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從餘額寶到戰略配售基金,螞蟻是怎麼讓金融會説人話的?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財經

最近一段時間,螞蟻上市的各種消息可謂是層出不窮,特別是本該屬於高淨值投資者的科創板打新,硬是被螞蟻弄成了普通人的狂歡,5個戰略配售基金被搶購,打新熱鬧程度不亞於“雙11”,這估計是幾乎所有資本市場投資者都想象不到的事情。

一、打新打成了雙十一

日前,易方達、匯添富、華夏、鵬華和中歐與螞蟻集團簽署了戰略投資者認股協議,推出以發行價認購螞蟻股票的新基金。9月25日零點,這5只新基金剛開賣就遭瘋搶,2分鐘賣出10億元。

據公開信息,此次總募集規模600億元,僅通過支付寶渠道和5只基金各自的平台發售。

而到了今天,消息更進一步,螞蟻戰配基金三個交易日內已售罄三隻。支付寶頁面顯示,5只基金總計已有超700萬人購買,按照600億總規模估算,最終人均投資金額預計不超過9000元,堪稱最惠普的新發基金。

從銷售的熱門程度來説,螞蟻的戰略配售基金已經成為了資本市場上無人出其右的產品,打新打成了雙十一,這估計也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熱鬧了。

相比於資本市場動輒,十萬二十萬甚至百萬的人均打新額度,人均投資九千元不得不用小微這個詞彙來形容,但是小微不正好是螞蟻的底色嗎?那麼,我們不妨回顧一下,螞蟻到底做了什麼?螞蟻的出現對於金融產業又意味着什麼?

二、螞蟻如何讓金融會説人話?

一直以來,金融業總是籠罩着一種神秘色彩,大家談及金融總覺得是華爾街大佬在高聳入雲的金融城大廈上的各種指點江山,或者是小李子在《華爾街之狼》中的紙醉金迷,誠然,在金融業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金融都是高高在上的存在,是嫌貧愛富的所在,金融永遠將自己的服務給那些真正有錢的高淨值富豪用户,而卻很少為普通人做什麼,高大上幾乎成為了金融的代名詞。

不過,這也是相當長一段歷史時期中不是辦法的辦法,因為畢竟金融的成本較高,在這樣的情況下,有限的人力物力只能服務那些大客户了,這有的時候也是銀行等金融機構迫不得已也必須去做的事情。

然而,我們看到這些年來,螞蟻利用互聯網科技邊際成本遞減的規律,不斷降低了金融成本,最終實現了讓金融説人話為每個人服務的目的。

首先,用金融科技給每個人提供了幾乎零門檻的服務。如今説起貨幣基金,相信所有人第一反應就是餘額寶,其實早在2013年餘額寶出現之前,貨幣市場基金是一種早就存在好幾十年的市場產品,其發源於美國,在中國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就已經引入,但是整整二十多年不聲不響,最核心的問題就是門檻太高,想買的人買不了,能買的人看不上,最終成為了無人願意用的雞肋。但是,餘額寶的成功出世,其通過互聯網的形式銷售,藉助互聯網化的產品設計,設計出來1元起售,隨時贖回,用於支付的商業模式,成功實現了貨幣基金的平民化,也正是從這個地方起點,中國的互聯網理財才真正覺醒,幾乎絕大多數人的理財觀念都是從餘額寶開始的,這就是金融科技讓金融平民化、普惠化的第一步。

其次,用金融科技推動形成了財商教育理念。在餘額寶之後,貨幣基金成為了大多數人的金融理財入門教材,在申購贖回餘額寶的過程中,大家逐漸熟悉了基金的業務和交易流程,學會了如何看7天年化收益,如何看投資標的,也正是在此基礎上逐漸學會了金融理財。根據螞蟻招股書信息,2019年一年共有超過5億用户通過支付寶平台進行理財投資。截至今年6月底,支付寶促成的資管產品總規模已經達到4.1萬億元,人均理財金額算下來為8000元,已經成為目前最大、最普惠的互聯網代銷平台。更多數據顯示,在支付寶理財平台的用户中,35歲以下的用户佔比7成。平台累計為用户賺取收益超過4000億元,相當於平均每天為用户賺1.5個億。可以説,從貨幣基金到全面理財,螞蟻利用金融科技實現了財商教育的普及,這是金融科技讓金融平民化、普惠化的第二步。

第三,用金融科技形成了橋接機構與用户的科技紐帶。在日常大多數人的生活中,大家會發現金融實在是過於繁雜,全國有幾百家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以及形形色色的信託、資管等機構,普通人完全沒辦法去真正貨比三家,而螞蟻通過科技能力,將機構與用户連接到了一起,目前,已經有170家資管機構與支付寶展開合作,接入了超6000種產品,有82家基金公司把“營業廳”搬上支付寶,讓用户只需要一個APP就可以實現金融的貨比三家,再加上通過智能理財AI助理“支小寶”,讓理財不再困難,這是金融科技讓金融平民化、普惠化的第三步。

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做法,但是這些做法最終的結果就是把高高在上的金融一步步用科技的手段引回人間,從而實現了金融的普惠化推廣,用大眾可以理解的語言和做法,實現了每個人都能享受金融服務的目的。

所以,當我們想明白這些事情,就不難理解戰略配售基金如此受到普通投資者們的歡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