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新形勢下,浦東增強外貿綜合競爭力

由 不新伏 發佈於 財經

在東海之濱的洋山港,全球最大的自動化集裝箱碼頭——洋山四期碼頭不間斷運轉,高效地組織生產調度和自動化裝卸設備作業,年運行量在世界範圍內遙遙領先。

在瀕臨長江入海口的外高橋,化妝品、車、紅酒等十大類專業貿易平台在此集聚,每三件進口化妝品中,就有兩件從這裏進入中國市場。

在黃浦江畔的陸家嘴,每一幢高樓都是一條“垂直金融街”,規模龐大的服務貿易無聲息地轉換成落地財富,與此同時,陸家嘴金融城正積極打造國內商貿服務業對外開放高地。

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0月,以外高橋港和洋山港為主的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首次實現單月突破400萬TEU(國際標準箱單位),以420萬TEU刷新月度歷史紀錄。面對仍然複雜嚴峻的外部環境,浦東進出口貿易內生動力不斷增強,高質量發展的基礎得到持續鞏固。

穩外貿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疫情下展現強大韌性

保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是“六保”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各部門圍繞紓解企業困難、暢通供應鏈循環、支持產業鏈協同復工復產等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隨着這些措施的落地,企業復工復產逐步接近或達正常狀態。

全球疫情仍在持續,但浦東外貿不斷蓄力,為日後的經濟高質量反彈埋下伏筆。

4月21日,金橋綜合保税區正式掛牌,加快複製推廣自貿試驗區貿易便利化措施。綜合保税區是海關特殊監管區域,是目前開放層次高、優惠政策多、功能齊全、手續簡化的貿易自由區域。當天,9家新落户項目和企業同時進行集中籤約,產業涵蓋汽車零配件、物流中心、新能源、5G智能工廠、醫藥與醫療器械,預計5年後將帶動近350億元的產值。

5月16日,洋山特殊綜合保税區正式揭牌,當天即有寶武原料採購服務等首批18個新入駐項目集中籤約。根據規劃,洋山特殊綜合保税區將重點培育國際供應鏈管理、國際高端製造及相關服務業、跨境綜合服務業三大產業,併力爭到2035年,打造國際中轉集拼中心等“十大中心”。

以國際中轉集拼業務為例,其指的是境外貨物運抵港口後,在特殊區域內拆箱分揀,並根據不同目的港再運送出境的一種港口物流業務,是衡量一個國際樞紐港口發展程度的重要指標。

揭牌後不久,丹麥得斯威國際貨運公司即在上海海關隸屬洋山海關全程監管下,將採購自德國漢堡的汽車零部件等貨物,在上海深水港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的國際中轉集拼倉庫進行拆箱,與其他貨物重新拼箱後運往上海外高橋港區,重新出口至東南亞和日本等地。首票順利完成,標誌着上海口岸再添國內“第一”,正式開展跨監管區域國際中轉集拼業務。

據海關統計,今年1-10月,浦東新區實現進出口總值17014.9億元人民幣,比去年同期(下同)增長2.2%,佔全市進出口總額的比重達60.2%。其中,出口5814.2億元,同比增長1.5%;進口11200.7億元,同比增長2.6%。疫情之年,進出口呈現出了逆勢增長的勢頭。

推動對外貿易穩中提質,既要擴大開放,又要融入全球貿易體系。

“離岸貿易”是隨跨國公司業務發展演化而來的一種新貿易模式,最關鍵的特徵是貿易涉及的三方“兩頭在境外”,中間商轉售的貨物不經過我國關境,由此帶來了訂單流、貨物流和資金流“三流”分離。因此,在此背景下的支付問題限制了離岸貿易的發展。在人民銀行、外管局支持下,浦東勇於“破冰”,通過探索“白名單”制度,遵循實質重於形式原則,逐步推動離岸貿易常態化運作。

今年,位於外高橋的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離岸轉手買賣產業服務中心正式啓用,標誌着離岸轉手買賣由重點企業參與試點階段,進入常態化、規範化、規模化的產業發展階段,可大幅降低跨國企業開展國際貿易的物流運營成本,現在浦東離岸轉手買賣規模已經佔到全市90%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這種特殊的模式還起到了穩定器的作用。上半年,沃爾沃建築設備(中國)有限公司在正式復工後幾天之內,就連續接到了3筆離岸貿易訂單,總金額達到520萬美元。這家跨國企業正式將亞太總部從新加坡搬至上海浦東,這項改革是重要的“催化劑”。

促轉型

努力危中尋機為高質量反彈蓄力

上海是首批沿海開放城市、長江經濟帶的龍頭城市和長三角城市羣的核心城市,近年來,上海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國首位。而作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和窗口的浦東,正是上海市發展服務貿易的重點區域。

浦東以上海自貿區建設為中心,積極響應並落實國家政策,全方位推進服務業擴大開放,服務業集聚發展態勢日益凸顯,充分利用綜合配套改革優勢和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張江科學城建設的契機,不斷推出改革創新舉措,大力促進服務貿易發展。與此同時,上海自貿區成立近7年來,在投資、貿易、金融、事中事後監管領域開展了一系列改革探索,發佈了第一份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和服務貿易負面清單,服務業對外開放範圍不斷擴大,300多項制度創新成果向全國和上海複製推廣,服務長三角和“一帶一路”建設能力不斷增強。

數據顯示,2019年,浦東服務貿易進出口規模為871.57億美元,佔全市的47.3%,從2010年起年均增長約10%,佔全市比例逐年提升;運輸、旅遊、專業管理及諮詢是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的三大引擎,佔總規模的75%左右;通信服務、建築服務、保險服務等進出口額增幅較大,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大企業佔比高,新區服務貿易進出口前100強進出口額佔到全部近3000家統計企業的71%。

尤其是在今年疫情蔓延全球的大背景下,疫情對國際貿易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但同時也帶來了服務貿易向數字化加快轉型等新機遇,成為低迷大背景下的一抹亮色。浦東新區商務委相關人士介紹,如果把保險、金融、電信計算機和信息服務、專業管理及諮詢、技術服務、文化娛樂等已經高度數字化的交易算做數字貿易的話,那麼數字貿易在浦東服務貿易中的佔比已經達到了26%。

在今年舉辦的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期間,上海作為唯一的主賓市應邀參展,近40個服務貿易合作項目集中籤約,涵蓋金融科技、醫藥研發、文化創意、物流運輸、專業服務、電子商務等領域。

不少項目落地浦東新區、臨港新片區,彰顯製造業服務化、服務業數字化不斷加快的步伐。

如,浦東新電商平台夢餉集團定位於成為新電商基礎設施的提供者,旗下擁有餉店、愛庫存等業務,將在洋山港落地全球網紅直播產業基地,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離岸貿易、離岸電商、離岸數字和離岸金融業務。

如,由交通銀行下屬的交銀國際(上海)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發起設立的交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註冊資本6億元,旨在藉助金融科技手段改進金融服務供給質量和結構,加強前沿研究與應用,開展金融科技服務出口。

實際上,浦東還有多個服務貿易示範基地。在陸家嘴金融城,經過30年開放發展,已形成了以金融、航運、貿易三大產業為核心,以專業服務業、文化旅遊會展等產業為支撐的現代服務業產業體系;上海浦東軟件園在2020年被認定為首批國家數字服務出口基地之一,園區已形成七大產業集羣,企業1700餘家,產品服務超過1萬種;上海國際文化服務貿易平台被國家文化部(現文旅部)正式命名為我國首個“國家對外文化貿易基地”,當前基地努力打造版權服務平台、數字文化貿易平台、遊戲拓展服務平台、藝術品交易服務平台、跨境貿易促進服務在線平台和在線培訓集聚平台等多個專業服務平台;上海張江生物醫藥基地被譽為中國藥谷,歷經20多年的開發,成為研發資源高度集聚、創新成果快速湧現、新技術新模式率先突破的標誌性科技園區。

無獨有偶,疫情期間,大量傳統貿易訂單轉為線上成交,跨境電商釋放出巨大潛力,成為支持“雙循環”的重要引擎。

上海鯤馳貿易發展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的電子商務運營企業,其核心業務是幫助國際著名的化妝品品牌建立其在中國地區電子商務的業務系統,設置官方旗艦店和電子商務方面的市場營銷。迄今,公司已成功合作資生堂等十餘個國際知名品牌,同時還與國內主流B2C平台合作,建設起日益完善專業的電商服務體系。

就在今年9月,一項惠利於跨境電商企業的試點工作正式啓動——上海海關推出全新的跨境電商B2B出口監管模式。以美倉互聯為代表的“海外倉”模式逐步興起。在新的監管方式下,跨境電商貨物出口流程簡化、效率提升,尤其是中小微企業,單票價值較低的貨物,只要單票金額在5000元以下,不涉證、不涉檢、不涉税,即可選擇以清單模式申報,從十位税號簡化為六位申報,全程通關無紙化,申報更為便捷。

當前,通過新監管方式出口的商品主要包括塑料製品、服裝鞋靴、箱包、液晶裝置、玩具等450餘種,出口目的地覆蓋英國、法國、荷蘭、印度尼西亞、美國等13個國家和地區,標誌着上海口岸開啓了規模化“賣全球”的跨境電商貿易新徵程。

除了跨境電商,疫情也給線上營銷帶來了新啓發,直播開始成為外貿行業的新營銷趨勢。“星谷雲”是上海星谷信息科技有限公司面向出口企業推出的SaaS級外貿智能營銷雲平台,針對廣告、自然流、再營銷產生的流量外貿營銷行業普遍存在的困局,星谷雲營銷自動化平台基於精準用户畫像打造的廣告能給企業帶來更多的用户購買,同時節省大量不必要的營銷費用。疫情以來,星谷雲幫助眾多中國外貿出口企業打開銷路,精準助推中國製造更好地走向全球、更好地轉型升級。

推動整個行業互聯網化,則需要更完善更集中的力量。據悉,浦東計劃幫助更多外貿企業獲取高質量客户並不斷提升客户營銷效果,推送外貿數字化轉型。

信息來源:浦東時報