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華商韜略 趙昱
8月12日晚間,一則震驚業內外的新聞登上了熱搜:
中國人壽、中國石油、中國鋁業、中國石化以及上海石化在內的五家央企集體發佈了公告,表示申請自願將美國存托股份從紐約證券交易所退市。
注:中國人壽保險從美退市公告
一石激起千層浪,五大央企退市的消息一出,迅速引起了各界的關注。
對此,證監會相關部門負責人回應稱,退市是企業的自主選擇,上市與退市本就是資本市場上的普遍現象,目前退市的情況並不會對企業利用海外資本市場進行融資發展造成影響。
事實上,此次從紐交所退市的5家央企,都極具行業影響力。
中國人壽是國內最大的人壽保險企業,其業務涉及保險、銀行、投資等多個板塊。據數據統計顯示,集團已接連20年登上《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榜單,2022年其排名更是榮升至第40位。
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國人壽集團合併總資產已突破6萬億元,為經濟社會提供了超過480萬億元的風險保障,2022年,其品牌價值也超過了4500億元。
中國石油是亞洲最大的油氣生產和銷售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石油企業之一。2021年,公司的營收達到了2.6萬億元,以35.2%的增長率,再創歷史新高。
中國石化集團屬國內最大的石化產品和成品油供應商,是全球最大的煉油公司,在2021年出爐的《財富》世界500強企業榜單中,中國石化位列第5名;上海石化是中國石化集團旗下的子公司,作為國內最大的煉油化工一體化石油企業之一,上海石化近年來的發展態勢良好。
中國鋁業則是是中國最大的氧化鋁生產供應商,作為國內鋁行業的龍頭企業,2021年,中國鋁業的全年淨利潤達到了77.9億元,同比大增了387.04%。
如此規模的五大央企,為何會選擇同一時間退市呢?
除去證監會在回應中所提到的“出於自身商業考慮”的原因外,市場上還流傳着幾個版本的答案。
首先,部分觀點認為即將開始的內循環,是造成央企紛紛從美退市的主要原因。
其實,從20年起,我國就走上以內循環為主的經濟發展模式,該模式最大的特點就是先完善經濟內部循環的結構。因此,大部分由外資掌控的中國企業開始迴歸,本土大公司也開始嚴格控制對外的輸出。
其次,不少人認為《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出台,也是造成央企退市的重要原因。
據公開資料顯示,2020年美國出台了《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該法案規定凡在紐交所上市的海外企業一律要接受會計師事務所的定期審查,如企業拒絕,就會被紐交所列入預摘牌名單;如若3年內未接受審查,將會被強制退市。因此,從數據安全角度出發,國內幾大央企從美退市,很可能與此法案相關。
最後,預防重大風險也可能是此次央企退市的原因之一。
今年4月,俄羅斯為了反制西方,簽署“俄概股退市令”,目前我國主動退市的舉措,也很有可能是為了規避風險所進行的提前部署工作。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五大央企的主動退市對於其他中概股而言,並不是一個消極的訊號。從風險管理的角度來看,回港上市對於中概股而言不失為一個好的選項,回港上市不僅能規避海外潛在的跨境審計風險,還能擴展其融資渠道。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