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文章:中國這個超級大國的迴歸

西班牙《公眾》日報網站4月4日發表題為《中國:一個超級大國的迴歸》的文章。文章認為,中國最近30年來的發展已使其找回了昔日經濟超級大國的角色。全文摘編如下:

過去30年,中國一直是“世界工廠”,在美國主導的全球化中扮演着功能性的邊緣角色。在這一時期,中美之間的摩擦較少。但由於這個亞洲國家已經開始改變其經濟增長模式,進而導致其與華盛頓的緊張關係升級,目前的形勢已經大為不同。

具體而言,中國的經濟轉型涉及將自身角色從“世界工廠”轉變為技術超級大國。這種現象正在引發世界資本主義的重塑,美國認為這是對其霸權的威脅。

以歐洲為中心的視角扭曲了我們觀察和描述世界的方式,這一點也反映在我們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事情的解讀中。我們世界觀的侷限性之一就是將這個亞洲國家歸類為“新興國家”。但在過去數千年中,中國長期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之一。因此,該國最近30年來的發展已使其找回了昔日角色:經濟超級大國。

2008年的全球危機是中國當局加快增長模式轉變的轉折點,它還使中國認清了不太可能依賴國外的現實。在新冠疫情和與美國對抗升級的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提出了新的“雙循環”模式,明確表示要減少對外部的依賴並提升國內消費。“十四五”規劃也體現了這一戰略。很明顯,中國經濟正在以這樣一種方式發展,即服務業佔有更大比重,而工業和農業的比重則逐漸減小。另一方面,儘管減小了對外貿的依賴,但與其他國家相比,消費的權重仍然很低。

除了內部層面的變化,自2013年以來,這個亞洲大國在世界舞台上也日益活躍,這反映出中國在全球格局中的角色正在轉變。“一帶一路”倡議使中國能夠增進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和外交關係,推進其企業參與的投資項目,從而部分緩解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它還可以創造以北京為中心的新的地緣政治網絡。

中國在全球格局中作為“世界工廠”出口低附加值商品的角色符合美國的霸權利益。但隨着模式的改變,中國正設法通過與占主導地位的經濟體(美國、歐盟和日本)進行正面競爭,來提升其在全球價值鏈中的地位。

鑑於其經濟規模,中國的戰略已使美國意識到自身霸權地位受到了威脅,因為中國正在成為引領5G和人工智能等先進技術發展的國家,而這些技術將成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

實際上,這是解釋中美技術戰的關鍵點之一。特朗普和拜登採取的共同戰略是遏制中國的崛起。華盛頓的攻勢旨在阻止北京獲取芯片等關鍵產品,並阻止中國技術(如5G)在全球範圍內擴張。因此,中國加快推進其自主戰略,在關鍵零部件的生產中減少對外部的依賴,這一點也在“十四五”規劃中得到了體現。

鑑於上述原因,世界主要大國的角色正在重新分配,在這一過程中,尋求戰略自主權的政策日益突出。換句話説,主要國家和地區(中國、美國和歐盟)更想要的並不是進行“脱鈎”或去全球化,而是在關鍵技術上努力減小對外部的依賴,並在決策上擁有更大的迴旋餘地。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72 字。

轉載請註明: 西媒文章:中國這個超級大國的迴歸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