放量的增長有一定滯後性:
在2019年9-10月的時候,視頻數量沒有太大變化,但是播放數明顯開始上漲了。
類似的情況在11-12月更明顯,視頻數量略有上升,但是播放量翻了好多倍。可以見在這段時間,這個領域內開始出現“爆品”。
之後在20年1-2月,大量up主也同樣看到了這個機會,開始做類似的視頻,視頻數在這段時間暴漲,和播放量共同達到頂峯。
自3月之後,視頻發佈數和播放數共同下降。
三連(點贊、投幣、收藏數)比例,代表了用户對視頻質量的評價。
如果觀察三連比例趨勢,則可以看到,視頻質量的提升要比播放量更“超前”:
19年6月,點贊投幣和收藏的比例就開始上升了,説明逐步有一些質量比較突出的視頻做出來。
9-10月投幣比例爆發、點贊和收藏也有明顯上升,側面印證了這段時間有“爆品”視頻。
而之後隨着播放量量和視頻數的爆發增長,三連的比例卻沒有出現類似的爆發。
視頻數量雖然在1-2月翻了5倍,但也許大量新進入的Up主並沒有交出更多高質量的內容。
點贊比例和投幣比例在19年10月最接近,之後投幣比例就一路下滑。或許是因為經過最初的新鮮感後,用户越來越覺得視頻內容還不錯,值得“點贊”,但沒那麼驚豔或者説好到值得“投幣”;也可能是因為視頻數更多了,播放量也提升了,但是有質量的視頻UP主有限,所以拉低了比例。
以此來推測該領域的發展故事:
- 2019年6月開始逐漸由Up主開始做些質量更高的視頻,持續產出一段時間後,在8-9月為該領域帶來了更多播放量。
- 之後在9-10月開始逐漸有“爆款視頻”產生,而這些高質量視頻在得到更多流量支持後,在11-12月帶來了播放量指數級增長。
- 更多UP主在12月到20年1月的時候注意到了這個趨勢,開始生產大量該領域內容,但是大部分up的視頻質量或數據不能達到“爆品”的水準,因此播放量的增長並不像之前那麼迅猛,三連比例也基本沒有增長、甚至略有下降。
- 在4月之後,隨着復產復工,供需兩端均受流量大環境影響,出現下降;同時一些新進入這個領域的UP主的作品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反饋,也就逐漸退出了這個市場。
所以,這很可能是一個由KOL(少部分大Up)主導和驅動的市場。
那麼,我們再來看看該領域Up的分佈情況:
果然,粉絲和播放都高度集中在頭部Up上。
半佛仙人個人總播放量1.8億(佔總數42%),442萬粉絲(佔總數34%)。剔除半佛後,超過80%的播放量和粉絲數都集中在前20個Up主上;長尾化非常明顯,大部分的up主只有2位數的粉絲,3位數的播放。
所以,我們單獨來看頭部Up們的發佈和播放趨勢,和整體趨勢其實有所不同:
可以看到從19年6月開始,發佈數量就開始明顯上升,應該是部分top20up這個時間開始入場。
之後整體創作產量一直呈上升趨勢,2-3月增量不明顯,但6月發佈數量達到新高139,疫情和復工對他們的創作影響不大。
19年6月開始三連比例突然顯著上升。
10月之後投幣比例持續下降,收藏略有下降的趨勢但不明顯,點贊比例上升至4月達到頂峯,之後開始下降。
而大部分TopUp也是在19年6月後開始入場的:
與整體趨勢相反的是,播放量的增長反而是滯後的:
Top21 Up主的總播放量相比於視頻發佈數和三連比例反而呈現出滯後性,可以看到基本是從9、10月份播放量才開始上升的。
11月之後開始爆發增長的,從這裏開始,播放量,該領域的市場盤子很快就被建立起來。
同樣在4月後,可能受復工復產的影響,用户們可能不像之前有那麼多空餘時間,播放量開始下降,但仍遠高於疫情發生之前的播放量。
到這裏,我們基本可以理出一條發展趨勢的脈絡:
- 2017年7月:露出萌芽,幾個後來成為該領域Top20的up主開始發視頻,播放量一直不温不火,但質量穩步提升。
- 2019年6月:開始有些UP主(比如老蔣、路障)進入該領域,做出一些優質內容,在小範圍內引起好評;9月開始播放量開始明顯上升。三連比例也開始一路上升。
- 2019年11月:更多優質UP主開始入局(danny data、半佛、IC、普拉斯等),在推薦算法和口碑的加持下,播放量開始快速爆發。
- 2020年1、2月:很多看到市場機會的新進up開始嘗試進入,視頻播放數迅速從200上升至1000+;也有Top20Up主在1、3月入場(林超、老華、大蜡燭等),但是大多數新進的up主的作品無人問津。
- 2020年3、4月:供需兩端都多出來大量空閒時間,共同使市場達到頂峯;且Q1供需兩端的同比增長率,均遠高於B站全站Q1同比增長率。
- 2020年4月:或許由於復產復工,流量大環境受影響,供需兩端均開始下降;很多新進Up主沒有火,熱情消退、產量下降,但目前總體視頻數和播放量都還遠高於疫情開始前。
基於該領域的歷史脈絡和現狀,我們可以得到如下觀點:
1)該領域19年9月開始增長,吃了一大波疫情紅利:
- 本來在從19年9月就已經開始上漲。受疫情影響,視頻數和播放量得到一波極大加成。
- 4、5月後雖然回落,但播放量仍高於疫情前,用户習慣很可能已經養成。
2)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由KOL驅動:
- 這個領域基本是由KOL們開闢和建立的,Top20Up主佔據了90%的播放量。
- 但是目前這個領域的KOL數量少,10w粉絲以上也只有20多人,其中有一半目前粉絲量在10-30w
- Top21Up很多人入局時間不長,大多不到半年,其中很多KOL也還在成長階段。
3)競合效應:
- 很可能的情況是:越多人進入並提供優質內容,越多用户開始觀看,該領域受到關注度越高。Up主可以一起把該領域盤子做大。
- B站本身的增長可能帶來紅利。
4) 隱性門檻:
- 1、2月湧入的大量新進者大多並沒有成功,在這個領域做內容,或許存在“看不見的”門檻?
瞭解歷史和現狀之後,在這一部分,我們可以看看這個領域有哪些機會和價值:
- 大環境:B站整體增長紅利
- 個體:頂流們的發展趨勢
- 競爭:受眾還有可能從哪裏來
- 價值:做這個領域有什麼好處
基於過往MAU(月活)數據,大致做了下推算:
考慮20Q1因為疫情可能是特殊值,因此採用包含和不包含20Q1的兩種預測。
預測到21Q1時,B站MAU達到2億左右,同比上升10%-25%,整體來看B站有着非常良好的增長趨勢;也就是説,可能還有3千萬左右的月活用户可能在未來來到B站,併為各個領域帶來增量紅利。
2. 該領域現在的頭部Up主們達到自己的“上限”了嗎?簡而言之,半佛很可能接近該領域粉絲量的上限了,而其他幾位50w-100w粉絲的Up們大多還有良好的增長趨勢。
因此,該領域Up們可能正在或將要經歷如下的粉絲區間/階段:
3. 除了B站內部流量和未來增量外,還有可能從哪裏吸引受眾?目前最主要的流量來源,應該還是來自B站內部,即從知識區及下屬的財經、人文社科導入。
從產品屬性上看:最直接的競爭對手是西瓜視頻;但是,西瓜視頻目前沒有專門的該領域分區,而且以同一個UP主“巫師財經”的過往作品在B站和西瓜的播放數來看,西瓜視頻的播放量是B站的15%-30%左右;另外,我個人感覺B站用户和西瓜視頻的用户重疊度不太高,僅靠某個細分領域的內容,其實比較難讓西瓜視頻的用户改變習慣。
從爭奪“用户關注/用户時間”的角度來看:與公眾號、知乎、得到等都屬於間接競爭,中等長度的視頻與圖文和音頻各有所長,更多還是不同場景;因此反而這部分更廣闊的的人羣,存在吸引轉化的可能;這是一個非常廣闊的空間,很多人其實還不知道互聯網世界裏有這樣的視頻內容。
抖音/快手,微博因產品本身的形式和屬性,雖然也有類似內容,但基本不太構成競爭關係。更可能是作為導流渠道,或者Up主本身的多渠道策略。
如果公眾號受眾是可能吸引的受眾,那在B站做商業科普類視頻,是不是一種顛覆性創新呢?
確實有些在公眾號平台比較成功的內容創作者也看到B站的機會,開始入局。
最成功的就是半佛,但是很多人其實面臨“水土不服”;對流量算法把握、運營扶持、內容調性都是跨平台轉換的障礙。
正如每個新舊流量平台轉換時,都會給個體帶來更多機會。
目前該領域Top Up主的身份非常多元,很多人其實是從0開始做的:
也正因如此,該領域其實變現能力並沒有那麼突出,但對於個體來講,有很多隱性價值,其實比直接變現更有價值:
其實,很多機構和品牌主也早早意識到了:
4. 除了廣告之外,做“商業知識科普”是否會為品牌帶來新的正面影響?對機會和價值的一些總結:
1)B站整體MAU在1年內可能還能有10%-25%的增長空間,為該領域帶來增長紅利。
2)500萬粉絲可能為該領域UP主的上限,50w-100w粉絲的UP主仍有粉絲持續增長的趨勢:
- 半佛目前450w粉絲,全站排名34,粉絲增長進入平緩期,基本可以看做該領域粉絲量的上限。
- 所長林超目前99w粉絲,全站排名366。50-100w粉絲的幾個UP粉絲增長趨勢良好,進入B站時間也不長,仍在不斷增粉,有突破百萬的可能。
- 大量0-1w粉絲的UP在製作水平和內容質量上還有較大差距。
3)增長流量來源:
- B站內部導流。知識區用户轉化是目前最直接的渠道。
- 同類型公眾號受眾:更廣闊的空間,公眾號本身過度飽和,而很多人其實還不知道互聯網世界裏有這樣的視頻內容。
4)障礙在於:
- 遷移障礙:跨平台創作“水土不服”。
- 場外因素:用户習慣碰撞涉及B站微信兩大平台的博弈。
- 製作成本:視頻比圖文製作成本高。
5)對於該領域創作者而言,隱性價值遠大於直接價值:
- 個體友好:Top21UP主身份多元,創業者、媒體人、從業者都有機會。
- 真正的價值在於:把握最有潛力的Z世代粉絲,塑造個人IP,撬動更大的商業影響力。
6)對機構和品牌主而言,該領域同樣可能成為與年輕羣體營銷溝通,擴充影響力的一個新陣地;除了廣告之外,做“商業知識科普”是否會為品牌帶來新的正面影響?
三、內容與產品前面第一部分提到了“隱性門檻”,這一部分就來看頭部Up如何做內容和產品的,包括:
- 貴精不貴多
- Top21的核心能力
- 熱門話題有哪些?
- 視頻太長沒人看?
- 個人冷啓動典範
視頻發得多不等於一定能火,實際上,大部分Top Up主的視頻發佈量小於50條。而有相當多的Up發了100條以上,但粉絲量仍然非常低。
而要想漲粉,就要先做高播放量。而點贊,又與播放量強相關。
TopUp的視頻在點贊、投幣、收藏比例均遠高於其他Up。
Top Up的視頻激發受眾及時互動的能力也更強:
2. 那麼,Top Up的核心能力是什麼呢?B站的流量加持當然是很重要的因素,但是有一説一,你做得東西至少水平得夠,才能被運營看到並分配流量。同一個選題,高播放量和低播放量的作品確實有肉眼可見的水平差異。
我覺得真正的核心能力是作品完整度。具體來説,包括:
內容裏前三點其實還好,最難的反倒是有趣。不是自己覺得自己有趣,而是讓B站用户覺得你有趣。這個真的有點玄學,雖然有很多經驗與理論支持,但其實很多大品牌的職業經理人都會在這上面犯錯。
形式裏面,如果是做露臉視頻,其實UP形象真的是挺重要的一點,雖然大家都在説在B站露臉效果好,但是坦白來説,不是人人都適合露臉。
看看幾個Top Up視頻的截圖:
3. 熱門話題有哪些?除了核心能力,還有一些增值能力,比如蹭熱度,或者叫熱點捕捉能力。
“瑞幸騰訊拼多多,B站是不是youtube”,堪稱播放量上漲密碼。
以瑞幸為例:
但能跟上熱點的前提是輸出速度與製作成本。
順便我們再看看這個領域的都有哪些常見內容Tag:
整體視頻標籤集中在“互聯網、創業、商業、財經”幾個話題。而Top21的Up主視頻內容更多元。高頻關鍵詞中還包括“趣味科普人文、知識分享官、數碼、社會、Vlog、賺錢、科技”。
知名人物裏,馬雲、羅永浩、馬化騰是Top up們的最愛。雷軍、馬斯克、李佳琪、喬布斯也有相當高的熱度。
熱門公司,則是騰訊、蘋果、B站,華為、特斯拉和阿里也有較高熱度。整體來看也是集中在互聯網和科技領域。
再有就是塑造記憶點Tag的本事,也是做個人IP的基本操作:你要給用户一個記得住你的點。
4. 視頻太長沒人看?視頻長度其實不是問題:
Top Up共發佈1359個視頻中,視頻平均長度為11.7分鐘。大多數視頻集中在7-11分鐘。(0-1分鐘的視頻基本全部來自Up“商業小紙條”,其他up主的作品大多在2分鐘以上。)
確實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把該領域的話題講清楚,這也是為什麼抖音快手這樣的平台孵化不出商業科普領域。
5. 個人冷啓動典範最後,放兩個該領域個體迭代的典範。
首先是“DannyData小丹尼”,從0到1再到N;再一個是“老蔣巨靠譜”。
對於產品和內容的一些總結:
1)貴精不貴多:
- 很多TopUP主實際上沒發太多條視頻就火了,純靠視頻發得多積累粉絲的其實很少。
2)TopUp主的視頻質量更高:
- 單個視頻點贊比例、投幣比例、收藏比例均遠高於其他UP主
- 點贊可能非常重要。
- TopUP的視頻也有更強的激發互動的能力(播彈比)。
3)核心能力(門檻)與增值能力:
- 作品完整度 =內容(邏輯清晰+ 有觀點+乾貨滿+有趣)+形式(畫面、聲音、特效、Up形象)
- 有趣是玄學,UP形象也是玄學Ø很多UP發很多但播放量很低,視頻質量確實不太行。
- 增值能力:熱點捕捉能力(背後是速度與成本)、塑造記憶點Tag。
4)10分鐘也沒問題:
- Top21UP的單個視頻平均長度為11.7分鐘。大多數視頻集中在7分鐘以上。
- 抖音、快手等熱門的短視頻平台很難孵化出這類內容。因為講清楚確實需要時間。太短反而不好。
5)個體迭代典範:
- DannyData:不斷進化,構建豐富的產品矩陣與媒體矩陣。
- 老蔣巨靠譜:放棄一些商業化可能,維護觀點獨立性,專心做好一件事。
引用《都去 B 站做 UP 主了,然後呢?》的一句話吧:“在下定決心做 UP主之前,老蔣曾有一個預判——他認為當時的B站就像是2014年時的微信公眾號,存在着自媒體的創業紅利;它是一個窗口期,可能只有一至兩年轉瞬即逝的機會。”
作者:Allen,微信公眾號:Allen走走神
本文由 @Allen 原創發佈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CC0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