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爆雷不斷的2020,多少車企已消隕 | 盤點特輯

由 鍾離綺琴 發佈於 財經

如果説,汽車行業2019年開始密集爆雷,那麼,2020年是天雷滾滾。

2019年底被某銀行“預告”即將破產的獵豹汽車、力帆汽車、華泰汽車、眾泰汽車,幾乎都敲響了喪鐘;曾經貴為“民族驕傲”的夏利幾經輾轉,最終曲終人散;東風裕隆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至於拜騰、賽麟、長江、博郡等説得上名字的造車新勢力,也紛紛爆雷。

令人震驚的是,背靠寶馬大樹乘涼的華晨汽車也平地響起一聲驚雷,因資不抵債宣告破產重整;合資企業東風雷諾也因雷諾集團的退出而轟然倒下。

爆雷無分國界,就連韓國的汽車品牌雙龍也傳出了破產重整的消息。

車圈四百八十企,多少品牌風雨中。有的無奈認命,一抔泥土掩風流;有的為了臉面,名存實亡逞嘴硬;有的心有不甘,苟延殘喘求接盤。

它們的消逝,既是宿命,也是意外,最終成為一個時代的烙印。

2020年鐫刻在汽車行業的那些烙印,讓我們一一撫摸,回憶反思,為了不負韶華,砥礪前行。

華晨爆雷,震驚業界

2020年最大的雷,莫過於華晨汽車破產重組。

這家根據中央決定,經遼寧省政府批准設立,擁有三家上市公司、100家控股和參股公司、4萬名員工的國有獨資公司,因為資不抵債,被債權人格致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破產重整。

過去兩年,汽車行業爆過的雷何其多,不管是曾經輝煌一時的大企業,還是一直默默無聞的小企業,但絕大多數都是民營企業,偶有一些國資、政府背景的車企爆雷,也不過是一些影響力很小的企業。

如華晨汽車這樣的國資委管理下的重點國有控股企業爆雷,十分罕見。放眼全國所有“國”字號車企,再沒有哪家企業如華晨汽車這般狼狽。

華晨汽車的前身是金盃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是在美國紐約交易所上市的第一家中國國有企業概念股,創造了中國國有企業海外融資第一案例。其手握金盃、中華、華晨寶馬三張王牌,在商用車與乘用車領域雙線並進,風光無比。

後來,中華品牌沒落,但靠着華晨寶馬這頭“利潤奶牛”,華晨汽車依然有一筆穩定而巨大的收入。據統計,2015-2019年五年間,來自華晨寶馬的利潤貢獻分別達38.23億元、39.93億元、52.33億元、62.45億元及76.26億元,累計達到269億元,華晨汽車能夠維持經營,完全靠華晨寶馬支撐。

然而,華晨汽車卻在祁玉民的帶領下,在債務沼澤中越陷越深。2020年債券半年報顯示,集團總負債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後,資產負債率達71.4%(國內車企負債率大多在60%以下)。

到了2020年10月底,華晨汽車集團連私募債券“17華汽05”的餘額10億元都拿不出來,為此華晨旗下所有債券面臨停牌。

11月13日,華晨汽車被申請破產重整,20日被證監會立案調查,這個巨雷,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業界一片譁然。

不僅如此,華晨汽車前腳剛破產重組,退休不久的前董事長祁玉民後腳就接受調查。

據悉,在陷入破產困境之後,華晨汽車一直在試圖尋找新的投資人,日前更傳出一汽集團計劃作價約72億美元收購華晨中國股份的消息,但華晨官方公告稱“公司並不知悉媒體報道所載的資料來源”,也有消息人士表示寶馬將成最大阻礙,所以這應該是假消息。

不管如何,華晨汽車破產重組之路,並不好走。

十餘家車企接連爆雷

除了華晨汽車,許多為消費者所熟知的車企,也在2020年走向覆沒。

如果説,2019年許多車企爆出的雷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那麼在2020年,結局已經水落石出。

先來看2019年底被某銀行爆出即將進入破產程序的四家車企,命運的軌道已然清晰:

眾泰,母公司鐵牛集團破產,眾泰自己已經停工停產;

力帆,因負債166億元而宣佈破產重組,賣身吉利,成為吉利汽車在重慶的新能源車生產基地,並改名為力帆科技;

獵豹,長沙工廠被吉利接盤,只保留了永州工廠大本營;

華泰,雖然最近跑去俄羅斯車展蹦躂,也未進行名義上的破產,但工廠早已停工,經銷商體系崩塌,名存實亡。

在三大汽車央企中,東風汽車集團是最慘的一家,2020年爆出了兩個大雷:4月14日,雷諾集團宣佈擬將其50%東風雷諾股權轉讓給東風汽車集團,從此退出了中國燃油乘用車的江湖,東風雷諾也成為2020年最早退市的車企;11月13日,東風裕隆在浙江法庭申請進入破產清算程序,來自台灣的納智捷品牌正式退出大陸市場。

另一家汽車央企一汽集團,在自主板塊業務重組的內部改革中選擇了棄卒保帥,“帥”自然是紅旗品牌,而“卒”則是夏利品牌。

負債率高達137.56%的夏利,是典型的“包袱資產”,不僅資不抵債,而且從品牌、產品到技術都已沒有保留價值,幾經流拍之後,最終以更名為“中國鐵物”的方式被收購,搖身變成軌道交通物資供應鏈管理服務公司,江湖從此再無夏利。

造車新勢力中的PPT公司,也在疫情肆虐的2020年加速了衰亡的過程。

作為被香港富豪李嘉誠看好並投資的國內最早一批造車新勢力,長江汽車的結局是破產清算,目前已進入實質性階段。把一汽夏利忽悠了一把的博郡汽車,也已解散清算。綠馳比較幸運,被國資收購。賽麟汽車,董事長等人因涉嫌提供虛假證明文件、挪用鉅額資金被調查,大批高層離職。拜騰2020年暫停了中國業務,幸好後來找到了富士康接盤。

不僅國內爆雷不斷,國外也在爆雷。

韓國雙龍汽車公司因陷入流動性資金危機,繼2009年遭遇金融危機後,時隔11年再次申請破產重整,並於12月21日申請法定重整。報道稱,雙龍汽車在連續15個季度虧損後,已無力償還1650億韓元(約9.8億元人民幣)。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明確已經破產重組或者退市的車企多達十幾家,另外還有一大批名不見經傳的無名小卒,比如漢能、九龍、雷丁、瑞易、紅星、裕路、御捷、凌雲、時空等等,已久無消息,或已倒閉,或名存實亡。

更多品牌將曝屍荒野

美團創始人王興曾預測,中國車企格局基本是3+3+3+3角逐下兩輪,3家央企是一汽東風長安,3家地方國企是上汽廣汽北汽,3家民企是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新勢力是理想蔚來小鵬。此話曾讓許多業界人士和汽車媒體深以為然。

如今,距離“3+3+3+3”的格局,顯然還有很多沙子要淘。

“3+3+3+3”以外的其他車企,固然未必只有死路一條,但要在馬太效應越來越強的時代殺出一條活路,非常困難。

對汽車行業來説,2020年是最殘酷的一年,也是充滿希望的一年。説殘酷,是因為疫情加快了行業優勝劣汰的過程,説充滿希望,是因為新能源汽車在這一年進入爆發期,迎來轉機,不少因破產瀕臨死亡的車企因此找到了接盤俠。

在天雷滾滾的2020年,吉利汽車接過破產重組的力帆汽車,託管獵豹汽車的長沙工廠,把這些工廠全部改造為新能源汽車生產銷售基地。

河南省國投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斥資20.2億元,買下綠馳汽車60%股份將之收編,綠馳也成為第一家被國資收購的造車新勢力。

2021年第一個工作日,汽車行業最大的新聞是世界第一代工廠富士康接盤拜騰,促進拜騰首款量產車的落地,這對於已經停止中國業務、德國公司遭檢察院調查的拜騰汽車來説,多了一線生機。

但是,對於數量龐大的經營陷入困境的車企來説,能幸運找到“白衣騎士”的車企是少之又少,絕大多數企業難以受到上天的眷顧,在汽車行業比拼資本實力、核心技術、商業模式、渠道服務等綜合實力的今天,缺少這些競爭力的它們,退市離場的最終結局不會改變。

傳統車企中的東風柳汽、江淮汽車、北京汽車、一汽奔騰、江鈴汽車、北汽新能源、東南汽車,2020年累計銷量都在10萬輛以下,與第一梯隊的吉利、長安、長城相比,已經遠遠掉隊,與第二梯隊的上汽乘用車、奇瑞汽車、比亞迪也相差甚遠。

造車新勢力中的拜騰、前途、零跑、奇點、遊俠、樂視、賽麟、漢能、綠馳、國金、正道、國能、九龍、雷丁等等,大部分還停留在PPT階段,個別品牌即使已經推出量產車,也已經被第一梯隊的“蔚小理”以及第二梯隊的威馬、愛馳、哪吒甩出老遠。

上述這些品牌/車企,都有可能是下一個爆雷的主角,尤其是那些名不見經傳之流,或許曝屍荒野許久都無人知曉。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殘酷的時代,風捲殘雲,勝者為王。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