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年來,歐洲的煤礦工人總是會在下井時隨身攜帶一隻金絲雀。當金絲雀不再吟唱,就意味着瓦斯泄漏的災難即將到來。
素有全球經濟“金絲雀”之稱的韓國,如今也正在拉響衰退警報。
作為拉動GDP增長的重要引擎,韓國出口貿易備受煎熬。今年4月以來,人們印象中的出口大國韓國,已經連續3個月出現貿易逆差,歷史罕見。
圖源韓國海關
在過去幾十年中,一旦韓國出現貿易逆差,往往意味着全球經濟即將陷入衰退。果然,從歐洲到美洲,全球主要工業國很快也跟隨韓國腳步,報出了令人擔憂的貿易賬單。
美國通脹的頑固性遠超預期,不斷加碼的激進加息政策,讓美元不斷走強的同時,更給其它貨幣造成巨大打擊。自誕生以來首次,歐元價值已經低於美元,加劇了歐洲各國的衰退風險。
美國金融動盪對全球工業國的收割,或將又一次上演。
出口遇挫、企業悲觀,韓國政府:正在想辦法
作為典型的開放經濟體,出口是韓國GDP增速的主要拉動項。
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本月1日發佈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韓國的貿易收支逆差額為103億美元,創下同期歷史最高紀錄。其中6月貿易逆差為24.7億美元,這是韓國時隔14年再次連續3個月出現逆差。油氣等能源價格暴漲是主要原因。
韓國全國經濟人聯合會最近以12大主要出口行業中銷售額1000強的企業為對象,展開了有關今年下半年出口表現的調查。這些主要出口行業包括:半導體、一般機械、汽車、石化、鋼鐵、石油產品、船舶、汽車零部件、顯示面板、生物健康、電腦和移動通信機器等。
該聯合會7月1日發佈的信息顯示,據應答企業預測,今年下半年韓國出口同比去年僅將增長0.5%。其中電氣電子、鋼鐵、石化等出口則將同比減少3.8%、2.9%和1.1%。
預測出口將減少的企業認為,原材料價格、海上及航空物流等費用的上漲是主要原因。韓國政府經濟副總理秋慶鎬也表示,俄烏衝突長期化導致全球供應鏈持續不穩定,出口物流費用保持在高位,預計下半年出口企業面臨的環境仍將“十分艱鉅”。
消費市場也在變。據Canalys數據,2022年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下滑11%。雖然三星仍然位列市場第一,但其出貨量同比下滑4%。在具有優勢的歐洲和印度市場,三星手機出貨量分別下滑9%和2%。
據悉,由於韓國下半年出口亮起紅燈,韓國政府正在制定緊急對策。韓國國際廣播電台報道稱,“考慮到美國等主要國家增長放緩、全球貿易量萎縮,韓國政府還將尋求從根本上改善出口結構,包括開拓歐洲、東南亞等新市場,培育高科技材料、零部件和設備出口等朝陽行業。”
但是,由於國內通脹高燒,韓國還不得不頂着逆差強力加息。6月韓國CPI同比上漲6%,創下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後近24年以來的最高紀錄。本週三(13日),韓國央行決定將基準利率上調至2.25%,這是韓國首次加息50個基點。
通常來説,加息會讓一個國家的貿易逆差繼續惡化。
據韓聯社報道,韓國企劃財政部在其6月的《最近經濟動向》綠皮書中指出,韓國物價因外部條件惡化而持續走高,加上投資低迷、出口增長乏力,這些因素或致經濟增長放緩。這是韓國政府在今年的綠皮書中首次提及經濟放緩的可能性。
韓國首爾街頭一景,圖源新華社
韓國出口表現與全球經濟衰退:預警和共振
像煤礦中的金絲雀一樣,韓國發揮着全球經濟的預警作用:當韓國出口同比增速開始從高點轉入下行週期的時候,通常意味着全球經濟危機將要到來。反過來,全球經濟衰退得越厲害,韓國就越痛苦。
這和韓國國情有關:韓國礦產資源非常少,有開採利用價值的僅有少量鐵、無煙煤等等。韓國大量的工業原材料依賴進口,很容易受到大宗商品和能源價格上漲的影響。同時,韓國國內消費市場有限,它更需要將汽車、手機等產品遠銷海外創匯。
韓國的出口產業集中在產業鏈上游。它的出口總量大,同時與美、中、日等世界大型經濟體聯繫密切;韓國的出口商品種類多樣,涵蓋半導體、通信設備、汽車、石化產品和手機、電腦等電子消費產品。因此,全球經濟衰退帶來的需求下降,總是會被韓國第一個感受到。
三星電子工廠的生產車間 圖源朝鮮日報
而且,相對於大部分國家,韓國是國際社會中最快披露上月主要經濟數據的國家,其時效和預示性比較強。儘管現在韓國很多出口商品的競爭力、市佔率被中國等國家趕超,但是因為韓國經濟主要數據的公佈時間早,它對於全球經濟走勢依然有觀察價值。韓國出口表現,既在預警衰退,也在和全球經濟共振。
從整月出口表現來看,韓國今年1-5月的出口表現都實現了兩位數的同比增長,但是6月同比增幅僅有5.4%,雖然高於市場預期的1.2%,但是較5月21.3%的增長水平已經大幅度減速;從每月上旬的表現來看,在今年2月(減少12.6%)和6月(同比減少12.7%)的頭10天,韓國出口額都出現了兩位數的同比下滑。
通脹讓人痛苦,衰退又要來了?
談到出口,“歐洲經濟火車頭”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
本月初,德國聯邦統計局(Destatis)公佈貿易數據。今年5月,德國實現貿易逆差10億歐元(約合69.79億元人民幣)。這是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經濟學家表示,這主要歸因於進口飆升,抵消了原本不錯的出口勢頭。
荷蘭國際集團(ING)宏觀研究主管布爾澤斯基(Carsten Brzeski)表示,過去德國總可以依靠強勁的出口來重振經濟,但數據顯示,至少在未來兩三年期間,貿易平衡不會重新成為推動增長的積極因素。“德國和歐元區其他國家今年很有可能陷入衰退。”
德國自1991年以來,首次出現貿易逆差,圖源德國聯邦統計局
法國本月8日公佈的最新數據顯示,法國5月貿易逆差再創紀錄,達到130億歐元。與此同時,法國6月的年通脹率達到5.8%,漲幅再創新高。即使法國政府一再排除經濟衰退的風險,但經濟學家們表示,法國“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並非不存在。”
英國週三公佈的數據顯示,5月季調後的商品貿易逆差達214.45億英鎊,超過預期。在食品和汽油價格上漲的推動下,英國5月通貨膨脹率達到9.1%,創40年來新高。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警稱,與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英國通脹持續時間將更長,經濟增長將更緩慢。
出口逆差、通脹高企、衰退憂慮加劇,正在成為歐洲主要經濟體的共同畫像。
全球其他地區的經濟體,大多也是陰雨連天。
日本在5月創下了超2.38萬億日元的貿易逆差。逆勢寬鬆的日元面對強勢的美元,一路跌破137關口,日本正遭受資本外流、國債被拋售的壓力。日本經濟產業省本週四發佈的數據顯示,5月份工業產值環比下降7.2%,日本二季度經濟復甦步伐弱於預期的可能性增大。
新興市場不容樂觀。
越南5月貨物進出口逆差17.3億美元;印度6月貿易逆差達256.3億美元。這兩個國家都出現了債務規模與外匯儲備嚴重倒掛的問題。在美元緊縮週期裏,經濟的脆弱性暴露無遺。
除了中國之外,也有貿易順差的國家。6月巴西實現貿易順差88.13億美元,巴西還將2022年GDP增長預期從1.5%調整至2%,將通脹預期從7.9%下調至7.2%。但是,衰退的信號已經暴露。
雖然巴西6月是貿易順差,但同比下降了15.4%。巴西5月份CPI同比漲幅為11.73%,明顯超出央行目標區間。巴西將基準利率從2%增長至13.25%,這已經壓制了經濟活力。
美元走強釀成全球加息競賽,將進一步推高衰退風險
全球性的大通脹,推高了石油等大宗原材料成本,這是很多依賴原材料進口的工業國陷入逆差的最重要原因。
但更糟糕的是,美國對抗通脹的努力,可能會進一步加劇它們的困境。
為了抑制通脹,美國激進加息75個基點。通脹的頑固性顯然超出了人們原先的打算,可更壞的消息已經傳來:因為美元持續走強,流動性不斷收緊、資金成本快速上升,市場上對需求增長和經濟增長的預期正愈發悲觀。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已經出現了全線下跌。法國興業銀行全球戰略聯席主管Albert Edwards預警稱,大宗商品的價格暴跌,已經展示出全球經濟衰退在蔓延。
更要命的是,在美元一家獨大的現有秩序下,美元走強,其他國家就要慌了。
首當其衝的是拉美國家。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佈的4月《世界經濟展望》顯示,預計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的經濟增速將從去年的6.8%降低至今年的2.5%,4.3%的降幅遠遠高過美國、歐元區等地區。
這就是美聯儲貨幣政策對全球的不利溢出效應的一種表現:美元走強,其他貨幣就會相對貶值,資本會外流。當拉美地區的貨幣,以及由之計價的其他資產收益率下降,那麼資本就會套利,人們會把更多的錢換到美國去。每當美元快速走強,拉美經濟就要哭泣。
今年以來,日元、歐元對美元匯率走弱,也反映了美元霸權的問題。
IMF網站截圖
和美國的利率差異,將成為其他國家頭頂的利劍。韓國也不例外。
在韓媒看來,韓國史無前例地加息50個基點,只讓韓國基準利率暫時比美國高出50~75個基點。但同日,美國公佈的6月美國CPI同比上漲9.1%,漲幅創下自1981年11月以來的新高。這再次推高了市場對美聯儲大幅加息的預期。
已經“暴力加息”75個基點的美聯儲暗示,為平息通脹,或於7月再加息75個基點。壓力又來到了韓國這邊:如果美國繼續大幅加息,韓國依然要面對韓美利率倒掛的風險。韓國研究還顯示,若美聯儲年內將標準利率上調至3.75%,則韓國國內生產總值將下降約0.7%。無論韓國利率政策“跟不跟”,經濟衰退都將難免。
放眼全球,激進加息已經不罕見了。
本月13日,加拿大央行宣佈加息100個基點,智利央行宣佈加息75基點,新西蘭聯儲連續第三次加息50個基點;菲律賓央行14日宣佈加息75個基點……即使歐洲能源危機導致的經濟衰退已經躍然紙上,全球經濟衰退已成“定局”,但在持續的高通脹之下,面對美元的一家獨大、高歌猛進,不少國家別無選擇,只能閉着眼睛參與這場“全球加息競賽”。
加拿大央行宣佈加息100個基點,量化緊縮
大幅加息甚至激進加息,將進一步抬升融資成本和償債壓力,並擠壓人們的消費支出。需求的放緩,將讓生產等經濟活動減速,這會影響就業和收入並繼續擠壓需求,如此往復。“金絲雀”韓國出口數據裏的經濟衰退隱憂,正在成為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