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24年從不跟銀行貸款,卻把公司做到年入1700億,賬上還有千

由 勞新忠 發佈於 財經

在大多數人看來,評價一家公司好與壞,主要看規模和利潤,當一家公司規模做得越來越大,利潤也不錯時,意味着發展前景也越來越好。但實際上,並非規模越大越健康,海航集團做到了中國民企第二,但依舊以破產重組告終。

有淨利潤也未必是真的,恆大規模做到很大,一年淨利潤也有三四百億,然而依舊在2021年出現了流動性危機。與之相反,萬達將規模壓縮,降低了負債,活得很滋潤。所以,不能單看錶象,真正衡量一家公司發展健康與否的標準是現金流,這才是企業真正捏在手上的鈔票。


從去年以來,格力市值一路蒸發了2000億,空調市場老大的位置似乎也被美的搶走了。

於是,唱衰格力的聲音越來越多,從各種角度來分析,有人説空調市場增長到了天花板,所以格力也賣不動了。也有人説格力一直單條腿走路,沒有將冰箱、洗衣機等品類做起來,反而盲目多元化去做手機、汽車等。還有説格力渠道有問題,發展線上太晚了。甚至有人説董明珠太霸道,高管團隊不穩定等等。

總之一句話,將這家中國製造業的優秀代表,世界500強之一的公司批得體無完膚,似乎得了重症,已經快不行了。但實際上,格力並沒有外界“想象中”得那麼差,它依舊很優秀。

就拿美的和格力對比,

2020年,美的營收2857億元,淨利潤為272億元,格力營收1704億元,淨利潤為221億元。

無論是營收還是利潤,美的都更勝一籌。然而,格力的現金流卻優於美的。


早在2019年,董明珠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就説,格力有1000多億躺在賬上睡覺,可見格力現金流有多麼強。

對比2015-2019年的數據來看,格力自由現金流為1291億元,而美的只有762億元。

一直以來,格力的營收雖然不如美的,但利潤卻更高,只不過在近兩年才被反超。美的規模上確實是有優勢,但花錢也更厲害,這意味着負債可能就越高。格力經營也更健康,

董明珠曾説從1997年開始,格力就沒從銀行貸款,意味着24年來都是自力更生,才會有這麼強的現金流。

董明珠是中國優秀的企業家,始終不忘初心,堅守在家電行業,甚至是空調領域,鑽研技術,將空調質量做到最佳,相信用過的都是有口皆碑。董明珠不做金融,不做房地產等來錢快的行業,堅持在製造業,非常不容易。

衝規模的企業,基本倒在了盲目多元化,進入到很多不熟悉的領域,靠買買買壯大規模,結果卻負債累累,沒能挺過去。


格力目前是遇到了一些問題,但並不是沒有解救辦法。董明珠也一直在努力地調整,格力除了空調,如今還有大松、晶弘等品牌,也是很不錯的。

在近日,董明珠的22歲女秘書上了熱搜,並且很可能要來賣貨,成為帶貨主播。

有些人批評董明珠,但在直播賣貨時代,格力靠着自己的努力來賣貨,並沒有什麼錯。只要格力的產品靠譜,相信還是會有很多人來買。其實,

在企業遇到困難時,最怕的是停滯不前,只有不斷嘗試新的機會,才能讓企業有翻身的可能。

2020年董明珠親自帶貨,都賣了400多億,這確實是一個好機會。

規模大,並不代表企業貢獻大。中國真正需要的是像華為,格力,這些願意花時間,花資金在研發投入上的企業,不斷提升技術,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只希望中國有越來越多的格力出現,而不需要越來越多的地產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