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2021年財報來了!距離重回巔峯還有三年
美東時間2022年1月26日,英特爾公佈了2021年Q4和全年財務業績。財報顯示英特爾第四季度收入為195億美元,同比增長4%;全年收入為747億美元,同比增長2%,2021年Q4及全年營收均創下記錄。
各業務單元收入總結,來源:intel
CCG收入,來源:intel
客户端計算事業部(CCG) 仍是英特爾收入的最大來源,2021年Q4交付了 100億美元的季度業績,全年業績405億美元,同比增長1%。
DCG收入,來源:英特爾
數據中心事業部(DCG) 的第四季度收入創下歷史新高,達到73億美元同比增長20%,全年收入達258億美元。其中企業和政府的服務器恢復強勁,銷售額同比增長53%。
IoTG+Mobileye業務,來源:intel
2021年Q4物聯網事業部(IoTG)是增長最快的業務,同比增長了36%,這反映了市場逐漸擺脱新冠疫情影響正在恢復的強烈需求。IoTG全年收入40億美元,同比增長33%。
同時在2021年Q4推出用於自動駕駛EyeQ Ultra專用SoC的Mobileye Q4收入達到3.56億美元,同比增長7%,全年收入14億美元,同比增長43%,是全年增長最多的業務。2021年12月,英特爾表示將會在2022年年中之前將Mobileye上市。
流水的NO.1,鐵打的台積電今天公佈財報的半導體大廠除了英特爾還有三星,如早先Gartner預測的那樣,2021年三星取代英特爾成為營收第一的半導體公司。
Gartner預測全球半導體2021收入前十
2021年,在存儲業務的帶動之下,三星電子收入同比增長達到29%達到782.9億美元,這是1992年以來三星電子第三次超過了英特爾。相比之下,2021年英特爾全年收入為747億美元,同比增長2%。
英特爾首次讓出第一名的位置是在2017年。2017年全球半導體總營收為4197億美元,同比增長22.2%。而這一年三星以612.2億美元首次登頂半導體市場。2017年三星業績大漲52.6%的主要原因是供應不足推動存儲芯片價格上漲,2017年NAND閃存芯片價格增長17%,DRAM內存芯片增長44%。
在隨後的2018年,三星以758.5億美元蟬聯半導體公司收入第一寶座。2018年三星電子收入增長了26.7%,而英特爾則為12.2%不足三星的二分之一。
三星在市場上的領先主要受存儲產品價格波動的影響。2017年和2018年存儲芯片佔半導體市場總營收的比重分別是31%和34.8%。而在2019年,存儲芯片價格下降影響,三星電子收入暴跌29%,英特爾則以0%的營收變化重回第一。從近幾年的營收變化來看,英特爾一直是前十名中變化最小的,幾乎保持着個位數甚至0%的變化。英特爾能在2019年重回半導體收入第一的企業基本上是靠“以不變應萬變”。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英特爾與三星的排名競賽之中,純靠代工獲得收入的台積電呈現穩健的增長態勢。爬升到第三名的台積電的可貴之處是能夠在半導體市場的波動之中保持可觀的增長。例如,在2019年半導體市場陷入整體不景氣的大環境,三星收入暴跌29%,SK海力士收入暴跌38%,美光收入暴跌35%,高通、英偉達等多家大廠收入均出現兩位數的下降。只有台積電是排名前十的半導體企業中唯一增長的公司。2021年,台積電營收為568.2億美元,相比2020年增長24.9%。雖然增長速度不及三星,但台積電在2020年增速也達到了31%。
而台積電的成長在證明代工業務的穩定的同時更在凸顯代工在整個半導體產業鏈上的價值。在半導體產能稀缺的2021年,台積電是半導體產業最關注的公司,沒有之一。掌握着先進製程的台積電,在2021年憑藉着5763億美元的市值(相當於2.6個寧德時代)成為全亞洲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
英特爾2022如何翻盤?提振英特爾在行業的地位是Pat Gelsinger接任後最大的目標。看到台積電風生水起,英特爾、三星都意識到代工業務的重要性。技術出身的Pat Gelsinger決心發展代工業務,在2021年提出了IDM 2.0策略,在2021年,英特爾在亞利桑那州投資200億去建造兩家晶圓代工廠。2022年伊始,英特爾宣佈要在俄亥俄州投資200億打造全球最大的晶圓生產基地,在關於這筆投資的發佈會上,Pat Gelsinger進一步提到要在未來十年投資1000億美元,最多新建8個晶圓廠。
半導體產業縱橫整理
通過整理英特爾已經宣佈的投資可以發現,英特爾為了重回第一在未來的總投資額可能高達2331億美元。
在IDM 2.0中,英特爾提到要追趕先進製程的進度,預計在2024年推出20A節點產品,同時通過引入High-Na EUV以支持18A製程,實現代工技術上的領先。英特爾指出俄亥俄州的晶圓廠將為埃米時代設計,等到工廠建成時將會成為英特爾最先進技術的晶圓加工廠。截至目前,英特爾在美國本土的投資計劃已經達到400億,如果後續芯片法案通過,能夠受到政府的補貼,這一數字將會更驚人。
在先進製程軍備賽中,英特爾已經採購ASML的首個 TWINSCAN EXE:5200 系統從而鎖定High—NA EUV設備。作為業界第一個部署該設備的企業,英特爾在設備上確實已經實現了一定程度的領先。
由於先進封裝對於先進製程的意義重大,英特爾在美國本土建立製造產能的同時,也在佈局封裝產業。2021年英特爾在馬來西亞投資了71億美元以建立封裝產能。Pat Gelsinger認為疫情給供應鏈帶來的除了危更多的是機,除了上文中提到的投資,英特爾還要在歐洲投入接近1000億美元的投資。
硬件已就位,軟實力也要追趕英特爾為了實現再次領先對硬件的投資已經擺在外界面前,而為了最大程度的提高投資回報率英特爾在技術研究上也沒有放鬆。為了實現2nm以下的製程,英特爾提出了新的晶體管設計,實現3D、垂直堆疊的CMOS架構。在英特爾最新展示的關於Forksheet晶體管專利的信息中,其中一點值得注意——英特爾從2019年就已經開始探索這一項技術。可見,雖然英特爾對晶圓製造的關注從沒有徹底消失,只是在之前尚未顯現出自己的野心。
在研發投入上看,英特爾其實一直是投入最多的半導體公司,2020年英特爾研發支出達到129億美元,佔整個半導體行業研發總指出的19%。截至2021年九月,英特爾已經投入111億美元同比增加12.5%。
決定技術的重要資源還有人才,因此英特爾還啓來全球留才與徵才計劃,預計投資超過20億美元以引入相關基礎人才。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英特爾計劃斥重金去“挖”競爭對手的頂尖人才,從而在技術上取得進一步領先。
僅在2022年1月,英特爾就先將蘋果Mac系統架構總監引入,後又將美光的首席財務官納入麾下。在更早之前的2021年,AMD、EA Games、索尼、亞馬遜的遊戲顯卡相關人才也加入英特爾團隊;曾在Meta、英偉達有過工作經歷的GPU技術領導者也加入了英特爾。
英特爾的中國投資版圖英特爾預告了未來接近200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但似乎與中國市場關係不大。英特爾這些大筆投資順應了美國政府想將半導體的製造帶回本土的想法,美國的芯片法案通過後,這將有助於英特爾拿到政府的補貼。
但實際上,英特爾已經低調了入股多家中國半導體公司。
半導體產業縱橫整理
IC Views統計發現,英特爾在中國的投資版圖中,半導體相關企業佔據了將近三分之一,同時這些被投資的半導體企業又多以設計能力見長。英特爾在全球不同地區的投資策略再次印證了“半導體全球化的不可逆”。
此前英特爾Pat Gelsinger表示,歐美在半導體的落後是因為自身的傲慢導致了對技術升級的忽視。半導體市場上,新的風暴已經出現。英特爾想要重回昔日絕對領先的地位難上加難,百家爭鳴的半導體市場,誰主沉浮仍未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