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象資本週爽:教育行業面臨三大趨勢

藍象資本週爽:教育行業面臨三大趨勢
財經塗鴉 | 來源

劉小七 | 作者

tuya | 編輯

藍象資本週爽:教育行業面臨三大趨勢
Q:《財經塗鴉》

A:周爽 藍象資本合夥人

Q:藍象資本為什麼會選擇投年輕教育企業的「0-1」階段,而不是後期或者已經非常成熟的教育企業呢?

A:早期投資性質更接近於創業,越往後期則更接近金融。

選擇初創企業,我們的角色則更像這個創業者的早期合夥人,所有的產品、渠道甚至是商業模式,我們都會商量着來。

而如果説選擇一個市值本來就非常穩定的企業,我們其實可以通過金融運作的手段去增加在其中獲取的價值。

Q:即便對一個公司分析再透徹,未來風險也很難把控,在投資過程中,是否對項目投資決策產生過分歧?

A:沒有。雖然我之前做後期母基金的時候是要求嚴格控制風險,但經歷的工作多了到後來自己創業、去斯坦福讀書,想法也發生了180度轉變。風險投資行業理念和二級市場投資並不一樣,做一個比喻,二級市場是一個以「可能性」作為權重的——比如,10%的可能性漲了30%,或50%的可能性漲了5%等,最後是能夠算出結果的。

而以科技作為驅動的風險投資是冪律,90%的情況下是會失敗的,只有1%的情況下有爆發性潛質。我認為一個沒有「投砸」過案子的風險投資人,不是一個好的風險投資人。

Q:哪一個點觸動你回國轉向教育投資呢?

A:風險投資人一定是要去投真正的創新,科技創新是可以帶給風險投資冪律超高收益的。但中國上一撥風投賺得是移動互聯網的錢。

而回國後,我認為中國的教育是存在比其他行業更多機會的藍海,也即用科技去創新的機會;同時,教育領域的科技化程度是落後於其他行業的,我認為一定要有人去做。

Q:現在很多業內人士認為新職業教育未來發展潛力巨大,如何理解這個時間點的機會?

A:有多個有利因素的疊加。首先是科技的變化,成人教育是非常容易在線化的,他們自制力、自驅力強,也善於使用科技工具;第二則是整個社會經濟結構的變化,使得大家對終身教育更加註重——尤其是90後的小夥伴,大家更願意花時間去買教育,他們會非常有意識地通過培訓、通過提升自己的能力來實現職業的升級;第三,隨着社會的進步,產生了很多新興職業品類。

Q:新職業教育的哪些領域會更有增長潛力?

A:成人編程、醫療和護理、體育和健康以及短視頻相關的領域。體育和健康方面,無論是健身教練、營養師或健康師,還是賽事管理方、組織方,缺人才是比較確定的。

同時還有知識付費、攝影等方面的興趣教育,以及成人演講類似的技能教育。這些肯定都是會增長的,只不過是看哪些增長的體量最大,或者哪些新體量足夠大到進入風投關注的範疇。

Q:今年因為疫情,讓OMO(Online-Merge-Offline,線上線下融合)模式成為了一個趨勢,藍象之後會多關注此類企業嗎?

A:會的。

做OMO的有三種類型:從線下轉線上,從線上拓展線下,以及從頭做OMO的。我們會選擇第三種。

原因在於,兩端互轉依靠的也是公司積累的品牌、信任和技術,我們還是更相信那些在OMO這個新形態下從頭設計的一個產品。

Q:會更關注資源匱乏的下沉市場的教培機構嗎?

A:會的。

我們現在看到的問題是,下沉市場的教育資源貧乏的狀況在加重,一個地方教育條件越不好,越沒有老師願意去。我們相信科技手段是可以解決下沉市場教育公平問題的。

儘管一些慈善機構在做這件事,把有情懷的青年老師和大學生逐年派到教育貧乏地區,作為一個風險投資人,我很尊敬這些偉大的老師,但是中國的優質教育資源稀缺的黑洞太大了,現在慈善機構做的不夠規模化,不足以從根部解決這個問題。

Q:很多人説企業服務類的機構或公司可以幫助教育行業高效地實現數字化,你這麼看企業服務相關領域的機會?

A:企業服務類公司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教培機構側,另一種是學校側的。從信息化的角度上來説,兩種都是客户,都需要企業服務。中國有60-80萬的教培機構,又有30多萬公立學校,所以本身企業服務類企業有一個巨大的市場。

但我有個體會,就是説其實現在每一個學校都是一個複雜的、大的B端客户,他們需要的是整體解決方案,是企業服務類公司如何可以幫它解決問題,而不是一個硬件或軟件賣進去就能搞定的,所以那些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未來才會在這個市場得以發展。

Q:現在市面上可提供整體解決方案的企業服務類公司多嗎?

A:目前還挺多的。學校方面,阿里、騰訊、華為等互聯網大廠都在做,但因為整個中國的企業服務市場還屬於比較早期的一個階段,所以最後誰能做出來最好的解決方案,我覺得還沒定。

Q:您覺得教育行業未來的大趨勢是什麼?

A:科技化、管理人員的專業化和教培行業的資本化。

科技化是我們一直強調的。從專業化來看,以新東方(EDU.US,09901.HK)和好未來(TAL.US)為代表的早期民營教育企業都是由校長或者老師創業;中期興起的精鋭教育(ONE.US)則是由職業的管理人,用先進的管理方法來做;再往後跟誰學(GSX.US)其中一半的人是科技領域相關人才到網易(DAO.US)有道這些已經全是高科技人才。現在教培機構管理層的人大多都是具有互聯網思維或流量思維的人。

最後是資本重要性的上升,在新東方和好未來那個時代,教育行業對於資本的運用效率很低;但現在,隨着科技水平的上升,資本化水平也一定會上升。沒有錢,就買不着好的科技人才、投不起研發費用,就沒有辦法去追求優質的服務和市場。

Q:你覺得整個教育行業的變量來自哪裏?

A:有兩個驅動力。對公立教育而言是教育普惠,社會其實很自然有一些不平等的趨勢,但是國家和政府是非常希望通過教育普惠的方式,保證下一代的孩子都有通過學習去實現夢想的機會。

對於民辦教培我們把這個趨勢叫教育升級,因為民辦教培板塊是由家長出資。從某種程度來講帶點諷刺意味,因為家長是不希望教育普惠的,他們更多地是希望能夠通過自己財富和社會資源的積累,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

Q:之前寧柏宇有提到“2021年,資本的機會窗口期將要到來,目前全球估值最高的幾家非上市教育企業預計均會在明年上市或大筆融資”,你對此怎麼看?

A:猿輔導和Byju’s肯定會接着融,其他國內的K12教育應該也會,因為K12有1.8億學生的主流市場,一直就是流量和市場份額的競爭,暫時是看不到頭的。我認為,至少2021年還會接着燒錢打的。

Q:你現在的投資理念和剛加入時還一樣嗎?

A:大的趨勢是一樣的。因為我個人早前的職業生涯做得是最後期的投資,對於整個經濟形勢,以及哪些國家、哪些行業有存在價值這件事情,判斷力是可以的。

我一直認為國內的醫療科技、教育科技以及未來的農業科技這三個行業是非常確定的價值窪地,一定會起來。

Q:最看重被投企業的哪些素質?

A:主要是企業創始人和創始團隊的素質。因為在創業早期,能看到的只有創始人對於這個市場的理解,以及他/她的成長速度。

我們現在能以比較量化的方式來衡量創始人的成長,在教育行業裏面能做一億營收的創始人,和做十億、百億營收的創始人,真的不一樣。

就像101名師工廠的創始人覃流星,他在去年就跑來和我們説,覺得在快手上用短視頻做教育會有市場——今年的確爆火,但那個時候誰也不知道。

但我們有兩個邏輯,信任離市場和用户更近的創業者的觀察,以及創業者本身。

覃流星當年在新東方線下就是個網紅,現在在微博、抖音也是。他在不同的職業中都證明了自己的核心能力——就是搞紅的能力,所以就這兩個因素就足夠讓我們投資了。

藍象資本|資本共建教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968 字。

轉載請註明: 藍象資本週爽:教育行業面臨三大趨勢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